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此时,沈妙妙打开游戏上线,她没有发现崽崽刻意换了套衣服。只是觉得崽崽今天格外的萌。

猫耳沈妙妙不由自主上前伸手rua了几下崽崽的脸。因为崽崽今天过分可爱,而迟迟不肯放手。

捏.jpg

嬴小政看到沈妙妙比平日格外亮晶晶的眼睛,顿时便很明白了。

果然如此。

所以,自己现在是仙女姐姐心里最爱的崽了吗?

但是那个叫二凤的崽,也是出生贵族,会不会也很好看?

那究竟是自己最好看,还是那个二凤崽好看?

不知道自家崽崽心里正在神奇较劲,沈妙妙征求弹幕,今天又有了新的教育内容:

“崽崽,我们今天来讲一讲经济学哦。

商业和经济呢,其实也是我们皇帝成长计划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哦!

我们不可以小看经济的作用,更不可以学习秦皇和汉武的反面案例哦。”

嬴小政:……???

第15章 那我也想让始皇叫爸爸

为什么他成了反面案例?

不过,好在汉武帝和他一样都是反面案例。

嬴小政此时心中有一种微妙的庆幸,大概就像是两个差生一起被老师点名罚站的感觉。

而沈妙妙对此无知无觉,控制不住用猫尾巴又rua了一把嬴小政的头,才开始讲道:

“汉武帝打仗多国库里就没钱了呀。所以他疯狂印钱。国库里的钱看起来就多了,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那能买到的东西也变多了吗?”

“ Bingo,答对啦!”

自家崽崽真是天生聪明难自弃,沈妙妙揉搓着崽崽的脸蛋接着讲道:

“可米粮就那么些,就会导致物品的价格上涨,这就叫做通货膨胀。再加上穷兵黩武,最后导致大汉民不聊生。

而秦始皇呢,他把铸币权收归国有,这一点做得很好。但问题出在了他的土地政策上,咦,算了搞太复杂了,咱们不提秦始皇了。”

嬴小政:???为什么不提他了?

他的土地和经济怎么了?!

嬴小政正竖着耳朵听到关键,结果就没了下文,想问却还不能问,这让嬴小政神色复杂,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崽崽一脸纠结,沈妙妙还以为是自己讲的太复杂了。于是赶紧从秦始皇的话题中脱离,继续说:

“归根到底,一方面是因为手下真没有人懂,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对商业不够重视。可其实经济和农业一样,都是一国的重中之重。”

“商人做官?发展商业吗?”

嬴小政听到这里,眉头微微皱起::

“就算是管仲让齐国富裕一时,可后来的齐国过于重商不思农耕,岌岌可危。”

“那都是齐王的锅!是他不懂得平衡,怪不得人家管仲呀!

你呢,年纪还小,可不能学秦始皇一样,只看到商业的坏处,不许老秦人发展商业哦。”

嬴小政:......为什么他总是反面案例?

就算他会犯错,那个二凤崽就没有犯错的时候吗?为什么仙女姐姐总是点他的名?

见到崽崽莫名其妙气呼呼的,沈妙妙递给他一颗大白兔奶糖。

七岁的嬴小政本来还十分不服气,但一颗百年经典糖下去,始皇崽顿时被大白兔折服,说不出话来了。

沈妙妙好笑的用尾巴撸了一把崽崽,然后甩出现代辩证法的大杀器:

“所谓辩证法,凡事有利则有弊,有弊则有利。我们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

什么叫双刃剑呢?就比如,管仲曾经兵不血刃,用商业打败了鲁,这事情你知道吗?”

嬴小政点了点头。

当年管仲让齐国上下穿鲁缟,鲁缟价格飞涨,鲁国家家户户都去织布。一年后,管仲再也不许任何人买鲁缟,鲁国的缟卖不出去,还荒废了耕地,最终只能向齐国臣服。(注)

这件事,也让其余君主都看清了商业的危害。

“反过来想想,如果鲁国朝中有经济学人才知道这叫贸易战,那么鲁国是不是就不会中招?

同理,如果有海外强国用经济贸易战来对付我们华夏,而我们没有相关的人才,是不是也会中招?

这就叫双刃剑!一把双刃剑在手里,端看你要怎么用它。而不是想着直接把它折了。”

这些道理,他的先生根本讲不到,也根本想不到,不愧是仙女姐姐!

封建社会很多时候思维都抬过极端,嬴小政第一次听到这种辩证思维。一时沉思半天,终于觉得豁然开朗。

“政儿明白了。这把剑究竟好不好用,端看执剑的君主能不能制衡它。”

“崽崽真聪明!”

她怎么会有这么又聪明又漂亮的崽呢?

猫耳沈妙妙左看右看,忍不住趁着崽崽年纪小欺负嬴小政,Mua地一下响亮的亲在了崽崽的脸蛋上。

在一只崽崽接近石化的时候,继续随口感叹道:

“那个吕不韦,好好的经济学人才看不清形势,你说他一商人,非要摁头逼着秦始皇喊他爸爸。他图啥?

或许是让祖龙喊爸爸很爽吗?哦那确实感觉挺爽的诶,那我也想让他喊爸爸嘿嘿嘿。”

嬴小政:……

他并不爽谢谢。

……

在嬴小政跟着沈妙妙学习的时候,秦国已经进入了秋收阶段。

不同于往年,主要的粮食是黄米和豆子,今年咸阳城附近加种了红薯。治粟内史亲子去监督,等到产量算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得吓了一跳,甚至又重新算了一遍。

“王上,红薯的产量平均每亩地有一千斤!足足一千斤啊!

再加上曲辕犁在咸阳外的普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也多增长了每亩三十斤。”

一千斤的产量,一下子震惊了大秦全朝堂!

“好好好!”

听到这话,病榻上的秦王喜的多吃了两碗饭。并亲自和范雎大夫吃了一顿宫廷红薯宴。

“王上!此乃大喜之事啊!

秋收之后红薯的种植便可以在适应的地区推广,等待到来年,我大秦定然是物富民丰兵足!”

“这功劳,全都是政儿的。”

老秦王病中苍白的面容,因为喜悦和激动多了几分熔光,他轻咳几声,说道:

“政儿不能再在邯郸待了,必须得尽快把人接回来!

寡人老了,年迈多病就想见见自己的玄孙。尽快吩咐人去办吧。”

“唯。”

秦人行动迅速,很快就派人来了赵国。而此时,地里最早被种下红薯的赵王,还根本不知道红薯是何物。

“秦王的玄孙何其之多,为何独独要见公子政?莫非这位公子政有何处蹊跷?”

赵国一众君臣,此时终于想起被他们冷落许久的嬴政。

问过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