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
他,在太子面前不过是半个家奴,只有低头听令的份。
……
京城,皇宫。
禁卫军被抽调了一万,慕容大将军亲自领兵随行。如此一来,宫中禁卫便以慕容慎为首……当然不可能了。
以年龄来论,慕容慎今年二十有三。禁卫里有大把三旬四旬将门出身的人。其中,光是出自慕容家的,就有十数个。
以官职而论,慕容慎只有五品。禁卫里官职比他高的武将还有七八个,他能指挥的,不过是麾下一千人。
不过,负责拱卫皇城的禁卫军,体系和其他军队不同。谁得天子青睐,谁就手握权势。
譬如慕容慎,虽然年轻资历浅,不过天子信重有加,在禁卫军里极有威望。慕容大将军一走,慕容家所有人,更是以慕容慎为首。在禁卫军里盘根错节势力庞大。
碍眼的徐靖一走,慕容慎的心情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
好心情没撑几日。
被接连送回京城的伤兵,生生打了禁卫军的脸。
慕容慎心中恼怒,窥准空闲,在天子面前进言:“……皇上,禁卫军上下人人忠心,此次大军出征,人人争先去冀州。这才走到半途,就有不少禁卫被打伤送了回来。伤了禁卫军士兵事小,由此可见,北海王世子实乃性情桀骜之辈。”
永明帝却道:“太子就在军中。如果徐靖处事不当,太子不会一直姑息。慕容大将军还亲自写了奏折来告罪,说自己治军不严,愧对于朕。”
慕容慎被噎了一下,迅疾低头拱手:“末将多嘴,请皇上责罚。”
永明帝看了心腹爱将一眼,淡淡道:“眼下平乱要紧,徐靖骄纵些,且随他。”
等平定冀州打了胜仗回来,再算账不迟。
慕容慎继续拱手应是。
蒋公公走了进来,笑着禀报:“启禀皇上,颖川王世子携世子妃,一同进宫觐见。”
永明帝眼睛亮了一亮:“宣他们进来。”
慕容慎退到一旁,冷眼看着颖川王世子和颖川王世子妃一同进来。
颖川王世子养了近一个月,脸上的伤总算好了。细看之下,鼻子略略有些歪。
颖川王世子妃穿戴鲜亮,身段丰腴,面容娇媚,眼波流转间,尽是成熟少妇的风韵。
永明帝想起岁末那一日的刺激销魂,心里一荡。一双被挤成缝隙的眼,不时掠过颖川王世子妃的脸。
颖川王世子妃看似娇羞地垂头,实则目光飘飞,和永明帝眉~来眼~去。
颖川王世子像没看到永明帝放肆恣意的目光,笑着上前行礼问安。然后张口恳求道:“侄儿今日想求皇上,让陈氏一并住进宫中。”
永明帝想也不想,立刻就应了。
慕容慎心中哂然冷笑。
这个颖川王世子,倒是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主。连自己的媳妇都舍得送进宫来。
第180章 第一百八十章 进宫
福佑殿里的消息,很快传进椒房殿。
苏皇后像吞了一只苍蝇一般,被恶心得不行。看了一半的书,啪地一声扔到了地上。
蕈紫目光一掠,示意所有宫人都退下。然后拿起书本,送至苏皇后手边,一边轻声道:“娘娘请息怒。”
“我怎么能不恼。”素来贤良好脾气的苏皇后,实在被气得狠了,咬牙怒道:“他喜欢美人,我便派人去扬州,花重金买最好的瘦马来伺候他。”
“后宫里有品级的嫔妃就有六十多个,没有品级的数不胜数。”
“就这还不餍足,将手伸到自己的侄媳身上。简直是毫无廉耻!”
蕈紫忙为苏皇后拍背顺气,低声叹道:“奴婢知道娘娘心里不痛快。可皇上从少时就是这般脾气。以前做太子的时候,还得收敛一二。现在坐了龙椅,这天下都是皇上的,谁还能拦得住皇上?”
别说和侄媳私~通,就是将颖川王世子妃正大光明地纳进宫来,也不过是给百姓添一桩新鲜谈资罢了。
朝臣们也不会因为这点事,就大动干戈谏言。
“大晋眼下四处打仗,连竣儿都领军去冀州了。皇上还有寻欢作乐的心思!”苏皇后几乎咬碎了一口银牙:“老天真是瞎了眼。这等人,怎么就能坐龙椅。”
蕈紫听得心惊肉跳,目光迅疾扫了一圈,确定所有宫人都离得远,不可能听见苏皇后这番低语,才暗暗松口气:“娘娘身在宫中,说话行事都要谨慎。这等话,偶尔在奴婢面前说说也就罢了,万万不可传入第三人耳中。”
苏皇后无力地点点头,靠在蕈紫的身上,许久才打起精神:“你去一趟颖川王世子寝宫,传本宫口谕,让颖川王世子妃在寝宫里待着,不得随意出来走动。”
拦不住,索性来个眼不见为净。
蕈紫低声应了。
……
眼下众臣和百姓们关注的是战事,区区一个世子妃进宫,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众人私下提起,心照不宣地笑了笑,也就罢了。
赵夕颜知道此事后,却蹙了眉头。
这个颖川王世子,显然有所图谋。一个不要脸面连自己媳妇都舍得送出去的人,不知以后会做出什么事来。
“小姐,世子令人送信来了。”玉簪笑着捧了一封书信进来。
赵夕颜舒展眉头,接了信,立刻拆开。
徐靖启程离京,已有小半个月。行军途中,传信颇为不便。这还是徐靖写回来的第一封信。
这封信,足有十几页。前十页都在倾诉思念之情,到了后面两页,才说起了路途中收拾打压禁卫军一事。
赵夕颜看得会心一笑。
徐靖平日惫懒淘气,如今随大军出征,初露锋芒,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来来回回将信看了三遍,赵夕颜才将信收起来,放进床畔小巧的匣子里。
玉簪见主子唇角含笑心情大好,低声笑道:“小姐,世子这一路可还顺利?”
赵夕颜笑着嗯一声:“大军出动,小股民匪根本不敢靠近,眼下顺遂得很。”
顿了顿,又轻叹一声:“再有半个月,大军就到冀州了。冀州眼下匪祸四起,民乱不断。只盼着大军一去,立刻能安定人心。”
为大军忧心的人,不止赵夕颜一人。
高平平很快登了门。
性情耿直的高平平,近来因为冀州战事心情阴郁,坐在赵夕颜的对面,愁眉不展。
赵夕颜打起精神安慰道:“高姐姐不用愁。忠勇侯领兵多年,打过的仗比你我吃过的米还多。一时打败仗,算不得什么。朝廷大军去增援,太子殿下亲自前去,定能很快安定人心军心。说不定,很快就能打胜仗回京了。”
高平平叹一声:“我爹和大哥二哥都在冀州。我娘一听到冀州打败仗,就要心惊胆战哭几场。两位嫂子也时常哭哭啼啼。我在家里待着,着实有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