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不该同侯爷闹翻。
西怀很快带着虎纹朝云玉玦来到了江洛瑶身边。
跳下宫墙的时候,它因为太过惊惶,不小心径直跳到了一个大高个儿肩头,险些没站稳,便用一双爪子狠狠挠住对方的衣裳缓冲了一下,给对方衣裳留下了两道长长的划痕。
——是和摄政王衣裳上如出一辙的爪痕,不过因为衣裳材质不同,所以这次没勾出线来。
岳昌侯受到的惊吓比猫都厉害,他说道:“哪儿来的野猫?本侯的衣裳都被它弄坏了。”
江洛瑶上前关心:“没事吧,爹爹……”
岳昌侯欣慰地松了口气:“无碍,爹爹我……”
江洛瑶补充:“我是说猫儿没有被吓着吧?”
岳昌侯:“……”
他一下子拉下了脸,看向那只猫的时候,更不开心了。
江洛瑶过去抱起猫儿,细致地解下对方爪子上勾连的红丝线,又惊奇地发现猫猫口中居然叼了个……玉玦?
这是?
江洛瑶张开手心,正要和小猫商量一下,就见对方直接把玉玦留给了她。
她拾起来,仔细地分辨了一下,觉得这个玉玦的质地十分不俗,应该是位高权重的男子所有。
“爹爹。”江洛瑶叫来岳昌侯,要对方帮忙查看,“对方应该还未离宫,可以找到玉玦的主人。”
岳昌侯低头一看,震惊了。
——这居然是摄政王的东西。
岳昌侯目光复杂地盯了玉玦良久,终于还是叹了口气,时也,命也,他难道真的绕不开,只能去尊崇摄政王北上的指令吗?
这事儿来的太巧,让岳昌侯有些犹疑起来,他不得不自我反思了一番,觉得自己得回去给摄政王赔不是了。
或是巧合,或是摄政王真的神通广大地说服了白猫。
叫猫儿送来玉玦,也是为了不撕破两人的面子和关系,毕竟换个下属来做这件事,这事儿的性质也和逼迫差不多了。
岳昌侯,还不想完全和摄政王割席。
“唉……”岳昌侯长长舒出一口气,对江洛瑶说,“洛瑶先回府吧,爹爹去还这个玉玦。”
江洛瑶不清楚这之间发生了何事,她只想着爹爹今日带自己入宫本来是没有正事的,结果中途被人叫走,回来便成了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她也不会主动过问,便遵照爹爹的意思出宫回府去了。
离开之前,她问,可不可以带猫猫回府里养。
岳昌侯目光复杂地瞧了一眼这猫,越发觉得这猫太灵,爪子上还勾着摄政王衣裳的红线,要是带进府中,不知道还会被多少霉事儿找上门呢。
他断然是不准许的。
其实他不讨厌猫,但是一看到这猫就会想到摄政王,因此心里也觉得压力大。
岳昌侯以为,白猫爪子上的丝线,是摄政王刻意给绑上去的,毕竟他也知道王爷今日穿了红色的衣裳,对方很可能怕他认不出玉玦,所以又特意弄了个红线提醒他。
唉。
岳昌侯没办法了,只能捧着这玉玦去找人了。
·
盛玦顺着白猫逃走的方向走了没一会儿,就看到本该出宫的岳昌侯又回来了。
对方双手捧着他的玉玦,见面无话,直接奉还赔罪。
“今日是本侯之过,不该顶撞王爷,率兵北上一事,是该慢慢合计的,而不是一口否决。”岳昌侯主动与摄政王和好,语气正派端明,“还请王爷能够收回此物。”
玦,便是割席之意,岳昌侯还不想这样。
盛玦微怔,他竟不知这玉玦居然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岳昌侯手中,更不知道对方不小心还给误会了。
盛玦连忙扶他起身,也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说北上一事确实有待商榷。
今日他与岳昌侯争吵的原因也很简单,只是因为对方暴脾气,没等自己说后续呢,对方便一口气拒绝了北上的提议,导致两人还没能商量呢,就率先吵起来了。
他想,好在岳昌侯此人持正不阿,从不计较个人私情,所以两人现在才能坦坦荡荡地重归于好。
北上,说白了,就是要岳昌侯挂帅领兵,现在的局势不算是北上的好时机,万一弄不好,对方就会受到桎梏,甚至威胁性命。
后来,此事又商议了数月,朝堂上吵了一轮又一轮,最后还是都听了盛玦的。
是该北上。
北上的好处还是很多,若说唯一的弊病的话,便是主帅会受到很大危险。
出兵那日,盛玦亲自去送,临别时,他珍重地给出承诺——若是计策出错,他盛玦会全力相助。
岳昌侯目光复杂地看向对方,他也知道自己要面临很大的危险,稍有不慎或许就会丢掉性命,而偏偏这次的主帅只能由他一人担任。
他曾经不愿北上,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再说一句个人私情……他家女儿养大了,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有命归京,去见证的她及笄。
奈何大事当前,所有私情都得让步。
岳昌侯领了承诺,策马欲走。
“侯爷,若到万不得已时,本王会亲自率兵去支援你。”盛玦敬重地望向他,沉声道,“万望侯爷保重,好给本王一个偿还恩情的机会。”
岳昌侯扯紧缰绳,突然领会到了盛玦方才的意思。
——摄政王其实也是想到了,北上的决定,是王爷的力主张,也是因为野心胜过了求稳,所以对方才说,将此事算作一份亏欠的恩情。
岳昌侯知道这个恩情的分量。
若自己能成功得胜归京,有这份恩情在,开口办事,对方定会应下的,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无条件的应和。
岳昌侯相信盛玦所言不虚,也相信北上失策时,对方定然会亲自来救。
也罢,就去吧,抵上性命,去为家国争个高下。
岳昌侯想,若是真的时运不济在北地身死,他便书信一封,将侯府打点好,并用摄政王给予的许诺,帮一儿一女安排好下半生。
事实证明,越担心何事,何事越会发生。
当初的承诺成了真,摄政王真的率兵来救,万分艰难才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功陪大军渡过了最艰险的时候。
也是在一次,他与对方都差点死在雪地里。
就在岳昌侯以为希望渺茫,在雪夜感念侯府亲眷的时候,他看到了孤身一人的盛玦,对方虽然挨着自己坐了,但是目光寡独凉薄,没有一丝一毫对人世的留恋。
也是,对方本就是寡独一人,也几乎没有什么牵挂可言。
岳昌侯过去拍了拍对方肩头,想着说些什么,但眼观此情此景,还是没有张开口。
当朝摄政王,不谋权势,不谋金银,只披着一生骂名,为家国谋天下,为后世谋太平。
有些话他不该提,提了,像是辱了对方的风骨气节。
好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