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


的余地。

就像秦敛说的,昨天晚上那种情况,他们做小辈的确实不好留秦志刚一个人在家,不过现在看秦志刚这样子,江絮觉得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那么他们父子之间的事情,就让他们父子自己掰扯去吧。

吃完饭后,江絮笑着跟秦志刚道了别,在秦志刚的注视下,跳上自行车后座。

秦敛甚至都没有回头,一蹬脚踏,自行车就骑远了。

回到苏家的时候,正赶上一家人坐着吃早饭,于是江絮和秦敛被拉着又吃了一点。吃完饭后转移到正厅,苏老爷子才问起来昨夜究竟出了什么事。

昨晚在电话里自然不好说什么,只是笼统地说了那边有事,夜里就不回来了。

苏家人猜测了一早上,都猜到秦志刚是不是突发重疾上去了,但是万万没想到,事实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精彩百倍。

在听了江絮言简意赅的解释后,苏宏博第一个表示震惊:“不是,秦志刚他是傻的吗,被人骗了这么多年居然都不知道?!”

苏振声喝了口茶,插话道:“这有什么奇怪的。秦志刚自然是个聪明人,只不过他的聪明都用在了公事上,不然哪能这个年纪就走到这样的位置?他不是傻,他是压根就不会把心思放在家庭琐事上。再说,他这样的人,通常都是有些自负的,张又琴在他眼里就是个毫无威胁的小女人。要说张又琴在军区大院搞夫人外交甚至利用身份牟取利益,没准他早发现了,偏偏张又琴搞的是这种,估计他想都没想过。”

大人物毁在小事情上的例子并不少见,无非就是一叶障目罢了。

苏振声:“出了这种事情,对秦志刚的仕途怕是也影响不小,本来这几年他是很有机会再进一步的,现在恐怕就悬了。”

其实苏振声有些意外,按理把这件事情按下去,才更符合秦志刚的利益。毕竟帮别人养孩子都养了这么多年了,打落牙齿活血吞,至少不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没想到秦志刚这么果决,直接就跟张又琴提了离婚。

苏大舅妈哼了一声:“说来说去,还不是你们这些男人太看轻了女人,秦志刚栽这么个大跟头,真是一点都不冤。”

苏振声立马说:“大嫂,你这说姓秦的就说秦的,可别把我们给扯上,我们可没有看轻女同志。就说大嫂你吧,巾帼不让须眉,我就从来不敢小看,对了,还有江絮,她可比绝大多数男同志都要能干,要不是顾忌着小敛,我真是想把人调到身边帮忙啊!”

他们说秦志刚的时候,秦敛都没什么反应,听到苏振声说想把江絮调到身边帮忙,秦敛马上看了过去,挑眉回了句:“别打我媳妇儿的主意。”

苏振声:“……我这不是还没敢打主意嘛!”

在座的顿时都笑了起来。

江絮笑道:“舅舅,你没打我的主意,不过我可是已经打上你的主意了,我这儿正在编写一个册子……”

她把自己在编写防灾救灾小册子的事情跟苏振声说了说,跟他商量小册子编写好后的宣传推广工作:“最好是能尽快尽可能广泛地开展宣传,虽然天灾人祸不可预料,但是我总觉得既然咱们已经想到这一点了,最好还是尽快地去做。”

这个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苏振声当然不会拒绝。

不过他马上也趁机游说起来:“这个事情其实最好你到时候亲自到我们省里走一趟,我给你介绍省里相关部门的人员,到时候请他们帮忙组织宣传推广肯定事半功倍。然后正好,你顺便也可以带一些农技人员过来,跟我们的当地的农技人员开展一下交流学习,对了,还有相关的物资协调采购部门,我也可以介绍你跟他们认识一下,大家都可以共享资源嘛。”

说这些话的时候,秦敛明显向他投来了不善的目光,不过苏振声硬着头皮,只当自己没看到。

秦敛忍无可忍,说:“小舅,你这算盘打得,算盘珠子都蹦到我脸上了。”

厅里众人一直用看好戏的目光看着苏振声和秦敛,闻言顿时又都笑了起来。

苏老爷子笑着道:“小敛说的不错,老三你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苏振声无奈道:“爸,我这还不都是为了一方百姓。”

当父母官的,能给群众争取利益的事情,哪能因为对方是自己外甥就心慈手软?再说,就因为是自己外甥,他这都已经够退让了。要换了是政敌,他可不会这么光风霁月。

江絮笑吟吟看他们舅甥俩斗嘴,这时候才说:“舅舅,你说的没错,咱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一方百姓嘛。不过我们安县的农技员去你们那儿传经送宝可以,可也不能光讲奉献不讲回报吧?”

她无辜地眨眨眼说:“我也要帮着我们的一方百姓争取利益的。”

你说交流学习,我偏偏要说明是传经送宝,可不能我们教了技术,回头还落个互相交流的名头,那可就太亏了。而且,既然是传经送宝,该争取的利益她肯定是要帮农技员们争取的,反正苏振声辖下的那个市相对于其他地方好像还是比较富裕的,吃大户江絮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苏振声无奈道:“行,你可真是,一点亏都不愿吃啊!”

其实他这么说也是习惯成自然了,毕竟身为父母官,时时刻刻都要想着怎么把东西往自家一亩三分地里扒拉,说话做事,难免下意识就要朝着对己方有利的方向,倒不是故意这么应付江絮。

哪知道小小年纪的江絮这么老道,没给他一点可趁之机。

苏振声不由再次感慨,这样的人才随军当军嫂可真是可惜了呀。

后面江絮和秦敛又在首都待了几天,不过俩人只出去逛了一回百货大楼,买了些准备带回宁省的东西,其余时间倒是基本都待在苏家的院子里。

秦敛陪着苏老爷子说话喝茶,江絮则在房间里编写她的防灾救灾小册子,当然,趁着秦敛不在屋里,她还时不时跑到蚂蚁空间里面进行查漏补缺。

有了蚂蚁空间的加持,她编写小册子的速度简直成倍加快,终于在回宁省的前一天把初稿给写好了。

听说她已经编写好了小册子,别说苏家人了,就算是秦敛都有些吃惊。

毕竟前期编写的时候,秦敛也是参与了一部分的,后面是帮不上什么忙了,才干脆不打扰江絮专心去陪苏老爷子的。所以秦敛对江絮前期的编写速度是有所了解的,按照他的估计,这个小册子江絮估计回宁省以后还得再编写个至少一礼拜。哪知道后面江絮的速度突然火箭式上升。

甚至看过初稿后秦敛还发现,最终编写好的初稿一点都没有偷工减料或者说显得仓促,反而比他们最初编写的时候还要详尽。

不可思议。

秦敛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事实摆在面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