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
个大活人弄丢。
此时贾母只觉得眼前金光直冒,再看一下众人,已然有些看不清。
一直站在贾母身后的鸳鸯眼,瞅着不对,赶紧上前一步将贾母扶住。让她坐在罗汉床上,这才小声地呼唤:
“老太太,老太太您没事吧?”
鸳鸯眼瞅着贾母此时,脸色如同金纸,心中也有些害怕。赶紧从荷包掏出香丸,在贾母的鼻下晃动。
这药丸乃是特制的,嗅在鼻翼之中,一阵清凉之意窜入头顶,贾母这才恢复神智。
她盯着林之孝家的,胸口仍旧不停地起伏。
“给我说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之孝家地低着头,不敢多言,只简单地将事情的原委说出。
她自然不会如同赵国基的老婆一般,说出这些事情都是王夫人指使。
但是很多事情不说,不代表不存在,贾母听到一半,就扭头看向王夫人,神色之间颇为的不善。
等到说完一切,贾府三位女主子都沉默不语,刚刚想找王夫人麻烦的贾母,也似乎暂时忘却此事。
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办?
邢夫人眼巴巴地看着贾母,王夫人心头却多了两分畅快,那人的女儿不来荣国府,实在是太好了。
看着两人明显不同的神情,贾母陷入沉思。
这一件事情若是一个不好,恐怕不但黛玉接不回来,还会再得罪苏家。
而此时事情的焦点,黛玉正被人抱在怀中摩挲。
她也不知怎的,忽然觉得鼻子发痒,伸手捂住自己的半边脸,就是一个喷嚏。
两滴眼泪沾染在睫毛上,看起来越发的可人,因为尴尬有些发烫的脸颊,替微显苍白的脸色,染上一抹健康的红晕。
昌邑公主此时抱着黛玉不肯撒手,她见过许多孩子,可是这一般浑身仙气的娃娃,还是头一遭。
不但长相出众,言谈举止更是进退有据,行动坐卧之间满是大家风范。
纵然是如今尚且年幼,可是昌邑公主深信,只要略微调教,黛玉的规矩绝对不会,比那些宫中的公主皇子差。
她越看越是喜欢,越喜欢越不肯撒手。
而黛玉也从刚刚的尴尬中,慢慢缓过来。
对于传闻中的苏家,黛玉是充满好奇和忐忑的。但当真正来到苏家之后,她却感觉到与自家相似的文雅之气。
与京中勋贵人家不同的江南风格,让苏家颇有两分,独行特立之感。
而这一切在黛玉眼中,却是深刻入骨髓中的归属感。
也是从这一刻起,黛玉才是真正的认同苏家,认同她体内流淌的苏家血脉。
而昌邑公主的喜爱,让她惊吓之余,还带着两分孩子气的害羞。
她想向表姑姑求救,可惜苏槿这会儿却不敢上前。对于自家母亲,她最为清楚,如若是自己上前打扰对方,恐怕这后边就要自己顶上。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她看出黛玉虽说有些害羞,实际上却极为喜欢母亲昌邑公主的怀抱。
更何况母亲是个极其有分寸之人,自然不会真的让黛玉不舒服。
因此她只递给黛玉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这一下子黛玉越发的绝望。
“表祖母……”黛玉口中诺诺,如同受惊的小白兔,用垂下的耳朵挡住眼睛,又忍不住露出一条缝,瞧瞧地往外看。
昌邑公主此时双眸放光,将黛玉压在怀中不肯松手。
不得不说,面对这样的表祖母,黛玉除了有些难以招架,更多的是心头的感动。
原本因为贾家众人,而敏感胆怯的心,此时似乎也有愈合之相。
表祖母什么都好,就是太热情,让人有些接受不了。
好在最后还是苏槿,从自家母亲怀中,将黛玉解救出来。
“母亲你冷静一点,玉儿就在这儿也跑不了再说,您寻思一下,您刚刚那些行为合适吗?玉儿毕竟还是个孩子。”
苏槿口中说着,看着黛玉感激的眼神,忍不住笑意伸出手,又捏捏她的脸颊,不过随即却让她微微蹙起眉头。
刚刚就发现,黛玉身子似乎极其的娇弱,不但手中轻飘飘的,而且两颊也不像其他孩子那一般丰腴。
之前她还想着,许是因为黛玉丧母之事,所以这才消瘦。但如今却又觉得,也许事情未必如此。
“玉儿,我看你似有不足之态,可是身体不舒服?”苏槿一时想不通,索性便直接询问。
毕竟黛玉如若是不舒服,自己家这边还可以叫上太医诊治。
苏槿心中将黛玉看成自家人,自然也就没了其他的顾虑,当下直接开口。
此言一出,黛玉身形一僵,她低下头抓着苏槿的衣襟,小小的手指有两分发白。
当日里赵国基老婆,口中的话仿佛还在耳边。
“不过是个病秧子而已,还扒着咱们贾家。”
“就瞅那点子身形,哪里像是有六岁?看起来就似是个美人灯,风吹吹恐怕就得坏了。”
“只看那模样,就知道日后少不了费银子,恐怕连子嗣都未必能够有。真的娶了她,恐怕二爷就得过继孩子了。”
这些话回荡在黛玉耳畔,有一些她听得懂,有一些听不懂。可终究能够明白,这些话都不是好话。
而如今当苏槿提出这个问题,黛玉下意识地畏缩,若是表姑知道自己身子骨弱,会不会嫌弃她?
她想让对方放自己下来,可是不知为何,又有些贪恋苏槿的温暖。
如若是知道,玉儿是个病秧子,表姑还会这一般喜欢玉儿吗。黛玉心头有些忐忑。
她在船上之时,被赵国基的老婆多番打击,虽是面上坚强,可到底还只是个六岁的孩子。
此时难免便有些许的不自信起来。
苏槿看着黛玉这样也不说话,只是安静地等待,而昌邑公主也看出端倪,她的脸色渐渐冷漠。
“玉儿……自会吃饭便会吃药,如今这些年已然习惯了。”黛玉低头说着,她似乎有些紧张,不敢看苏槿的表情。
苏槿没有说话,只是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黛玉的头发,和后颈安抚对方。
似乎那安抚真的起效,黛玉又继续说道:“那时候曾有一僧一道前来,说若是,我想去这病根。必定要再也不见外人才好……如今这会子正吃人参养荣丸。”
似乎是苏槿的安抚起效,黛玉口中的话越来越流利,底气似乎也渐渐增长。
昌邑公主和苏槿此时满心的心疼,这么小的孩子,自会吃饭便会吃药,这么多年下来,遭受的罪又怎能想象。
只是听到人参养荣丸这味药,苏槿双目微凝。
一旁的昌邑公主看到女儿的表情,微微挑眉询问。
“娇娇儿,可是这药有问题?来人去把擅长儿科的刘太医请来,拿着本宫的帖子去,就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