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4


话当然不能这么直接说,所以她说先汇个几百,回头到底汇几百还不是随她高兴?三百是几百,两百也是几百,哪怕是一百呢,秦志刚又不会跟秦敛去对账。就他们父子俩针尖对麦芒的,就算他想对账,秦敛也不会理会他的。

秦志刚回头看了张又琴一眼,皱了下眉头:“他都快三十岁的人了,又不是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哪里就至于大手大脚的随便花用。”

他顿了下,说:“他要结婚了,这钱是给他媳妇儿的。”

张又琴一滞,随即惊讶道:“他要结婚了,跟他那个乡下对象吗?!”

她很快反应过来自己的说法有问题,马上纠正道:“我是说他那个农村来的当供销社采购员的对象。”

秦志刚:“他们直接在女方的村里办酒,然后部队里也会摆几桌,不回首都了,你直接把钱汇过去,就当是咱们出的彩礼和酒水钱了。”

张又琴心说怪不得一回来就摆脸色,敢情亲儿子结婚都不回首都摆酒了。

不过秦志刚不高兴,张又琴倒是挺高兴的。

一个是秦敛不回首都摆酒,她不用费劲儿不说,还省了到时候酒席上被人指指点点,说她是新郎官的后妈。

还有一个是秦敛跟个乡下村姑结婚,在张又琴看来,这就相当于是自断臂膀,这岳家的帮衬和助力相当于一点也没有了。秦敛再能翻腾,没有岳家的助力,又跟自己亲爹一直犟着,想要翻腾回首都,怕也是难上加难了。

等再过个六七年,她家秦嘉到了入伍的年纪,到时候秦志刚在军中的资源,还不都是她家秦嘉的了?

秦敛这婚结的好,结的妙啊!

也不知道秦敛这是被狐狸精给迷了,还是被人下了降头了,瞧他一直挺精明的样儿,居然在这种婚姻大事上出了这么一个昏招儿。

其实之前张又琴知道秦敛有那么一个村姑的对象的时候,还以为他就是瞧人家长得好,就那么处处呢,没见拖了两年都没结婚嘛。

哪知道他还真昏了头要娶了这个村姑。

看来这小村姑还是挺有手段的嘛,不过,再有手段,翻腾不到首都来,倒也碍不着她什么。

张又琴心里高兴,说到钱顿时也爽快了许多,她笑道:“你刚才也没说清楚,我还想着虽然秦敛今年也二十七了,但是这单身汉跟十几岁的小伙子还不是一样,没个人管着,哪里就会过日子?这既然是结婚,那么彩礼钱和酒水钱都是应当应分的,我明天就汇,你也叮嘱叮嘱他,拿了钱多给人姑娘买些东西,虽然不能在首都办酒,该有的体面还是要有的。”

只要不牵扯到具体的利益,张又琴是不吝于把话说得好听一些的。

她只当不知道他们父子不怎么联系的事,反正秦志刚也从来没跟她提过。

秦志刚摆摆手:“你安排就行了。”

首都的另一处。

苏家人正围坐一堂吃着饭,席间苏家老大苏宏博皱着眉头跟苏老爷子道:“爸,小敛结婚的事情咱们是否还是过问一下?他那个对象究竟人品如何咱们也不知道,还有,哪怕婚礼不回首都来办,咱们总不能一个都不去出席婚礼吧?这哪里说的过去。我瞧着姓秦的那家人是不会管小敛的,别说秦志刚那位置怕是出门也难,就算是能出门,我瞧着他也不会去。”

苏老爷子睨他一眼,道:“这事儿你别管,回头就让老三过去一趟,他离得还近一点。”

苏宏博皱眉道:“老三成天忙得连饭都能忘了吃的,您让他去,他回头万一临时抽不出时间呢?”

苏老爷子夹了一筷子菜,说:“你要是想去就自己请假过去,你跟我唠叨什么。”

苏宏博一噎,隔壁桌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扭头问:“爷爷,我也想去,我能去吗?”

苏老爷子:“问你老子去。”

小姑娘马上冲苏宏博撒娇:“爸,我也想去,我都好久没见过秦敛哥了,还有,我想看看新嫂子长什么样子。”

苏宏博对这个小女儿一向没什么办法,但是想想首都过去坐火车得好几天,这小丫头现在倒是兴致勃勃的,等上了火车没准就得哭着喊着要回家。

他敷衍道:“我也不一定去,再说,回头再说。”

小姑娘哼了一声,说:“别想忽悠我,我回头就跟老师请假去。”

路途遥远,元旦虽然有假,但是时间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还是得再请几天。不过请假也没什么,总归现在学校里也没人认真上课听课,成天闹腾得不行,缺个几天还清净呢。

苏老爷子吩咐苏宏博道:“你们去不去的都再说,明天你拿了我都存折去,先给秦敛汇三千块钱,他妈当初留了两千块钱在我这里,说好是给他长大了娶媳妇儿的,我这个做外公的再给他贴一千块钱。你再给他打个电话,不管女方有没有提要求,该尽的礼数咱们要尽到,还有现在外头结婚都要准备些什么东西,你们也打听打听,好好给他讲讲。部队里那些军属肯定会帮他的,但是外人有时候总归不如自家人考虑得周全。”

苏宏博:“行,我明天就去办。”

几天后,秦敛收到了首都寄来的两笔汇款。

苏大舅汇的钱他倒是有数的,他妈留了钱在外公那里的事情他知道的,而且他结婚外公肯定也会给钱的。老爷子底下儿孙不少,每个人结婚他都是拿出一千块钱。多的没有,但是一千块钱,以他的工资,倒是也能承受。

至于秦志刚的钱,行吧,毕竟是结婚这样的大事,他这个做老子的不出钱也说不过去。

之前秦志刚寄的钱他都是退回去的,这回秦敛倒是没有退,反正这钱又不是给他的,是给他媳妇儿的。

秦敛把钱领出来以后,直接就转汇给了江絮。

他自己在部队这么多年,也攒了不少钱,结婚要准备的东西,他拿工资买就足够了。

于是又过了几天,江絮就收到了一笔巨额的汇款。

江絮收到汇款的时候也有些恍惚,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动辄成百万上千万的,现在是七十年代,鸡蛋才几分钱一个,猪肉才七毛钱一斤的七十年代,五千块钱在这个年代简直称得上是一笔天文数字。

她差点都要怀疑汇款单上是不是多写了一个零。

不过人家邮电所的人明确告诉她,就是五千块钱。

邮电所经办的同志也好奇啊,这可是五千块钱啊,她在公社邮电局干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经手这么大金额的个人汇款呢,这怎么就能有这么多钱啊!

好像还是军区汇过来的,这年头的人都不像后世讲边界感,这年头大家有事情都是直接问的,像是这位经办的同志,她实在是太好奇了,于是就直接问:“同志,你是军嫂啊,这是你对象给你的汇的?”不都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