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
们庞氏“烂”但是还没有烂到底!
这番看似诚恳的道歉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可还是引发了不少争论。
有网友认为,庞氏已经道歉了,那大家也应该退一步,否则庞氏出事,影响到的是不少人的饭碗。
有网友说,自己已经接受庞氏的道歉了,毕竟庞氏捐了那么多钱。
……
类似的观点有不少,但同样的,也有许多网友当即就进行了反驳。
“不要替我接受庞氏的道歉,什么时候捐钱可以和犯罪抵扣了?那干脆开放□□得了,把买凶的钱用来做慈善是不是就可以践踏国家法纪了?”
“这是一时的镇痛,看似导致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岗位,但是难道不会有其他的一些良心企业在这会获得机会吗?他们崛起后,同样是会需求那么多工作岗位的,不要说得好像没了你们庞氏世界就完蛋了一样。”
类似的争论此起彼伏,这场火烧得很旺盛,不少人都发现,其中有公关公司运作的存在。
这非常合理,庞氏又不是任打任骂的傻子,他们自然也要为自己挣扎一番。
事情短暂地发酵了一天。
估计是因为她不在,徐灼的效率着实有点夸张。
她做报告的同一时间,徐灼便发布了第二弹的视频。
而这条视频,便是一块彻底将庞氏遮羞布扯下的视频。
灼言灼语在这条视频中将自己的尖酸刻薄发挥到了极致,而最关键的是,这条视频,直接将隐藏在庞氏之下的利益链条给揭破。
这视频的标题很简单——“假慈善VS真逃税”,徐灼可不是标题党,他用一段并不长的视频,把庞氏隐藏的事情,直接曝光在网友的视线之中。
庞氏一直藏着的事情,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
他们和不少公司合作,协助对方完成慈善工作。
要知道,慈善捐款是能折扣税务的。
而医疗器械的捐献,在慈善中也很合理。
可偏偏这其中就是犯罪。
想捐款的公司,在庞氏这购买医疗器械,而后将相关器械捐献给个人。
听上去没有问题,可问题就出在“医疗器械”上。
作者有话说:
这个世界明天我会写完(一些一放假就开肝的三花花)
本章掉落红包
一切违法犯罪的事情都有着YY的成分(毕竟我没有犯罪过,躺。)
=
第36章 灰姑娘她不想做伏地魔了(十一)
◎灰姑娘她不想做伏地魔了(十一)◎
医生这行业和大多行业最大的不同, 那就是得熬资历。
毕业只是打底,规培近在眼前,考证伴随一生, 还得进修、科研、学分。
不少医生私下都说, 医生的时间是既值钱又不值钱。
一边学海无涯, 一边治病救人。
能跟着秦院士的车出来支援的医生, 基本都是主治起步。
这其中只有几个是被提携的徒弟,生着张嫩脸, 其余的按照通俗说法, 就是长着张“贵”脸,白大褂一穿, 病人进去就要喊专家、主任的那种。
当医生的时间长了, 大多人都在高压的工作下养成了“忙里偷闲”的本领。
甭管环境好赖, 时间是否紧迫,哪怕就几分钟,这头一点便能开始打盹。
这不, 现在一车的人睡倒了半车, 哪怕是道路偶有颠簸, 脑袋要随之摆动, 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睡眠。
他们看似睡得挺深, 可这身体里就像是有个开关似的, 闭着眼都能察觉到环境是否紧迫。
不信,这要是高喊一声有病人, 没一会就能醒来个齐全。
顾汐戴上了蓝牙耳机, 她特地找了有弹幕的网站看的灼言灼语的视频。
耳机戴上后, 声音便显得很近。
徐灼录音的设备价格不菲, 金钱的力量和专业的调试使得传递到耳边的声音毫不失真。
徐灼对音质的要求, 是靠近本人的声音而不是优化自己的声音,顾汐听着声音,便觉得本人就在眼前。
这几天在国外,时差很厉害,徐灼迁就了顾汐的时间,每天定时定点地等待着顾汐的电话。
顾汐劝过,她觉得等半天只能说两句有点亏。
但徐灼只说,有的事情不能算。
顾汐犹豫,要不要多安排点时间电话。
这想法才出就被徐灼否了,徐灼把自己手机的时区调成了顾汐所在地的,每次掐点挂电话,生怕多和顾汐说一句。
走了会神,视频已经播了一截,因为视频发了有一段时间了,弹幕密密麻麻,观众在预警着前方高能。
事先看过了新闻,但顾汐并未因此觉得视频没意思,反倒是看得投入,津津有味。
“……很多观众可能会产生疑问,慈善避税这样的操作不是很常见吗?国内外这样做的富豪数不胜数,难道他们都犯罪了?但大家并不知道,庞氏所牵涉的利益链条,与合法这两个字毫不相关。”
当时第一时间看到这视频的观众,只觉得徐灼是在故弄玄虚,他们当时哪能想到,徐灼还真搞了个大新闻。
徐灼在视频里抽丝剥茧,将庞氏所隐藏的犯罪秘密给挖了个精光。
他首先是挖掘到了庞氏的一位“相关人员”,这位在和庞氏相关的两家公司担任监事,其中一家注册于二十五年前,已经在十五年前注销;另一家呢,注册于十二年前,是现在庞氏旗下的子公司之一,在财报上,属于不上不下的那一类。
众所周知,在企业发家的早期,能够参与企业注册的,一般是企业老板的相关人员,通常来说,不是亲朋好友,就是企业最早一批的开朝功臣。
尤其是这人直到今天,还和企业紧密相连。
徐灼很快为目标人物锁定了身份,从这人的姓氏来看,他大概率是庞爷爷妻子那边的亲戚。
徐灼顺着这人往下查,便在这人名下查到了一间他是主要股东的公司,这家公司主要的业务是投资,而它投资的公司里,便有一家是做医疗器械的。
徐灼戴着口罩,这会他便配上了他专门请人写的BGM,颇有种抽丝剥茧真相近在眼前的悬疑大片感:“……当时我还以为,这是一家公司高层吃里扒外的事情,我还想着我帮这间不遵纪守法的公司排查到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想着要不要公开呢,再往下看,大鱼就出现了。”
这家看似和庞氏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司完全够不上上市的规格,它的各项信息平平无奇,在业内也没有什么名气,可当你注意到它的商标信息时,便会被狠狠地吓一跳,这公司注册的商标竟然有足足两百个。
接下来探究真相的速度便如一日千里了——
通过万能的搜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