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0
对那段黑暗的经历过于记忆犹新,此时虽然还稳得住,但整个人的情绪已?经十分低沉。
赵德昭听的是?赵匡胤的转述,那些事,对他年轻的心冲击也十分大,当时他听完赵匡胤讲的北宋末年之事,讲的徽钦二帝被俘虏,讲的皇室三千多人全部被金人抓去奴役羞辱,皇后后妃公主贵妇遭受的羞辱,他将自己关?在?屋内,关?了足足三天,才?敢踏出房门。
这时天幕虽只是?简略一提,却又像一把榔头重重地敲在?了父子两心口一样。
赵德芳对此浑然不觉,道:“那这清朝的公主真倒霉,蒙古肯定没有咱们中原好?吧?”
赵匡胤打起精神回应道:“那是?当然,不然蒙古人怎么老想着要南下,要抢咱们的东西?”
赵德芳小?嘴继续叭叭:“那我要成为大将军!不仅要收回幽云十六州,还要打去他们蒙古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要是?地方好?,就归咱们大宋了!”
他还未反应过来,北宋就是?大宋。
赵德昭被他昂扬的语气,激起了斗志:“是?的!将来咱们不仅要收回幽云十六州,还要打到他们的草原去!”
第178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2)
说到把公主嫁到蒙古联姻一事, 玄烨也?觉得脸上一紧。
蒙古和满人的关系,确实是密不可分,不然八旗不会是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了, 汉八旗是因?为满人人数少, 必须要依仗这个人多的族群, 蒙能单独有八旗, 也?因?其在满人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因?为这个原因?,满清必须一直安抚蒙古势力,不然, 在满人还能完全压制住汉人的时候, 蒙古人闹起来,真的吃不住, 这天下也坐不稳。
玄烨很理解天幕所表达的意思,这种身份与真正?获益者的倒挂, 实实在在地打了满清皇室的脸。
这时,玄烨想起了天?幕所?说的, 真正?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君王,是秦始皇嬴政, 和唐太宗李世民, 这两位是什么水平?都是让中原势力傲视一切的水平。满清立国一百多年了, 还要靠公主和亲安抚蒙古,确实是差的有些远。也?难怪,天?幕对自己想获得“千古一帝”之称的事?,有些不接受。
回顾已经过去的大半生, 玄烨突然觉得,自己确实是高看自己了。
【弘历的指婚, 让和珅与他的私人关系更进一步,或许对于弘历来说,他只是觉得和珅这个人做事?做的好,说话又好听,实在是太符合自己的需求了,所?以想让两个人关系更近一些,也?更好支使和珅替他办事?。可是对于和珅来说,这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摸透了弘历心性的和珅,应该是知?道自己有了免死?金牌护身,所?以野心也?越加膨胀了起来。】
【和珅在皇帝面前蹿红那么快,自然会影响到朝廷中,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因?此,在和珅一步一步得到弘历重用的时候,朝中也?有无?数人开始针对和珅。朝廷里面一直是如此嘛,就像李林甫为了防止别人和他抢权柄,就各种打压后进之士一样,和珅也?遭受了类似的打压。】
【可和珅这样“开挂”的存在,一般的打压手段,对他没什么用。和珅还是异军突起,成了弘历眼里最可靠的臣子之一。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和珅也?开始了他的打击报复。因?为当初在安明案中,主要弹劾和珅的是文官,所?以他报复的主要对象也?是文官集团。乾隆年时,修《四库全书》,和珅就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开始利用修书的机会,大兴文字狱。】
【文字狱,就是在乾隆年间,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前面说过,文字狱并非起源于清,但清的文字狱最为出?名,也?最为被人们诟病,就是因?为这个时期的文字狱,过于骇人听闻,过于强加罪责,破坏性过于大。文字狱就像是核*弹,一颗下去,不仅打击面极大,牵连广泛,残留的核辐射,也?是历经多年也?难以消除。】
【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兴文字狱7起,康熙帝兴文字狱12起,雍正?帝兴文字狱17起,但是到了乾隆朝,竟然高达140起左右!而这里面近五成,是发生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期,从?乾隆二十二年,到乾隆二十七年,短短六年时间,就有文字狱49起!相?对于其他的案子,文字狱是最说不清,且最难撇清干系的一种类型,因?为自证陷阱就是如此,越描越黑。要证明一个东西不存在,比证明要存在困难得多,更何况是心中的想法?】
在讲胤禛的时候,天?幕提到过文字狱,当时没有细讲,但是帝王们从?这个称呼上,已经看出?了这个东西的坏处。
如今,天?幕列举了一些数字,就已经让帝王们觉得十分可怕了,这么多案件,会牵连多少人进去啊?
嬴政和刘彻是从?未知?道这种手段的。
嬴政微微摇头:“防民之口?,已甚于防川,更何况是心中的想法,如何求证?太荒诞了。”
嬴政算是务实派,他早就知?晓,一统六国后,六国国君诸侯能将他骂上天?,可是那又怎么样?只要大秦能一统天?下,管别人嘴上怎么说,心里怎么想?只要他们没本?事?颠覆大秦,嬴政才不管他们怎么想,别阻拦他实现心中伟业就行。
刘彻还不知?道,这文字狱就是起源于他的后世孙,所?以此时也?骂得痛快:“能者何须在意别人如何想如何说?莫不是真戳中了错处,所?以忍不住跳起来了?”
刘彻也?在意别人的言谈,别人对自己的评论,但还算清醒地知?道,别人的嘴怎么说,心里怎么想,是他作?为帝王,也?管不着的事?。当了皇帝,最重要的还是把手头的政务做好,想要青史留名,便要建立不世功勋,至于那些指指点点的小人,名字都无?法留在史书上,说出?来的话也?是随风就散,又何必在意那么多?
李世民作?为享誉最多,受到称赞最多的帝王,十分了解沉浸在赞颂中的美好感觉。但他更清醒地知?道,称赞和谩骂一样,都是别人嘴里的,都是如云如烟一样,不久就会消散的。所?以称赞和谩骂,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被人口?中的评价,影响不到自己分毫。
“幸好,幸好……”李世民微微感叹道。
李治好奇地问:“父皇在庆幸什么?”
李世民微微一笑,避重就轻道:“庆幸我大唐民风开放,言论自由,就不会有人计较这等小事?了。”
李治喔了一声,点了点头。他当然不知?道,李世民庆幸的是,李唐皇室内斗不休成那样,文字狱却没有成为一种攻击手段,若是那样,皇室内斗必然蔓延至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