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


的夜空,贾敏对夜空不感兴趣,只一瞬不瞬的盯着女儿看。

察觉到娘亲的目光,黛玉扭头以眼神询问她怎么了,贾敏轻轻叹了一声,把黛玉揽在怀里,闷声道,

“你袁姐姐才十五岁出头,那小脸还没长开呢就出嫁了,袁太太这会儿在家里还不知哭成什么样了,我可舍不得你这么早就嫁人。”

黛玉没想到娘亲能想到这一层,古代女子都是十五六出阁的,她早就看习惯了,没想到娘亲反倒不想她嫁这么早。

她轻靠在娘亲怀里,笑道,“娘放心,我就算嫁人也不会离家很远的,上午我被欺负了,下午爹爹的巴掌没挨到你女婿脸上都算远嫁,要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家,大不了就不嫁了。”

贾敏闻言呵呵笑了起来,“别胡说,哪有姑娘不嫁人的,你这脾气是不能远嫁,谁敢欺负你还不知被打成什么样呢,你爹要是不快点送大夫过去,说不定就得另找女婿了。”

母女俩说笑着回到家,休息一晚早起又被请去后头宅子,新媳妇给公婆敬茶又拜见了长辈,跟同辈间也有礼物相赠,等后天回了门子,婚礼流程才算全部走完了。

张绘带小媳妇回娘家的当天,贾家送的贺礼到了,宁国府和将军府送来的都是药材补品之类,俱是品质上层的东西,一看就是用心准备的。

荣国府也有药材送来,但重头戏却不是这些,而是跟在赖嬷嬷身后三个妖娆的丫头。

林海早把内宅事务交给黛玉打理,黛玉也交待下人有事要先来回自己,轻易不要打扰娘亲。

因此即便是太太娘家来了人,林嬷嬷也是请黛玉出面,不敢惊动养胎中的贾敏。

赖嬷嬷没想到接待自己的会是黛玉一个小姑娘,一时尴尬在那里不知如何开口。

黛玉请她在圆凳上坐了,又问了长辈和兄弟姊妹安好,见她左右为难不肯开口,也便不再理会了。

她命人把礼单交给老嬷嬷,让她带人按单子清点礼品,再请堂伯去帮忙掌眼,药材不比普通东西,得找个明白人查检清楚才敢入库。

下人领命出去办差,黛玉见赖嬷嬷还是没有开口的意思,就打开信件看了起来。

这次送来的一共六封信,贾珍和贾赦夫妇都是道喜,嘱咐贾敏少操心多保养的话,能看出贾敏在闺阁时跟二人的情分不浅,从信中都能读出关心亲近来。

贾赦的信后还有一张,是贾琏给姑母请安,告知他媳妇也有了好消息,叔侄俩就差一个月,等姑姑一家回京就能一起玩儿了。

黛玉拿着贾琏的信愣了片刻,想起上辈子看过的红楼解读,很多红学家认为王熙凤在生巧姐儿前曾有过一胎,只是不幸流掉了,如今她跟贾琏在自己家里住着,保住胎儿应该不成问题吧。

怔愣过后再看贾政的信,便感觉少了些烟火气,内容中规中矩的倒也不让人反感。

另外两封一封是迎春写的,她在信中殷殷嘱咐黛玉不要惹姑母生气,都是当姐姐的人了要稳重之类的话,语气很有大姐姐的样子,至于搬回家里的感受她只写了甚是自在四个字,足以说明愉悦的心情了。

还有一封是探春和史湘云一起写的,两个小姑娘跟黛玉同年,只比她小几个月,大概是刚刚启蒙没多久,小楷让她们写得飞边又分家,除了问候姑母的身体,就是询问黛玉出海游玩的经历,对外面的世界很是向往。

看过前面五封正常人写的信,黛玉才拿起贾老太太的来信,展开细读。

赖嬷嬷坐在圆凳上,一直观察着黛玉和屋里人的一举一动,先前见黛玉威重令通,屋里下人无人不服,已经很让她惊讶了,等她拿起长辈间的来往信件,毫不迟疑的拆开阅读,屋里竟无一人阻止,她眼珠子差点掉下来。

赖嬷嬷从史侯家跟老太太嫁进荣国府,打从孙媳妇的陪房做起,自认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可从没听说过哪家人能放手让个四岁孩子掌家的。

下人看起来也是服帖安静,无一人敢拿大欺主,黛玉不说话,内外人等就垂手侍立,鸦雀无声,显然平日里便是如此,早已习惯了大姑娘当家。

见黛玉开始看老太太的信,赖嬷嬷像坐了钉子似的坐立难安,她身后站着的三个丫头早已被肃穆的气氛吓到了,再不敢摆出娇媚之态,全都紧张的垂下头。

老太太在信中可没有好话,阴阳怪气的让贾敏只管保养好身体,之前的几房妾室如今都老大不小了,她特选了三个貌美的丫头送过来帮她固宠。

黛玉对这种内宅妇人的手段腻歪透了,看过信后似笑非笑的扫了赖嬷嬷一眼,又看向站在她身后的三个年轻女子。

三人看样子都很紧张,垂头站着不敢造次,可即便如此她们的身子也不是全直的,竟站出了弱柳扶风的样子来。

垂着的头也微微偏着,露出了脆弱的颈动脉,显得软弱又无助。

黛玉这辈子虽说才四岁大,可上辈子混在娱乐圈那个大染缸里,什么人没见过。

这三人一看便知是专门受过特殊训练的,贾家即便是家生子也是大户人家的世仆出身,可养不出这样轻挑的女孩儿来。

黛玉对身边的嬷嬷点头,让几人把三个丫头带到堂屋中间,让她们远离赖嬷嬷的控制范围,这才冷声道,

“你们既是外祖母送来的丫头,就先把身契交给内管事,再下去安置吧。”

三个丫头闻言一愣,想看向赖嬷嬷才发现视线被身边的嬷嬷挡住了,一时便没了主意,开始慌乱起来。

赖嬷嬷没想到黛玉一上来就要身契,冷汗立时就冒了出来。

老太太送丫头来本就不怀好意,这三个丫头都是临时买回来的,哪有可能让她们带身契过来。

黛玉见四人局促半晌也不开口,不禁对赖嬷嬷冷笑道,

“老太太年纪大了没个成算,你们做下人的怎么也不提醒一句,送来丫头又不给身契,那她们是林家的丫头还是贾家的丫头?

你又是怎么把她们带到济南府的?没有身契总有路引吧?”

赖嬷嬷听她如此一问,额头上的冷汗冒得更多了。

荣国府横行霸道惯了,出门时车马上又有国公府的徽章,没人敢阻拦检查,他们早就忘了离京时要带着路引,奴仆也要有卖身契来证明身份。

黛玉早知道荣国府上下都不靠谱,有此一问不过是想让赖嬷嬷知难而退,只要她拿出路引,就能以林家不收平民为理由把三人逐出府去。

她没想到这老奴竟如此跋扈,连王法都不放在心上,没带身契没有路引,收拾个包袱就敢带人从中京走到济南府,这胆子也忒大了。

当下她也不赶人了,摞下脸来沉声道,“外祖母信上明明写着要送三个丫头过来,可这三人既无卖身契又无路引,你竟敢用三个流民假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