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0


帝王们不小的启发。

刘据一边点头一边赞道:“始皇帝确实雄才,这位天?人,眼光也非同寻常。”

刘彻看?着儿子,第一反应还是有点酸溜溜的,连自?己儿子都这般夸人家,可见自?己确实与人家有不小的距离。不过近期正?在努力做个好父亲的刘彻,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太子能欣赏好的对的东西?,能分清是非对错,就是个大?好事,自?己做爹的,就因?为太子夸了别人几句就嫉妒,未免太狭隘了。

于是刘彻道:“始皇帝自?是天?才,这不比多说。这位天?人,待日后我与你细说。”

刘据顿时眼睛一亮:“父皇可是说真的?”

见刘据眼睛像是小时候一样,亮晶晶地看?着自?己,刘彻心?顿时软软的:“你若愿意听,我自?然给你讲。只是这天?幕讲了好几期了,讲过的东西?实在多,需要耗费不少时间,你可耐得下心?去听?”

刘据立马道:“若是父皇与我讲,我自?然万分愿意,父皇于繁忙的国事中抽空与我讲,必然是紧要的事。”

刘彻心?里突然就满足了,自?己的儿子,毕竟是自?己儿子。而且,自?己与太子有些想法与见解不合,正?好可以趁讲天?幕的时候,将一些看?法都融入进去,想必太子接受起?来,也容易一些。

想想自?己还剩差不多十年的寿命,刘彻觉得,用十年时间来与太子交流,将他扶正?成一个适合大?汉的皇帝,应该可以做到。至于刘骜那狗孙子,还有王氏的事,以后也要慢慢告诉太子。

天?幕讲大?唐的那一期,李世民给李治复述过一些,当然重点讲的是天?幕对大?唐社会问题的分析,至于李隆基后期抢了儿媳妇,又?各种沉湎享乐的事,李世民说了,但没多说。

这次天?幕一提,李治便都想起?来了。

“所以,始皇帝确实是极为有远见卓识的帝王,在那时,社会阶层的问题还没出现,他便已经有了如此解决之道了,真乃神人也!”

李世民微笑着赞同地点了点头:“这便是聪明人的厉害之处。曹操曾注《孙子兵法》: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也是同理?。”

李治点头:“儿臣也想起?来了,《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便说了自?己有两个兄长,一个在病未出现时便能看?出来,此时解决病人也不受苦,另一个在病已经出现,却不严重时能看?出来,所以病人不需要吃太多的苦,他自?己则是那个等到病入膏肓时,才能诊出病症的大?夫,远不如两位兄长,因?此善医者无煌煌之名?,亦是如此!”

李世民肯定了后,又?叹道:“可惜,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的:秦人不暇哀之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几百年过去了,亦未曾改变。”

见李世民心?情有些低落,估计是想起?了天?宝年间大?唐的那不该有的衰落,心?里难受了,李治安抚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您的话,我都记着呢,以后也会让子孙们都记住的。”

李世民转过眼睛看?向他:“能看?着你成长起?来,父皇就知足了,至于后世的事,管不了那么许多了。”

李世民是个会自?我调节的人,虽然他心?性?敏锐,情绪多变,却也知道要如何调节自?己,所以很快从?低落的情绪中抽离了出来。

赵德昭已经记录完了刚刚脑中闪现的思想花火,已经停下了笔,听到此处,对赵匡胤道:“只是,只取武将,文臣依旧靠举荐之法,亦是有颇多隐患。”

宋朝重文,就是从?太*祖赵匡胤开始的,赵德昭受他的影响,也重文,读书十分多,也十分喜欢与读书人往来。

赵匡胤点头:“不错,像始皇那般,只通过军功提拔新?贵族,重心?有些偏了,而我们大?宋,就是犯了一个相反的错误。”

文武相济,才是一朝兴盛的前提。

不看?远的,就看?看?唐朝的太宗贞观年,太宗李世民凭着打天?下的经历,带出了一批武将,后又?重用了一批善理?国事的文臣,所以他建国之功在身,又?有治国之勋在手,两不耽误。

赵德昭若有所思地点头。

朱棣一边给亲爹倒上了茶,一边安慰老小孩道:“父皇,您也别酸天?幕老帮始皇说话,这些功绩,确实是后续的帝王中,没几个能比得上的。”

朱元璋本没想那么多,被儿子一提醒,反而想的多了:“当初骂我骂得忒直白?了。”

朱棣道:“可是不也给您提了醒,让您改了做错的事吗?而且人家天?女也并未骂得难听,还一直说您是‘传奇皇帝’呢!”

第240章 史上第一二世祖胡亥(9)

其他帝王父子之间, 因社会上升通道一事,都有颇多话语要交流,只有玄烨与胤禛二人, 陷入了沉默。

因为大清的社会结构, 可比前面诸朝要复杂多了, 掺杂了一个满汉的因素在里面, 局势也就?更加诡秘难测。

社会底层需要上升的通道不假,只是如何做到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又堵住那些想钻漏洞的人,属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所以, 大清的国情对皇帝的要求, 比别?的朝还要高一些。

也难怪弘历那些毛病,看似无伤大雅, 但是一到大清皇帝这个位置上,就?变成了致命的问题, 就加速了大清开往深渊的速度。

玄烨心?中有点焦躁,忍不住端起已经略微凉了的茶, 喝了一口。

茶杯放下时,发出“叮呤”一声, 惊醒了沉思?的胤禛:“皇阿玛?”

玄烨抬眼:“可是有何想法了?”

“儿臣……想到了八旗子?弟们……”

八旗曾经是大清打天?下的底牌, 胤禛听玄烨给他讲天?幕说清朝的那一期时, 也提了天?幕说大清是满人捡了个漏的事,但这个漏,若没有几分?本事,也捡不了。而满人的本事和底气, 就?是来自八旗。

满人成天?下之主后?,这八旗自然成了第一功臣, 而打天?下之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封赏功臣,所以八旗子?弟们,大多是受过恩赏,祖上都有恩荫的。

如今入关已经几十年过去?了,最早那批戎马天?下的老将,大多已经故去?,新一批的八旗子?弟,和他们父辈祖辈的风气和精神状态,已经有些不同了。

和玄烨不同的是,胤禛深陷夺嫡的斗争中,也办过许多差事,所以对于八旗子?弟如今状态的了解,他比玄烨要深刻许多。

玄烨轻叹了一口气:“但是有些人,须得养着,否则会动摇人心?。”

胤禛道:“儿臣也并非想动他们。”

“那你是想……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