分卷阅读32
撞出细微的噼啪声。
在这个不被关注到偏僻角落,以一男一女为首,总共五道人影将她淹没。
商渡找到她时,一只飞蛾停止挣扎,“啪嗒”一下掉落在地。
她奄奄一息躺在血泊里,胸口起伏弧度明显,双目无神地望着那只死掉的飞蛾。
那五人拔腿跑得飞快。
商渡阴鸷地落去一眼,没追,扑跪到她身边,她没错过他看向她时,眼中一片兵荒马乱。
一向意气风发、游刃有余的少年,现在却像溃不成军的败将,红着眼眶,伸手想碰她,又怕她会伤得更重。
她还记得他打电话叫救护车的样子,语无伦次,藏不住的颤抖和哽咽。
她觉得能让他变成这样,说明于他而言,她应该是很重要的。
但是……
“你骗我。”
这是昏迷前,她对他说的最后一句。
说好会保护我的。
但你没有。
你骗我。
她被送急诊,昏迷整整一天才醒过来。
整个人孱弱地躺在病床上,戴着呼吸罩,输着液,身体每一寸筋骨都是碎裂的痛,雪白肌肤上大片淤青伤痕显眼。
商渡由始至终陪了她全程。
她醒来看到的第一个人是他,还穿着那晚的衣服,蓬勃朝气不再,颓靡倦怠,像摊烂泥。
却在见她清醒的瞬间,一束光照进万念俱灰的眼。
他问她感觉怎样。
她不吭声。
后来也一直没开口说过话,冷漠,厌世。
尤其是在发现她父母把她全权交给护工照顾,一次都没到医院看望过她时,心如死灰。
“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轻易许诺。”
这是那晚之后,半个月以来,她第一次同他说话,音量很轻,态度够明确。
“商渡,我不想见到你。”
全心全意地陪护,只换来这么一句冷硬决绝的话语。
商渡愣在那里,目光仍落在她身上。
只是眼底亮光在一点一点暗淡,挺直的脊背在一点一点垮塌。
窗外夜色翻涌,土腥味弥漫,蛇形闪电紧跟震耳欲聋的雷鸣,“轰隆——”劈裂少年傲骨。
久盼不至的雨,在这时,来势汹汹。
他舔了下拔干的唇,喉结颤着,声音紧涩地哄:
“晚晚,别这样,嗯?”
她没理。
还生着他的气,生周牧和陆卿晚的气,生那些人的气。
也气自己为什么要多管闲事举报作弊,为什么要擅自离开包厢。
大概是那句话起到作用。
第二天,周雨晚没在医院见到他。
第三天,没有。
第四天,也没有。
……
他也未曾打过一通电话,发过一条消息过来。
仿佛人间蒸发。
中考前,他们一起计划的欧洲之旅,还未开始,现在彻底宣布沉底。
后来再有交集,是在高中开学不久前。
那时,她已经出院,在家中静养。
余曼致电,问她,还要不要跟商渡安排在同一班。
这问题挺耐人寻味。
尽管高喊“人人平等”的口号,但在学校里,哪怕是穿着同款校服,尚未出到社会的学生,也会被分个三六九等。
以周雨晚的成绩,其实是很难跟尖子生商渡分到同一班的。
从小到大,他们之所以能同班,无非是商渡愿意迁就她,被调到平行班或次重点,又有余女士跟校方那边斡旋打交道。
以前,他们从未问过她要不要同班的问题。
好像这已成默认。
现在却突然来问了。
周雨晚没及时作答。
犹豫的那几秒里,在“商渡决定跟她彻底绝交”和“高中不比九年义务教育,他决定进重点班好好学习”之间,拿不准哪个是真相,或者都是。
但余曼都这么问了,她不想表现得自己好像多在乎似的,便说:
“听从学校安排吧。”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
她尽量不往心里搁,再怎么习惯商渡的存在,也要学着戒掉他,不再事事依赖他。
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行走。
她一改炫富人设,清光以前晒包包晒珠宝的动态,开始风风火火地做起美妆博主。
开学后,再收到商渡的消息,是他说他要搬出去住,问她要不要一起。
她拒绝。
两人曾有过如影随形的人生轨迹,却在这个青春敏感期的路口,选择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高一寒假,有初中的朋友约她外出聚会。
她去了。
参加聚会的共有九人。
KTV包厢的液晶显示器正播放一支MV。
有人问起商渡的现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望向周雨晚。
她说:“就那样。”
具体是哪样,她也不太清楚。
只知道,他很牛逼,稳坐全校第一的宝座不说,还参加不少比赛,拿过不少奖项
——事实上,过去一直以来,他都是这样的。
后来,就听她们问:“那,之前,他跟人打架的事,怎么解决的?”
见她皱眉,不明所以。
她们便说详细点:“就是你在楼道被人殴打的事呀,听说后来商渡找他们打了一架,下的死手,动静闹太大,警察都来了,把人给送局子里了,对方好像还坚持要起诉来着……后来怎么解决的?”
周雨晚愣然。
她们说的这些,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
商瑾周和余曼没同她说过,商渡本人也没同她说过。
她们还在聊:
“应该是动了关系,让人和解了吧?商渡还那么年轻,前途无量,家里怎么可能让他留案底?估计连行政处罚都没有。”
“听说商渡那会儿也伤得挺重,在医院躺了好一段日子。”
……
再后面,周雨晚心不在焉。
直至聚会结束,她们各自归家。
天气严寒,南方特有的潮湿气,沉沉地积进衣服布料里,裹着冷意渗入骨髓。
她独自行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霓虹闪烁,车水马龙。
这座城市愈繁华热闹,衬得心中那座城市愈空虚残破,留不住任何一个人。
周牧和陆卿晚视她为无物,就连商渡……
她终于知道,为什么中考后的那个暑假,他再没联系过她了。
打架受伤住院是一回事。
最重要的是,捅出这么大一篓子,饶是商瑾周和余曼再好说话,港城那边,他爷爷是个严苛板正的人,铁定不会轻易放过他,肯定少不了一顿家法伺候关禁闭。
她想象不到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光是想想,她都觉得胆战心惊。
突然特别想打电话给他。
没敢用自己的手机。
花两块钱,借用路边报刊亭的座机。
电话拨过去,铃响。
抓握话筒的手指被冻僵,血色乌沉地凝在惨白肌肤下。
她忐忑不安地等着,头垂下去,眼睛鼻头漫着红,另只手把报刊亭老板找回给她的三块钱摁在桌上,折叠,展开,再折叠,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