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陈庚年心里熨帖不少。他将这些银子交给田大山,郑重道:“如果让本官知道,你克扣贪墨的话,本官绝对不会轻饶了你。”
田大山哪里敢啊!他现在开心都来不及呢!
因此立刻保证道:“县太爷您放心,我姓田的哪能做出这种缺德事情!大江村现在就等着这批银子盖房子过冬呢!”
哪知听到这话,陈庚年却笑了:“盖房子?不,按照本官的意思,你们接下来应该挖房子。”
啊?挖房子?听到这话,包括田大山在内,其余大江村人都很茫然。
陈庚年拍拍田大山的肩膀,示意他转过身,看向背后的山坡。
其余人也都跟着下意识转身。
陈庚年没有第一时间解释,而是看向邵安,问道:“邵儿,你看这里,像不像我给你的资料你说的,适合挖掘窑洞的地方?”
邵安来的路上,一直在边走边翻看那本资料。
现在闻言,他又翻开资料看了片刻,随后抬起头来,说道:“这个山坡背后靠着大坡,再往后是山林,但山林和山坡之间十分开阔,没有树木遮挡,一不会出现泥石流等灾害,二也适合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这个坡地朝南,向阳,视野光线都很好,我觉得确实很适合用来挖窑洞。不过要确定一下,这山坡里是不是适用于窑洞挖掘的黄土。”
陈庚年赞赏般点点头。
不愧是技术工种,邵安一到这种时候,真是半点不拖后腿,随时能顶上去。
技术人才,在这个年代真的太稀有了啊!
在他们身边。
田大山听得尚有些云里雾里,但最后一句话他听懂了,赶忙说道:“邵差役,您说的黄土,是这种吗?我们最近在地里打木桩的时候就发现了,这地里的土是黄色的。”
说完后。
田大山慌忙回去,等再回来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把黄土。
陈庚年和邵安眼睛齐齐亮起来。
黄土的直立性很强,同时极难渗水,所以算是得天独厚的造窑洞土质。
“对对,就是这种!”
邵安略有些激动,他指着身后的山坡,说道:“你们看,将来大家可以在这个山坡里挖掘房子。有山坡做掩护,挖掘出来的房子,可以抵御风沙、寒冷、大雪。这可比在地上建造草屋棚管用太多了!”
在山坡上挖房子?人们看着邵安指的山坡,都有些发晕。
良久后,田大山愣声问道:“那,那这属于地窖吗?也不算,地窖是在地里。”
“当然不是地窖,地窖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都异常的闷,里面缺乏氧气,空气流通量不足。如果在里面待久了,会胸闷气短,严重者甚至会晕厥或者窒息身亡。而且地窖说白了就是一个地坑,里面什么都没有,生活十分不方便。”
陈庚年接过田大山的话茬,笑着解释道:“至于窑洞,则是和地窖完全不一样,它是房子!你可以挖出客厅、厨房、卧室甚至储藏间。为了保证光线和空气流通,可以开天窗、斜窗、坑窗、门窗。可以在厨房里修灶台,灶台旁边挖炕床。这种靠挖掘的窑洞,甚至都不用去花钱盘炕,因为灶台的烟囱会连着炕底,到时候一整个冬天,炕上都是暖和的。而且窑洞还冬暖夏凉,只要建造的好,这个冬天,你们绝对能过的特别舒坦,什么寒冷风雪都不怕。”
听完陈庚年的解释,包括田大山在内,所有大江村人眼睛都瞪直了。
随后大家一个个兴奋的脸色发红,因为县太爷描述的画面,实在太美好太舒坦了!谁不想在冬天下雪的时候,窝在温暖的家里,躺在热乎乎的炕上美滋滋猫冬呢?
这日子,单是想一想都觉得享受啊!
因此,大江村人现在心里齐齐就一个想法在疯狂叫嚣:挖窑洞,一定要挖窑洞,一定要在冬天的时候美美住上窑洞!
第49章 049
◎县太爷的大手笔,招工,建厂!◎
县太爷说的‘窑洞’令大江村人心驰神往。
田大山更是激动的脸色发红, 急切问道:“县太爷,那这挖建窑洞,大概需要多少银钱?我们什么时候能开始挖?”
对啊。
窑洞这么好, 想来要付出的代价肯定不会低。
听到田大山的话,众人都齐齐看向县太爷,神情忐忑。
“原则上来说,挖建窑洞是不需要花费什么钱的,当然后期门窗安装之类的另说。但你们现在没有住处, 而且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得尽快把窑洞先挖出来才行。”
陈庚年耐心给他们解释:“所以本官的意思是,你们不能自己挖,得雇人。每户雇四五个男人,再加上你们自家的人, 七八个人抢时间, 挖上一个多月,挖出来两三间房子肯定是没问题的。而且雇佣了人以后, 你们可以先挖个两米左右的坑窑洞出来, 这样大家可以先住进去避避风,最近也不至于露宿在荒野里。”
每户雇佣四五个男人,接连雇佣一个多月?
大江村人闻言脸色都有些发紧。
因为这可都是钱呐!
“本官先前托人去打听了一下,像是这种帮忙盖房子的, 雇佣一天基本上是给四文钱。但你们这个情况有些特殊, 窑洞挖掘是个非常累的力气活,钱给少了, 怕是招不到人。”
陈庚年知道他们不容易, 但这个确实没办法, 该花的钱就是得花。
他给大江村人算账:“本官的建议是, 一个汉子一天给六文钱,如果你们一户雇佣五个汉子,那么一天下来就是三十文。十天三百文,一个月九百文。抓紧一些时间,争取在一个半月把房子挖好的话,花销大概在一两三钱。先前你们每户都有一些余钱,再加上去凉州卖紫云英每户又分了二两四钱,剔除掉雇佣工人的钱,还能剩下一两多。这些钱,你们买些余粮过冬,肯定是没问题的。你们不是还种了一部分紫云英吗,等来年二月份,紫云英就能成熟,到时候还能再添一些收益,这样算下来,甚至到来年上半年,都是不用愁的。等来年夏天新一茬庄稼收了,这个难关就算是彻底挺过去了。”
听起来确实不容易,相当于从今年夏天到来年夏天,这一整年都在战战兢兢、咬牙拼命忙活。
但至少,人们看到了真正安家立业、活下去的希望啊!
大江村人互相对视,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坚韧。
县太爷这个规划,对来们来说确实是有利的,因为只有先确保有房子住,能活下去,才能想别的啊。
“县太爷,我们听您的,雇人挖房子!”
“可是该去哪里雇人呢?”
“万一雇来的人偷奸耍滑,不肯干活怎么办啊?”
要花费一两多的银钱挖建房子,这个可怕的花销,让大江村人都非常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