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0
送过去,老太太简直惊讶得不行:“不是,我就这么帮着拿拿东西,这才几天啊,你们就给我这么多钱?”
郑天和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凑到老太太耳边说:“姥姥,我们挣了三百八!”
马老太:“什么?!”
饶是她也不算是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听见几天时间就挣了这么多,也是惊讶得瞠目结舌。
而另一边,杜英杰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家,一进门,就跟他妈碰见了。
他妈这几天对他采取的是非暴力不合作的冷战政策,虽然没再阻止他去卖东西,但是也根本不理睬他。
不过到底是大年三十,这回家里人倒是没有直接吃饭不等他,见他进门,杜母冷着脸喊了一声“吃饭”,就径自进厨房端菜了。
很快,家里人都出来了。
等到全家人都落座,杜英杰从兜里掏出事先数好的十张大团结,拍在他妈面前:“妈,这是儿子这几天挣的钱,都孝敬您了!”
看到一整叠的大团结,全家人都愣了下。
杜爹直接拿过去数了数:“嘿,一百块钱,这是你们这几天挣的?你们为了开店不是还跟人借钱了吗,还有,你俩合伙的,郑天和那边也得分钱吧,你不会把所有的钱都拿回家了吧?”
杜英杰得意道:“老爹,你这格局就小了,借的钱已经留出来了,我和老郑合伙的,挣的钱当然是一人一半,这就是我分到的一半。”
毕竟知子莫若父,杜爹打量他两眼,问:“你自己是不是还藏着零花钱呢?”
杜英杰嘻嘻笑道:“我自己就留了一点点,一点点。”
杜爹嘶地一声:“你们这真是挺挣钱的啊!”
可不挣钱嘛,这才几天呐,就已经挣了他们一个多月的工资了。
全家人顿时面面相觑。
杜母看着杜爹放回她面前的一叠大团结,也是愣住了。
他们这边因为挣钱而惊讶,江絮那边倒是很淡定,就算是江安国和项春兰,守了这个店这么久,他们其实也早发现这个小店挣钱了,年底这阵子也不过就是挣得比之前更多一些罢了,不奇怪,一点都不奇怪。
这边的店开得时间久,街坊邻居自然不会都挤着最后一天过来买东西,所以下午的时候,小店的客流量就渐渐小了,大概三点多的时候,江絮就直接把店给关了。
一家人忙忙碌碌地准备年夜饭,快五点的时候秦敛才赶到家的,五点半的时候,秦志刚也到了,正好饭菜也准备好了,于是一家人坐下吃年夜饭。
秦志刚是江絮在征求了秦敛的意见之后邀请的,不过他晚上还要参加军区的活动,坐下吃了几口,给小逗号怀里塞了个红包就走了。
小逗号盯着怀里的红包差点都盯成了斗鸡眼。
秦敛把红包抽走,小家伙看着被抽走的红包,立马哇地一声哭了出来,秦敛只好把红包塞回去:“我看这臭小子也是个小财迷。”
项春兰给女婿碗里夹了块肉,才说:“孩子这是懂事呢,知道这东西是自己的。”
江絮横了秦敛一眼:“也是个小财迷是什么意思?”
秦敛挑了下眉,违心道:“我也是财迷,他这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江絮笑了声:“算你识相。”
项春兰乐呵呵地:“财迷有什么不好,这有钱才有东西呢,没钱咱们哪里能吃上这些好东西?想想前些年,想吃块肉都难,哪里还能这样大鱼大肉的?”
江絮不禁想起自己刚重生的时候,连玉米糊都不敢都吃一点,就怕吃多了家里没有粮食,回头父母兄嫂上工饿着了。
是啊,一切都在变好。
大年三十就在一家人说说笑笑中度过了。
开年以后,江絮和秦敛一起带着小逗号去苏家走了一趟,送去了不少的新鲜蔬果,小逗号收获了一大堆的红包,然后一家三口又去了趟首都军区大院,同样给大院里的亲朋故旧送了些新鲜蔬果,小逗号又收获了一大堆的红包。
在两家小店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小逗号同学也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中间还发生了个小插曲,正月初八的时候,杜英杰的妈妈拎着一袋礼品找上了门,给江絮郑重道歉,表示自己那天态度实在是太差了,同时也感谢江絮带着她家儿子和郑天和做买卖。
他们家是工人家庭收入不低不假,但是收入再不错,也不可能十几天时间挣好几百。
尤其是在杜英杰推心置腹地跟他们夫妻俩商量等挣够了钱就买房子,杜母看着自家局促逼仄的房子,哪里还能说出个“不”?
她这人也不是那种黏糊的性子,既然是错了,也不会就死撑着不认错,于是就带了礼品来找江絮道歉了。
江絮倒是没太放在心上,别说这还是七十年代末,就算是再过几年,看不起做买卖的也是大有人在。杜英杰母亲的想法其实她还是能理解的,何况人家就是摆了脸色,也没说什么不好听的,她收了礼物后,第二天又给杜家送了回礼,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
转眼又到了开学的时候。
杜英杰和郑天和把小店交给了家里人,俩人意气风发地回到了校园。
他们开店挣钱的事情自然没有瞒着王春桃他们,王春桃听说他们过年这段时间就挣了一千块钱,跟丁阿香一合计,俩人也不准备另外寻找挣钱的法子了,干脆也跟江絮借了钱准备合伙开一个果蔬店。
不过她们不是首都本地人,找房子看地段什么的都没有杜英杰他们那么方便,加上还得从家里喊人过来看店,最后小店是差不多暑假的时候才开起来的。
杜英杰他们一下子能挣那么多,主要还是因为过年的时候大家走亲访友请客吃饭比较多,自然水果蔬菜鸡鸭什么的需求量也就比较大。
王春桃和丁阿香的这个小店一开始生意并没有那么好,不过每天至少也有十来块的利润,就算两个人平分,一个月也有一两百了。
这都抵得上国营工厂工人两三个月的收入了。
王春桃原先在村里是结了婚的,她男人跟她青梅竹马,他们已经有两个孩子了。
一开始,王春桃喊他男人带着孩子过来首都的时候,她男人还不怎么乐意,毕竟他是当地国营工厂的临时工,每个月有二十来块钱的工资可以拿,能有这么一个工作在他们当地是很不容易的。
不过家里人都劝他,媳妇儿在首都上大学,长期这么分开也不是办法,万一他媳妇儿在首都有了人,那他们这个家没准就要散了。
男人是觉得王春桃不是这样的人,他们俩青梅竹马,而且王春桃家里穷,当初上学也是靠着他们家接济,就是考大学也是他支持她去考的。
不过类似的话听多了,他心里难免也不太踏实,思来想去还是咬牙带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