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
手艺的。”宋氏笑道,“她们腌的酸笋子也不错,回头叫她们再送些来,做汤做菜都不赖。”因见钱几栀紧着面前的糟溜鸭三白吃,忙使了个眼色,文杏心领神会,走去帮着布菜,钱几栀推脱不用,文杏笑道:“钱姑娘喜欢吃鸭肉,该尝尝这道四喜鸭肉狮子头。狮子头是我们玉姑娘家乡的菜,换成了鸭肉,比原先的吃着又更不腻了。”
钱几栀道:“体内有热、体质虚弱的人,是该多食些鸭肉,倒是给林妹妹用一个,我自己来便是了。”
“你才看几天医书,可别卖弄了,鸭肉性凉,岂有‘多食’之理?‘有度’方为真。”钱老太太道。
宋氏道:“我家这侄女儿,是打小的不足之症,也看了好些的大夫,从小药不离口,不知吃了多少苦。别的不说,单就吃食上,忌讳就比别人多了不少。她是习惯了,也不眼馋,只是小小年纪,和我这样的老婆子一样尽吃些好克化的,我瞧着都心疼。”
钱老太太道:“都说药补不如食补,林太太有心,平时多注意着,慢慢养着,总能见好的。”
宋氏听她口气,竟是黛玉能医好的意思,喜不自胜,忙亲自斟酒,要敬她们祖孙。
钱老太太心知肚明,林家客客气气地把他们一家子请来住,是为了给两个侄女儿调养身体,她也不多客气,只想着:“林家的两个侄女儿,都是
父母双亡的,若是搁别家,说是两个孤女也不为过,又不是他们家亲生的,也这样尽心尽力,当亲女儿一样养着,这林家心肠门第是好的,将来就算我们老两口有什么闪失,以他家的心肠,多半也是不缺栀丫头一口饭的。”她同钱何氏做了快二十年的婆媳了,媳妇的心思看一眼便知晓得一清二楚,只是想着顺其自然,林家若是有意,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只是也得看着钱何氏,不能叫她露出点意愿来,否则若是不成,徒添困扰不讲,几栀的名声事大。她同钱老太医也这样一大把的年级了,不服老不行,之前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如今瞧着这小孙女,便越发觉得难过。
用了饭,又喝过茶,坐着说了会儿话消食,宋氏邀钱老太太一行往春绿院去看看。钱何氏笑道:“可不是,紫鹃姑娘也在那儿等了一会儿了。”
春绿院被好好打扫修葺了一番,格局也变了样儿,如今正门在外墙处,从林家院子里只余一个小门能进出。从新开的正门进来,便是一个向南的厅堂,日后钱老太医若是想开医馆,亦可设在此间。厅堂后一道仪门,有个不大不小的院落,栽了些果木花草。共有三间正房,两边厢房虽不大,却也五脏俱全。紫鹃早领着人开了库房的门,见了她们过来,忙迎上来:“东西我又清点了一遍,一样不落的,就等钱老太太、钱太太、钱姑娘挑好喜欢的,布置进去了。”
钱老太太只看了同林家门房相连的回廊,听说林家守夜的下人也能巡夜到他们家,就连说了几声“有心”了,又瞧了厅堂院落,无不满意,只在听说亦可开医馆的时候苦笑道:“我家老爷虽还能自如走动,也不是当年的身子骨了,好在这么多年在太医院当差,也攒了些许老本儿,能吃上几年,这医馆也不只是看病一项,里头名堂太多,买药卖药的,都是折腾人的活计,我家老爷恐怕是受不了这个累了。若是以后要开医馆,除非栀丫头——罢了,那也是多少年后的事了。再说了,我们一家子借居你们家,已是给你们家添了乱了,再开个医馆,人来客往的,更是折腾。”便不再提这话,自去挑选了几样必要的家具,其余陈设摆件等,只说自家有,不要林家破费。
“原就是要摆在这院里的,算什么破费。”宋氏道,“少不得先布置了,其他的,还继续摆在你们库房里,以后你们住进来,有了功夫,再慢慢自己往屋里头添置罢!”
钱老太太再三谢过,瞧见天色不早,便也不久留,说是不放心钱太医一人在家,要早些回去。宋氏知她牵挂,也不强留,只说:“日子看好了,就搬来,我们家也好热闹热闹。”
“林太太,你是菩萨心肠,你家只会越来越热闹的。”钱老太太看着来送客的韵婉笑道。
宋氏知她是在说韵婉多子多福,因是上了年纪的人说的话,便越发觉得吉利,忙谢道:“就是承您老人家的吉言,越热闹越好呢。”
第65章 第65章
送走了客人, 宋氏同黛玉商议:“我今天问了钱太太,她们家里, 只雇了一对夫妻两个做帮工,原来钱姑娘也是有个粗使丫头的, 年前也辞了回去嫁人了。倒是要给春绿院再添些人手的。”
黛玉深以为然:“我正要同婶子商议这事, 不只是春绿院, 等侄儿出生后, 嫂子院子里的人手,恐也不够用。二哥、三哥都好事不远,以后家里用得着人的地方也多, 倒不如先选些合适的人家里来,调教好了, 省的日后手忙脚乱的, 也没时间细细挑选。”她如今管着账目,对家里的进项支出心中有底, 也知道没几年哥哥们就要办大事, 才敢提出来买人。
怎么调配人手,说到底也是门学问, 宋氏正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教教侄女儿,听她主动提起,欣然道:“既然你也有此意, 那过几天,咱们就叫牙子来看看人。倒也不必尽用买的,多得是农户家的孩子们, 想着趁年级还小,出来做几年下人补贴家里,过个几年就回去的。咱们家里也不是时时都有大事要这么多人手,也不是时时都养得起那么多人的。”
黛玉知她居安思危,遂笑道:“婶子说的是,人太多了,难免有做事的,有躲懒的,并不合宜。”
“嗯,也该提上日程了。”宋氏道,“你姐姐其实挺擅长这个,她挑人的眼光很是不赖,自己选的陪嫁,又忠心又能干,若没那些个人帮衬着,她在南安王府的日子还要难过。我都好奇她是怎么挑的。”
黛玉心底悄悄叹了口气,馥环理家是出了名的能干,连一向瞧她不顺的南安太妃都没法否认这点。可惜如今她自觉丢人现眼,即使在自己家里,也不爱出来走动,成日待在畅意居里,也不怪下人们都忧心起她要遁入空门了。只是心病难治,黛玉自己也是爱钻牛角尖的性子,倒是能理解馥环如今的心情,可也不知该怎么去劝,她不愿婶子继续伤心,只好用玩笑的语气说道:“馥姐这么厉害?那我晚点去求她教教我,偷学了她的法子来,告诉婶子。”
“也是辛苦你了。”宋氏道,“如今你大哥不在家里,你们到底是弟弟妹妹,她没有那么听话。”
林海去世后,黛玉颇为低落,倒也是林征拉了她那一把。她也不明白,明明相处不多,大哥却总是像根定海神针一样,轻松地稳住人心。便是此时此刻,她也觉得,如果大哥在家里,兴许馥姐能走出来。
不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