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要害处?宋的目的在分权,可如此分也属实过于简单粗暴了。

赵匡胤未曾想到,自己改革科举一事,竟有如此影响,他当?初只?想着分权,便想着要用一些没有根基和?背景的人,想用普通百姓出身的士子,来冲淡稀释掉许多身后有大家族的人的权力?,不想一下子用力?过猛,导致取士取多了。

“确实需要一个考核办法,将官员中的一些任清除出去?。”赵匡胤记下这一笔。

【而?冗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太*祖就?开始的重文轻武。重文轻武的原因还是和?唐的灭亡以及赵匡胤上位的方式有关——他天然不信任武将。重文除了体现在扩大科举范围,大面积进行文考取士外,还体现在朝中文武大臣的不同待遇上。在宋朝朝廷中,武将会受到压制,缺乏升迁的渠道,文官则不然。而?且军队内部以文官为主?,武将们只?有等到打仗的时候,才有指挥权,至于调兵权、统兵权都不在武将手里。】

【文武相济本是对的,咱们的军中也有政委之类的文官,但是文官干了武官该干的活儿,就?不对了。武将们除了带兵打仗,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将士们平日的训练,提升他们的体力?、如何布阵迎敌、如何行军等等,看过一些军旅剧和?军事题材的节目的都知道,当?兵的平日训练很重要,也很辛苦。就?比如野外拉练这条,武将们身体素质过硬,陪着士兵们在外翻山越岭不难,还能监督他们,文官的身体素质就?做不到。而?另外一些如日常的吃喝住行、医疗、思想建设才适合文官负责。宋朝将武将的权力?压缩到了极致,平时连统兵权都没有,更别说练兵了。哦,你问宋朝大兵们训练怎么?办?没关系啊,用人数堆嘛!于是冗兵冗员的问题也就?出现咯。】

第85章 南宋跑神完颜构(20)

拥有?一支威武雄狮, 是每个帝王的刚需,是稳定江山的基础手段,谁的江山不是靠着军队打下来的呢?

朱元璋是知道朱棣后来建立的明军三大营的, 这样的创举令他?这位老父亲也刮目相看, 因?而对朱棣也寄予厚望。

趁此机会, 朱元璋问:“老四, 你觉得咱们该如何避免走宋的老路?”

朱棣顿时浑身?的皮都绷紧了,这问题有?点像是送命题啊!但他不敢怠慢,道:“儿子?以为,宋的募兵制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是应当取代?府兵制, 只是招募了兵员,应当加以操练, 并配以甲胄兵器,成为精兵为上。若一支兵, 能以以一当三,甚至以一当五, 便能省下另外几人的军饷不说,还能省下几幅甲胄兵器。”

朱元璋回忆起正统年间的京师大营中的兵, 确实都训练的不错, 可是从张辅等人口中得知, 太宗时期的三大营更为彪勇强悍,令他?好奇得很。

于是,朱元璋道:“若是我让你从各处军中,调来精壮于一处, 你可能练出?一支战无不胜的精兵来?”

朱棣保守地?回道:“若父皇有?此意,儿臣自?然竭尽全力。”

训练精兵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 钱也是个问题啊!朱棣哪敢一口应承下来。可是他?又不好意思跟皇帝开口要钱。

朱元璋心头掠过一丝失落,这个老四还是守着君臣之礼。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对这些儿子?严苛又疏离的报应了。

朱元璋压下了心中的难受,道:“既如此,回头你写份奏折给我,若你的法子?能行?,我就让户部?给你钱粮。”

在这朱元璋用雷霆般手段削藩的时候,却将军权交予自?己,令朱棣惊喜又担忧,不过想到朱元璋毫不掩饰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意思,朱棣心中的喜意也压过了忐忑,忙跪下道:“是,儿臣领命!”

而嬴政听?到这里,则期望天幕能讲讲如何练兵,那什?么思想建设、野外拉练又是做什?么?嬴政想要海内安定,四方臣服,百战不殆的秦兵还需要更强的实力。

刘彻对这宋的开国太*祖也有?些不屑,“帝王用人,便是用他?们的才能,用文官去管兵权,亏他?想得出?来,还做得出?来。”

他?最钟爱的霍去病,打仗时最爱奇袭,一次性奔袭上百里,杀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是常事。若是让文官来统兵调兵,霍去病还如何奇袭?光是等调兵都能等上好些时候吧?等兵调来了,匈奴人早走了,军情也发?生了变化,还要如何打仗?

李世?民这个会打仗的,对此更是鄙夷。之前天幕还说,这位宋太*祖的带兵打仗之能,虽不及他?与明太*祖,却也差不了太多,可是看他?用文官来管军权一事看,天幕这评价怕是有?失偏颇了。带兵打仗的,能不知道军情紧急时刻,最不能让那些笔杆子?在一旁碎碎叨叨?

李世?民可以想象,统兵权和调兵权都不在将领们手里的时候,打仗会有?多被动,而打仗的人会有?多难受。

玄烨虽理解赵匡胤的动机,却也不赞同他?的做法:“回望历史,武将造反的不少,但外戚、宦官、文官作乱的也不少,单单打压武将是不行?的。”

赵匡胤的握着笔,深吸了好几口气,才让自?己沉下心一些,将天幕所说的冗官冗兵冗费等问题,捡要紧处记下来。

当初他?大力抬举文官,压制武官,确实是因?唐后期与五代?十国时,层出?不穷的武夫夺权场面给惊着了,所以感觉稳固江山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将那些武将打压下去。

这些举措,他?在位时还是十分好用的,军权顺利收归中央,文官们也帮着自?己将朝政理顺了,整个国家都逐渐步入正轨了,除了外面的辽、西?夏等势力,宋朝好像一切都欣欣向荣似的。他?也曾为自?己一举解决了唐朝的心腹大患而自?得,但是他?没想到,最后事情造成了那么严重的后果。

就如天幕讲的明朝的“海禁”一事,初始时确实能缓解问题,可时移世?易,本来好用的举措和办法,反而成为了一剂毒药,导致宋对外一直强硬不起来。

记录中途,赵匡胤顿了顿,回忆起了宋神宗改革一事,王安石便是那负责改革的大臣,二人也算是难得的有?事业心之人,但积弊太深,最后改革失败,宋便再也强不起来了。

赵匡胤叹了口气,笔下如龙走马,将这些都记下来。

【古代?打仗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是靠人数,人数多的时候,大胜仗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以少胜多的战役总是令人惊叹,李世?民、岳飞、朱元璋等,历史上有?名的会用兵的人,大多是靠以少胜多的战役为封神之战的。这点本来在明朝火*炮等热武器发?展起来的时候,得以改变的,可惜清这个败家子?,对明的东西?都加以批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