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4
太后地拔步床中是不允许放的。只允许放那一些装着热水的暖炉取暖。
而当时,黛玉进到殿中便发现,在拔步床旁边便放着一只火盆。
宫中讲究的是中正平和,因此像这种东西放置的地点有着严格的规矩,且宫中喜双不喜单。
像这种炭盆一般只放两个,并不会出现像34这一类的数字。如此一来,却也可以说明,对方对于宫中的规矩并不十分了解。
但这种情况下,事情就变得有些诡异了。若是如此,所有的矛头便指向宫外之人,而今日进宫的宫外之人便只有苏槿一行。
“这也是他们的计策。故意落下这种漏洞,好让人觉得此事与宫外之人脱不开关系。”苏槿勾起唇角,眼神颇为的淡然,似这种嫁祸的手段,在她看来实在太过幼稚。
“看来还要从祖母身边查起?”水湛看向苏槿带着几分确定。
苏槿点点头,又摇到头,看着对方有些迷茫的眼神,这才仔细地一一解释。
“也不需要那么劳师动众,只需要查最近三个月内有没有人连续出宫过两次,以及对方必须要与永寿宫有过联系的。”苏槿口中说着,一边在屋中踱步,这也是当年批改奏折后的习惯,毕竟这样多少也能运动下。
水湛点点头,对于苏槿的想法,他自然是百般认可。
很快负责宫中出入的总管太监,便小心翼翼地抱来,三个月之内宫中太监宫女往来的信息。
大汉朝皇宫之人,再册共计三千余人,而最近三个月中连续两次出去的,有十几人。
而若是再刨除与永寿宫毫无联系的,最后便也就剩下两人而已。
其中一人,乃是甄贵妃身边的嬷嬷两次出宫的,理由是给贵妃的侄孙宝玉送书。
而另外一个人却有些意思,这个人单看和永寿宫没什么关系。此人乃是凤藻宫的宫女,平素负责给元春做粗使宫女。
但是如若是深挖下去,对方的一个远房表亲,便是永寿宫中一位司职的姑姑。
看着这两人的信息苏槿勾起唇角,她抬起头吩咐刘嬷嬷,将那名宫女以及姑姑分开审问。
“你问那个宫女,这两次出去她都做了些什么?见到了谁与谁说了什么话。
然后再问那个姑姑,最近可曾与她这个远房表亲见过面,对方说了些什么,可有什么改变。”
刘嬷嬷是昌邑公主特地带进宫来的,刘嬷嬷本是宫中出身,如今回到宫中也能够帮苏槿一些。
很多事情在专业人的手中不值一提,审问完两人的刘嬷嬷,迅速地回到苏槿这。
一进屋对方便笑着行礼说道:“不出小姐的所料,这宫女出去两次,开始的时候还在狡辩,她说乃是替当时她伺候的,荣国府嫡长孙女给荣国府送信。
可惜我又问了她,见到了谁说了什么话,谁又是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这一下子就开始前言不接后语了。”
刘嬷嬷笑着说着,将当时的情景完全地在苏槿面前重现,随即又说起那名姑姑。
此人能够在永寿宫当姑姑,显然并不是个有野心的,因此她的话极为平淡,不过也仍旧提了两三个点。
这一来是她与那人其实并不相熟,不过是这三几个月,才无意之中知道对方是同乡。
对方本是个凤藻宫的粗使丫头,也不算什么金贵之位,所以这姑姑也从未上过心。倒是这几个月,发现对方每次送来的孝敬都更丰厚一些。
那位姑姑也只以为贾家奢迷,这才让对方手头宽裕。
不受宠的宫中女子想要得到好的照料,少不得要拿出体己银子来打赏,这些事情在宫中司空见惯。
因此这姑姑也没在意。
听着刘嬷嬷的话,苏槿微微颔首,如今对方怎么找的人如何的计谋,她都已经了解。反倒是有个难题在眼前,那就是找幕后黑手。
苏槿端起茶杯低头品茶,阵阵茶香让她原本有些紧绷的神经慢慢舒缓不少。
“这两人都关好了,绝对不能够让她们有什么闪失。”苏槿吩咐道,随即她又抬起头看向刘嬷嬷,叮嘱道:“嬷嬷,再命人去查一下这个姑姑的背景。”
刘嬷嬷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她的性格温和,极为听话。因此对于主子的吩咐从不打半点折扣,当下又出去仔细地查问。
这一会儿书房之中,便只剩下苏槿一个人看着桌面出神。
这件事情,如今却是越发地复杂起来。
苏槿此时直觉,如今眼前如同一团乱麻,自己总要小心地抽丝剥茧,若是一时恼怒少不得便要出错。
好在刘嬷嬷的回报,证明苏槿并没有想错。原本一切指向宫女的矛头,在抽丝剥茧之下,竟然真的洗清。
对方两次出宫,乃是替元春办事,原来此人竟是荣国府在十几年前,往宫中安插的棋子。
对方不但替元春与宫中来往,更是负责元春资金的周转。苏槿手中拿着那宫女的自白,忍不住有些咋舌,她未曾想到这荣国府可真是有钱。
短短三年多的时间,荣国府便通过各种渠道,送入宫中十几万两白银。
按照那宫女的原话:“大小姐手头是极宽裕的,从没有任何手头紧的情况出现。
不过二太太还是担忧,大小姐平素在宫中容易被人辖制。因此每每恨不得将一切都给大小姐送来,特地吩咐万不可担忧钱财之量。”
对待玉儿那一般狠心,区区六岁的稚童都容忍不下。却对自己送入宫中博取利益的长女却这般用心,苏槿忍不住觉得冷笑出声。
这位荣国府的二太太……可真是……
苏槿按一下心头的恼怒,继续听刘嬷嬷的回话。
既然此人可以抛出,那么此事恐怕就脱离不了那位姑姑了。
此言一出,刘嬷嬷下意识的有些不解,她上前一步给苏槿续上茶,这才小声地问道:“小姐?难道不是该查甄贵妃身边的那人吗?”
苏槿笑着摇摇手指,她语调中,此时终于带了些许的轻松:“自然不是,我之所以会让你去找这人,是因为我总要先找出替死鬼,然后才能抽丝剥茧。”
此言一出,倒是让刘嬷嬷更加摸不着头脑,她有些迷茫地看着苏槿。
刘嬷嬷乃是自家母亲的老人,苏槿平时对其也是极为尊敬,看她这般迷惑,少不得仔细的解释。
从一开始苏槿便发现此人行径颇为有些欲盖弥彰。最初的时候,本以为对方的目标是在嫁祸自己身上,后来又发现此事不对。
不得不说,只看现场,根本找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甚至若是按照现场的线索,很容易会使得人陷入误区。
因此苏槿索性便反向操作,既然此事有所针对,那么必定要有以替死鬼。
而若是自己身边带的人,是第一怀疑对象,那么在这偌大的宫中必定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