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8


会上的矛盾, 能建设一个安宁稳定的大清。

玄烨心一软,便道:“土地兼并,便是生产资料,都集中在了极少数人手里, 而绝大多数的贫民农民, 没有土地,无法生产, 为了求一条生路,就会纠结到一起, 去抗击那些让他们活不下去的人,而首当其冲的, 就是朝廷。”

胤禛感觉玄烨的说法很新奇,而且信息量很?大, 颠覆了不少他往日读书时, 所学到的东西。

生产资料的概念, 他大约懂了,一般人确实是靠劳动来活下去的,但是靠什么劳动,在?什么上劳动, 也?很?重要。

以往读史书,看历史上的王朝, 短命的几十年不到一百年,长命一点的,也?是三百年左右,好似这里?面有个无形的限制似的,没有哪个王朝能够坐稳江山四?百年五百年,甚至更长久。以往觉得,不同王朝的覆灭,各有各的原因,最?后都会归结于朝□□败,可玄烨的这个解释,给?了他一些新的想法。

或许,朝□□败,也?只是表面上的东西,更重要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好好琢磨天幕的话。

李世民道:“所以,真正?的勤政为民,真正?的为生民立命,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事。”

帮助一个普通的穷苦人,可能给?钱之类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方法,可是对于天下那么多百姓,这个办法就行不通了。王莽犯的错误就是这样,理解的过于浅显,过于表面了,当了皇帝还以为,帮助生活困难的普通人,就像他以前将俸禄分给?别人一样,把马车卖了帮助穷人一样,直接塞钱,直接不让为奴为婢就行。

可现?实是残酷的,给?一点钱,或许能管一段时间,但是不能管一辈子,也?不能管到这个人的子子孙孙,更不能管到这天下所有的百姓。

李治陷入了沉思。

他当然不是觉得王莽的失败,值得深思,而是他突然发?现?,“为民”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议题。

他的父皇李世民,就是以爱民著称,曾经?他也?以为,“为民”“爱民”,对于皇帝来说,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毕竟富有四?海,相?对于那些如蝼蚁一般的小民来说,就是天神一般的存在?。可经?过天幕的解析,他突然发?现?,撇开“乱臣贼子”这样的史家标签,好好深究一下王莽的动机,出发?点也?是“爱民”,但他确实是好心办坏事了。

这让李治,不得不重新正?视自己父皇所说过的一切,所做过的一切,去思考他那些举措背后的缘由与逻辑,去感受他父皇的伟大与厉害之处。

见李治一副沉浸在?自己想法里?的样子,李世民也?没打扰他。

天幕始终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在?讲述每一朝代发?生的事,这与李世民的理念最?为吻合,所以他是听得最?为舒心的那个。

赵德昭和赵匡胤道:“这么一看,这王莽的做事方式,和芳儿倒是有几分相?似,都是顾头不顾腚的。”

赵德芳一听到赵德昭,竟然说王莽那样的大坏蛋和自己相?似,顿时就升起了:“父皇!大哥骂我!我哪里?和王莽像了?!”

虽然赵匡胤也?认同赵德昭的说法,王莽那么大个人了,做起事来和孩子一样乱来,只是看到赵德芳气?得蹦起来了,脸也?涨红了,忙表明自己和赵德芳站一边:“就是!你弟弟多机灵多好的人,怎么会和王莽那种人像呢?别埋汰你弟弟了。”

赵德昭看到赵匡胤给?自己使眼色,憋笑不已,又怕自己这善恶十分直白的弟弟给?气?炸了,所以努力?不笑出来,“是是是,我说错了,我给?芳儿道歉。”

赵德芳又气?了几句,虽然他很?想趁机会,把自己写?文章的任务减轻一些,但是他知道那样就得寸进尺了,最?后还是忍住了,没敢蹬鼻子上脸。

【王莽的改革措施,那样简单粗暴,不切实际,最?后酿成恶果,导致天下大乱,锅都得由他自己背。首先因为他这个人,非常刚愎自用,过于自信,觉得自己都是对的,对于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在?他改革的过程中?,身边也?有不少人看出了他改革的问题,给?他陈述过利害,可王莽非但不听,还反手给?人家一个贬官套餐,非常有“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那味儿了。】

【而且,从政策的朝令夕改也?看得出,王莽这个人很?急躁,很?急于求成,重点是他还好虚名,喜欢逞威风,可能就是有点表演型人格的那种成分。可是老子说了,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国你就是需要精心伺候,需要耐心,需要各种调佐平衡,王莽走得路子,完全是反的,翻车也?就是必然的了。】

【王莽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也?很?简单——他的成长过于顺利了。别人从小家境好,就是纵情享乐,各种攀比,他画风奇特,各种做好事各种谦逊礼貌,显得像个圣人,不是因为他天生圣人,而是他的心理上的爽点与旁人不同。相?对于王氏同族的那些享乐方式,王莽的享乐方式,与众不同。他通过做好人,立圣人人设,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所以他的行为模式就这样养成了,出身大家族,所以他做许多事都会显得比别人容易,也?就是更容易达到心理上的爽点,这也?会给?王莽造成错觉——只要他去做,就能获得别人的赞扬,别人赞扬他,他就会满足。没有犯过错,没有纠错的机会,所以等?到他真犯错的时候,就闯下了塌天大祸。这是王莽成长过程中?的悲哀。】

对于王莽的性格,帝王们没有什么异议,可是对于王莽性格形成的说法,倒是让所有人都耳目一新。

王莽早期像个圣人,只因他享乐的方式与别人不同,他的心理满足点与别人不同?

性情性格,也?是自古以来就受关注的话题,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争议,持续了挺长时间的,而国人也?习惯观察不同人的性格,与面相?之类的联系起来,确定什么样的人可以交,什么样的人不能交。但对于性情性格的形成,还没做过深入的研究。

就王莽来说,虽然他身上最?深的标签是“乱臣贼子”,可是他早期那圣人姿态,也?是大家承认的,觉得早期是个标准的好人。

可天幕这种说法,倒是让人犹疑起来了,如果王莽做好事,只是因为他形成了这种靠做好事做好人,来满足自己癖好的习惯,那他还算是一个好人吗?

朱棣还在?琢磨着,朱元璋便对朱棣道:“这天幕,除了一直坚定民贵君轻的说法,另一个事也?一直在?强调,便是“人”的教养与养成。”

朱棣不由得回忆了一下,从朱祁镇时,说他受的教育水平不行;到赵构时,说到他自私胆小的性格,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