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


国号。

毕竟她是真的想不到苏梦枕和苏氏一族有什么地方跟“昭”这个字扯上关系。

毕竟很多时候一个皇帝作为开国之君,他要确定国号,那可是比年号还要慎重更慎重的事情,因为年号可以随时改,但国号却是确定下来就不能再改了。

虽然“昭”寓意着日明和光明,确实就是一个好字,但桃夭还是很好奇。

苏梦枕没有隐秘,直接就解释道:“因为我的父亲临死前,就给我留下了一句遗言。”

桃夭:“是何遗言?”

“天日昭昭。”

桃夭听了这四个字,沉吟片刻,突然就觉得昭朝很是不错。

瞅了一眼自己就快要生的肚子,桃夭默默在心里告诉孩子:娃啊,你以后就是昭朝的太宗皇帝,你可得学点好的,像汉朝太宗和唐朝太宗学习,千万不要学什么宋太宗,那就是个反面例子。

苏梦枕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妻子在花园里散步,时常还会眉眼温柔的注视着妻子的侧脸。

桃夭其实有点不耐烦每天二次的饭后散步,也不为什么,就是单纯犯懒不想走路。

只是皇帝紧张过度,再加上御医又说让她多走走路,于是苏梦枕每日都会在处理朝务之后过来带她散步,完全就是一副不相信她的样子。

特别是晚上睡觉,这人还经常动不动就半夜惊醒来探查她的情况,时不时都要亲自把脉和附耳听胎心。

说实话,桃夭都怀疑苏梦枕是得了产前焦虑症。

桃夭自己就是毒医,能对自己这健康的身体情况不了解吗?而且御医都没说她有什么,只是被皇帝问多了问烦了,就跟给个任务让皇帝消停会一般让她多走走路。

现在好了,她成了散步专业户。

可惜桃夭不能跟苏梦枕说肚子里这孩子的不凡,不然她都想要问问他:试问哪一个气运之子会生不出来?可以说这朝野上下除了皇帝最为紧张之外,所有从金风细雨楼里出来的人都在暗暗着急。

连诸葛神侯都不能避免被焦虑传染——因为他也是知道新帝注定是要天不假年的情况,若是新帝当真在而立之年去世,那现在看似欣欣向荣的景象,就会轰然倒塌。

而不管是赵宋皇室再度上位,还是旁人来一出黄袍加身,都是不容乐观。

特别此时金人在外虎视眈眈,辽人那边也是蠢蠢欲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昭朝真的经不起一场权力皇位的动乱。

无数人都在等皇后娘娘的分娩,他们万分希望这一胎能是位皇子。

只要能有一位储君,那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幸事。

特别是在此之前他们就在皇帝陛下的准许下,或多或少都见识过皇后娘娘对朝政的见解——说实话,很有前朝刘太后的风范。

苏梦枕之所以带着皇后一同处理朝政,还不担心满朝文武知晓,就是为了在给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铺路。

至少在皇后也有手段和有背景有实力的情况下,就算他真的活不过二十岁,那也能稳定住朝纲——不管是太后专政,还是皇后做女帝,反正尽量避免主少国疑外敌进犯的情况就行。

而他也会努力多活几年,给妻子孩儿把朝堂里的不安分因素给剔除,以及多争取点成长时间。

苏梦枕是不在意昭朝的掌权者是男是女,因为他确实就看得很开。

桃夭在发现苏梦枕翻阅武周时期武则天皇帝掌权和唐中宗欲立皇太女的史书时,就大概知晓他是在准备些什么。

“陛下当真如此狠心,竟要丢下我们孤儿寡母?殊不知朝中也有赵将军欲要陈桥兵变?”

桃夭想到自己先前看到的那个话本子,当即就是假哭着趴在苏梦枕怀里哀声挽留道。

苏梦枕:“……”

——桃桃你是不是忘了那个话本子就是为夫亲自为你念的?

不过该配合妻子的事情,苏梦枕还是很上道的。

温言说了好些自己的朝中布置,以及现在就开始准备的托孤大臣,苏梦枕最后还是越说越感伤,倒是自己默默湿了眼眶。

“我自幼时就不断在想,汉人到底何时才不会遭受贼寇之害,到底何时才能真正的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后来年长些父亲就告诉我要想实现这个梦想,就必须将燕云十六州收复回来,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等父亲去世了,我接过金风细雨楼,每一日我都会想何时才是真正合适的机会?何时才能收回燕云十六州?何时汉人才能再现汉唐之雄风?”

“所以我真的很抱歉,不能停下来多休息,留下更多的时间来陪你。”

桃夭知道苏梦枕是何想法,她的父亲洛阳王就曾不止一次来让她去劝一下陛下,让陛下多注意身体,勿要过多操劳。

每次桃夭都是明面上答应下来,但私底下却是没有跟苏梦枕说。

因为她很清楚苏梦枕的毕生追求就是驱除鞑虏,收复燕云十六州。

若是不让他用余下的生命去拼去打,那绝对就是能多活几年都不会开心。

于是桃夭什么都不说,却在行动上默默支持苏梦枕的任何决定。

现在苏梦枕还没有御驾亲征,不过是因为征战金人的准备还没有完成,以及她还没有生产。

只要等征战准备一完成,她也生下了孩子,那他们夫妻之间很有可能就是见最后一面。

因为如同金国那样的蛮夷,从来都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第26章 【说英雄】1.26

在新朝国号定下来前,温家就做了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将那六分半堂的堂主雷损给杀了,二是还将意图叛国且真的跟金人有联络的方应看给解决了。

虽然出手的是奇侠方歌吟。

但在外人看来,明显就是要为出身岭南温家的温皇后造势。

再加上新帝和杨宰相等一众出自金风细雨楼的文武大臣都保持默认态度,以及文武并重的过程中武将一方都受了温家的恩情,于是这两件事都直接被温家给包圆了。

当然个中内情还是有皇后娘娘的参与,比如那位杀了雷损,又清理门户,将方应看的武功废掉并带离京师的奇侠方歌吟就是皇后娘娘亲自请过来的。

虽然很多人都猜测方大侠是为了有明君之相的新帝而来,证据就是前朝的徽宗皇帝要给方大侠封侯拜相,结果方大侠不仅不接受,还直接携妻离去,隐居到外人寻觅不到的地方去。

这么一想,能找到方歌吟的踪迹,还可以请到方歌吟出手,倒也是皇后娘娘的本事。

前朝本来就有一位刘太后掌权的先例在,作为宋真宗刘恒的第三任皇后,刘娥还是前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主。

而且刘太后还出身寒微,却是机敏聪慧、通晓史书,且颇具政治才干,为皇后时就受宋真宗所倚重。

因为有这位“有吕武之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