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是卫震,宁不畏表情有了些变化。

镇国公卫震之名响彻天下,大周的百姓敬慕他,因他自豪骄傲,北部各族却是畏他惧他。宁不畏又不是深山老林的野人,自然也听过卫震之名。

“如今北部各族虎视眈眈,我父镇守边关,可他已年近五十,多年征战受伤无数,身体早已不比从前。外人不知,但其实他的身体已经很坏了。”元朝没有遮掩,说到父亲的身体,又想到上一世父亲死在战场,眼睛终于红了。

上一世,在父亲离世后,她无数次都在想,若父亲的手完好,是不是就不会走到那个结果?

她的爹爹那么强大,是这世间最最厉害的英雄,怎会那般轻易的离开?

想得深了,她便开始怨自己。

“我知宁老的原则,也无意强逼,今日前来,乃是诚意相邀。”元朝认真的朝宁不畏一拜,“只要是元朝能做到的事,请宁老开口,元朝定全力以赴!”

宁不畏抬头,目光深深的看着她。

上辈子,元朝是缠了宁不畏好几天,给他做了好几日的药童,才终于让宁不畏松了口。这一次,元朝本以为也是如此。

“全力以赴?”良久,宁不畏忽然一笑,却道,“那老夫要你上战场杀敌,你可愿意?”

元朝怔住。

*

晏长裕并未在皇庄待多久,用过早膳,便回了宫。因昨夜事成真,晏长裕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没有立即用了贺敛这颗棋。

小陆氏的人以为自己成功得手,正是得意之际,他不介意让他们多高兴几日。待到晏长启与陆瑾定下亲事,贺敛再出来,岂不是更有意思?

文山寺起火一事并未在京中掀起风浪,毕竟没伤到多少人,大多以为只是不小心走水。

是以,接下来几日风平浪静。

至于晏长裕,冠礼之后,他便该正式入朝。洪文帝让他自选,在六部之中,他却选了工部。

众所周知,工部是出了名的事多钱少,是六部之中最吃力不讨好的地方。

几乎所有人都对他的选择感到意外。就连洪文帝都多问了晏长裕两次,允许他更改去处。

晏长裕却是摇了头,似乎下定决心去工部。

这几日,晏长裕基本都耗在了工部。

工部确实事多繁杂,便是晏长裕再聪慧,想要尽快熟悉工部,也必须加班加点的忙碌。这一忙,便是五六日过去。

“殿下,该用午膳了。”

公房外,常文叩了叩门,领着人把午膳送了过来。

这些日子,晏长裕几乎都在工部用膳。他虽是储君,却并未搞特殊,与工部官员用的是同样的膳食。

只除了——

常文摆好膳后,晏长裕的目光先下意识落在了一旁的药膳上。

“殿下,先用点汤吧。”常文见此,立刻就亲自盛了一碗药膳奉至他面前。

晏长裕接过,喝了一口后,微顿。

虽是药膳,但药味并不算重,味道很好,与之前卫元朝送来的一模一样。只是之前在皇庄争执过后,这药膳便断了。直到今日,才又出现在了食桌上。

晏长裕味觉灵敏,只一口便尝了出来。

“以后不要她再送了。”他放下了碗,没再继续喝。

啊?

常文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殿下是以为这药膳是郡主送来的。

“殿下放心,这药膳是我们自己熬的,不是郡主派人送来的。”担心殿下不用,常文立刻解释,“因之前瞧着殿下用着不错,殿下这几日太忙碌,瘦了不少,所以老奴着人去镇国公府抄了方子,想着给殿下补补身体。”

“殿下大可放心用,老奴是用钱买的这方子,与郡主并无关系。”

晏长裕夹菜的手似有微滞。

他淡淡嗯了一声,仿佛并不在意。用罢,忽而问:“那位宁神医现在何处?”

“宁神医,殿下指的可是宁不畏大夫?”常文回道,“郡主一片孝心,特意寻了这位神医,不惜亲自去请,便是为了镇国公的身体。老奴没记错的话,三日前,这位宁大夫便已在镇国公府侍卫的护送下去边关了。”

第15章 婚期

说起来,在宁神医被送往边关前,东宫的人,几乎都以为这位神医是郡主特意为太子殿下寻来的。

毕竟之前郡主有多在意殿下,大家有目共睹。

殿下的腿疾,更是被郡主放在心上,否则之前也不会日日都送药膳补汤来了。

常文本也是这般想的,心底还忍不住感慨郡主果真对殿下一片痴心。却不想,郡主竟直接把宁神医送去了边关,根本没往东宫问一句。

不过,为父寻医合情合理,任谁听说了,都要赞一句孝心可嘉,无可指摘。

这本是一件小事。

于殿下来说,更是微不足道。反正,他们其实也用不上这位宁神医。所以此刻晏长裕忽然问起,常文才觉得有些奇怪。

“殿下问起这位宁神医,可是想要用他?”常文思索片刻问,“如今宁神医已走了三日,估摸着也快到边关了。”

所以想追也是追不回来的。

再说宁神医是去为镇国公治病的,便是太子殿下,也不可能与其抢大夫。

“无事,孤随口一问罢了。”晏长裕放下筷子,淡声补充,“孤本来也用不上。”他的腿疾没有外界传的那般夸张,只要他想,随时可以痊愈。

知道内情的常文也跟着点头。

“孤吃好了,撤下吧。”

不等常文深思,便听见了青年淡漠的声音。他低头一看,却拧了眉——殿下今日用得可太少了一些,甚至不到平日的一半。

只不过不等他劝,晏长裕已经重新坐回了公桌前,垂首开始认真的处理公文。

*

小陆氏是一直着人密切关注着晏长裕与元朝的。当发现元朝这些日子竟都没去过东宫时,终于有些急了。

恰此时,自太子冠礼之后,朝中有不少官员上折催太子大婚。

毕竟这个年纪,便是放在普通人家,都早已娶妻生子了,何况是皇家?如今太子及冠,婚事断没有再拖的道理。

身为嫡母,又是姨母兼养母,再顾及私心,小陆氏也必须提一提这事。

忍了五日,第六日时,她亲自把洪文帝请来了慈元宫。

“陛下,太子已然及冠,您瞧,是不是该定下婚期了?”小陆氏道,“两个孩子都不小了,既然亲事已定,不如早些完婚,也好了却一件心事。”

她一边说,一边小心瞧了瞧洪文帝。

“不知陛下是何打算?”

她绝口没提元朝与晏长裕闹矛盾的事,只道,“元朝对长裕的心意,满京皆知,这片痴心可不能被辜负了。”

洪文帝沉默了一会儿,才道:“皇后说的是,太子年纪确实不小了。这婚事,也不能再拖下去了。”

翌日下朝,洪文帝便召了晏长裕到文德殿。

“长裕,你对你的婚事是如何想的?”洪文帝直接道,“想必你也知道,这几日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