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
格地给各个地方分配了名额,同时会试还分为南榜北榜中榜三个部分。这一切都是以人命换来的,即使是现在,还经常有官员去祭奠当时的主考官,堪称是读书人心中的一道疤。
不过现在已经临到会试,如此大动干戈,万一天下举人反对,那他们三岂不是下一个掉脑袋的。
商林枫已经在翰林院待了七年,相对于其他两人来说,更了解读书人的思维。这次嘉靖点了张璁与冼如星做考官,本身对于自视甚高的举子而言就心怀芥蒂,要是再闹出什么事儿来,怕是最后真难以收场。于是嘴皮子都要磨干了,拼了命规劝张璁。
谁知张璁倔劲上来了,无论谁说都不好使,而且他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正是因为临近春闱,此举才能起到震慑作用。况且商侍读也知道,冒籍之事并非一天两天,许多朝臣的亲眷也参与其中,我这次要是不管,下回轮到旁人监考,想必也很难腾出手,倒不如借此机会一次性解决。”
张璁的态度很明显,他今日担当主考,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他妈是公平!
也许是被他的凛然正气震撼住了,商林枫一时语塞,转身对一旁沉默半天的冼如星喊道:“你别光看戏,说说他啊!”
“啊?说什么啊?”冼如星讶然挑眉,摊手表示自己全盘支持张侍郎的决定,接着对气急败坏的商林枫道:“商侍读也莫要着急,虽然冒籍顶替之风比较猖獗,但说起来操作难度并不小,基本上都是天龙人.额,有钱人的游戏,到时候只要稍加引导舆论,想必不光不会得罪举子,反而能得到一个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美名。本来每年录取的就那么多,谁都想减少些竞争对手,你说是吧。”
张璁眯着眼睛,阴阳怪气道:“还是说商侍读自己担心得罪人,宁愿辜负陛下的信任,也要跟那帮奸人同流合污?”
商林枫还没开口,就听旁边的冼如星抢先道:“说什么呢,商侍读哪里有这样的心思,再说了,就算真有这种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你怎么能责怪人家呢!”
“够了!”商林枫被挤兑得面色涨红,烦躁地挥手:“随你们便,我不管了,反正天塌下来你们顶着!”
张冼二人交换了个眼神,在看不见的角落,互相击了下掌。
62. 第62章 考场见闻
果然与冼如星想象中的一样,对于查冒籍这件事儿,学生们最早还略有为微词,不过当最终凡事儿名单公布,发现都是些官宦子弟后,又马上同仇敌忾起来。再加上冼如星的“水军”混在其中引导舆论,很快,主考官张璁就被塑造成了一个黜邪崇正的大好人。
如此对他们之后要做的事儿也有好处,最起码阻力少了许多。
是的,除了处理冒籍之外,三人还实施了其他政策。首先就是针对此时文风变异,文体古怪的事情做出来调整。之前曾经说过,现在因为科举已经发展了许多年,擅长八股文的已经太多太多,为了博人眼球,许多想要走捷径的往往选择出奇制胜,或者用些荒诞的言论引人注目,或者故意写些生僻到极点的字词,总之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不说人话。
对此向来讲究礼法的张璁深恶痛绝,在与其他两人商议后,立刻上报给皇帝,请求发下圣旨,通知这次考生们些文章要以中正典雅为主,不许浮华险怪以坏文体,否则批卷一律低分。
许是想到了当时在客栈中听过的“君夫人阳货欲”,嘉靖皱了皱眉,十分痛快地批下了。
对此许多学生一片哀嚎,要知道为了这次科举,他们许多人早就背诵了不少范文,其中不乏稀奇古怪者。但万幸的是,好歹考前通知了一声,虽然时间紧迫,但也还有重新准备的机会。
除此之外,张璁甚至实地考察了京城舆论,倡导国家重视武举,因为他发现每逢春闱,京城中不少武人都颇为闷闷不乐,想来是收了刺激,而武举是科举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能放任不管。
对此冼如星也颇为赞同,她进宫与嘉靖讨论了许久,最终拟订了个计划。
至于商林枫,他已经彻底麻了。最开始还整日担忧跟着这两人一起会得罪人,时间久了,索性破罐子破摔,如今比张璁冼如星还要积极。
在一片忙碌中,终于,到了考试的日子。
……
明朝会试通常定在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一共三场,每场三天,也就是说,考生们要在考场待上整整九天。
徐阶天还没亮就起来了,打水洗了把脸,将自己的东西收拾好,旋即瞧了瞧隔壁朋友的房门:“甄兄?醒了吗,差不多时间到了。”
“啊,好,我.我这就出来。”里面传来道慌慌张张的男声,没一会儿,一个矮胖的身影推开门走了出来。
此人名叫甄格,山西大同人,军户出身,今年三十出头,家中不算很富裕,已经考了两次眼看盘缠用尽,万幸的是遇到了徐阶。两人合租了一个小院,相处的倒也算融洽。
徐阶见他有些魂不守舍,知道其因为担忧考试连续好几日没睡好,神经已紧绷到极点,于是刻意转移话题道:“甄兄,你给我做的那个琉璃灯和保温炉我昨天试了试,效果特别好,这下子在考场终于不用担忧吃冷食了,多谢多谢。”
“好用就行,”甄格听罢勉强笑了笑,他素来喜爱匠人活计,要不是家中情况特殊,估计早就随便选个官躺平研究手工了。
两人简单吃了口饭,旋即雇了辆车,将他们送到贡院。
原本以为他俩来得都够早了,结果到的时候发现外面早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明代贡院乃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不光占地颇广,而且把守森严,离得老远就能看到两块竖起的硕大牌坊,东边为“明经取士”,西为“为国求贤”。
徐阶心情激荡,豪情万丈地对身边的甄格道:“十年寒窗,终于到了一展身手的时候!甄兄,咱们这次好好努力,争取高中!”
甄格面色惨白,身子抖如筛糠,许久才晃晃悠悠地点了下头。
徐阶见此有些惊讶,连忙扶着他帮其顺气,按理说已经参加了两次会试,不应该这般紧张啊……
他刚想问话,检查的官员就到了,于是连忙转身。
为了防止考生舞弊,此时的科举前搜查是十分严格的,不光要将人几乎扒光,就连所带的干粮,蜡烛都要掰碎了防止里面有小抄。
“这是什么?”轮到甄格,士兵从他饭盒中掏出一个形状奇怪的东西。
甄格咽了口唾沫,支支吾吾道:“是.是千年冰,我眼睛不大好,托了匠人师傅做的,之前问过了,可以带进考场。”
千年冰就是古代的眼镜,因为古代玻璃制品不多,眼镜通常都是用纯水晶打造出来的,相较于玻璃镜片,水晶眼镜要厚重得多。不过因为材质好,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