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你这上哪买的油条啊?”

夏国良笑呵呵:“让你二大爷家的浩子给炸的,刚出锅,来来来,先尝一口。”

安兰虽然来之前刚吃过饭,但闻着香喷喷的油条,她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根。

王月巧使出浑身解数准备了一桌子好菜,安兰和杨正军留下连着吃了中饭、晚饭才回杨家堡。

晚饭吃的太饱,杨正军还陪着夏国良小酌几杯。他们俩回去的时候,杨正军有些微醉,怕摔了安兰。就推着自行车,和安兰慢悠悠的走路回去,就当是消食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正军骑自行车带着安兰去了县城。

宋梅香把蒸的馒头、办婚礼剩下的炸肉块、炸肉丸还有自留地里摘的菜收拾了一大包:“咱家啥不多粮食和菜管够,缺啥让正军回来带,或者找人捎个信儿,让你爸给你们送。”

夫妻俩走得早,到县城才七点半,安兰撸撸袖子找了块抹布,把卧室和客厅清理干净。

杨正军把院子里的地扫干净,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放到厨房五斗橱里。跟安兰说了一声,骑着自行车上班去了。

他们现在住的院子离安兰上班的地方不远,骑车不到五分钟就到了。

这片是县委、政法部门的家属区,步行三分钟有学前班、实验小学,离中学也不远,放到后世那是妥妥的学区房。

安兰打扫完卫生,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从西屋推出一辆崭新的永久牌女式26自行车。从堂屋拿了一包水果糖放到车篓里,大门锁好,钥匙装兜里,骑着自行车去了供销社。

一进门就开始发喜糖,同事拿到糖都会说一两句吉祥话。

等到了柜台安兰从挎包里拿出一包,用空间里的牛奶做的奶糖:“大姑,我在家自己琢磨着做的奶糖,吃着还不错,你拿回去给小桃吃。”

小桃是她大表哥家的女儿,上学前班大班,她爸妈工作忙,平时都是夏大姑带着。

夏大姑嗜甜,一听是奶糖,剥了一颗放嘴里,对安兰竖起大拇指:“兰妮儿做的奶糖不错,哎,你平时完全做一些卖给咱供销社收购科啊,还有你上回做的小蛋糕……”

安兰倒是有另外的想法,她凑到夏大姑身边:“姑,再有一个多月就是八月节了,咱要不做些月饼卖给收购科咋样?”

夏大姑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县食品厂的月饼年年供不应求,分给咱供销社的货源很有限。要说是可以,但咱不会做月饼啊,这月饼得用烤炉烤。”

安兰眨眨眼:“烤炉我爸就会做,你忘了我做的蛋糕?让我爸多盘几个大一些的烤炉不就成了?

馅料和饼皮咋做咱多试几回不就成了?地方现成的,我家院子大。从今儿开始,我回去试一下,我觉得不难。大不了将蛋糕和月饼结合起来搞个改良的月饼。”

安兰说做就做,回去后让杨正军找人给她砌了一个大号的土烤箱。院子里有从老家拉来的劈柴,她每天下班后都要在院子里折腾很长时间。

烤出来的月饼口味越来越丰富,五仁、花生黑芝麻、咸蛋黄……

吃的杨正军是满嘴留香,多余的她放到供销社寄卖,销量竟然很好,但凡买一两块回家试吃的,都想再回购。

眼看着销量不错,供销社主任找到负责寄卖的夏大姑,说以合作社的名义向她们订购一大批月饼。

于是安兰和夏大姑的月饼坊就风风火火的开始大批量的加工了。

第9章 七零村姑前任9

既然是以合作社的名义向供销社供货,这个月饼加工坊就不能放在安兰家里了。

考虑到烤制的规模,把加工坊安排在夏家屯村委会旁边的空院子里。

两个村子里手脚麻利、吃苦能干的妇女来了大半,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和面、做月饼皮、包馅儿料、定型。

馅料儿是安兰负责拌,她拌馅儿用的水是灵泉水。做出来的月饼味道比食品厂的五仁月饼好吃太多了。

杨国庆和夏国良领着几十个壮劳力,盘炉灶,负责带着厚棉手套往烤箱里送取大烤盘。

忙了整整半个月,他们合作社的人多,做出来的月饼由供销社分销到全县的供销点儿。产量上去了,哪怕是薄利多销,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每个人来帮忙的都分了一笔不小的辛苦钱。

拿大头的是安兰和夏大姑,就这半个月,她俩每人分了好几百。

王月巧和宋梅香是最高兴的,她们俩作为组织生产主力军,加上夏国良和杨国庆的,她们各自分得三百块钱。

可怜夏国良和杨国庆哥俩,忙活了半个月啥也没落着。最后是安兰过意不去,一人孝敬了二十块零花钱,还给买了一条飞马香烟。

其他村民都是按照计件或者计工分,多的收入百十来块、少的也能挣几十。

很多人在结束时都问夏国良和杨国庆:“支书,咱明年还办合作社不?要是办了,俺们还跟着你们干。”

夏国良和杨国庆打哈哈,还不知道呢,等到时候办了再说。

安兰每半个月回一趟夏家屯和杨家堡,杨正军出外勤,她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老家。

先拐杨家堡婆家,安兰每次回去都不空手,给公公买的一般都是烟酒。给婆婆买雪花膏、布料,还有自己做的桃酥或者蛋糕。

中午就在杨家堡吃饭,吃完饭宋梅香给她收拾一大包东西。自留地里摘的菜、晒的菜干、晒干的木耳、蘑菇、小米、玉米糁等等。

从杨家堡出来就回夏家屯,明面上给娘家爸妈准备的是和公婆一样的,但她每次回来都会给夏奶奶买麦乳精,给她妈二十块钱。

晚饭在夏家屯吃,第二天一大早,车子后座上绑着大包小包骑着回县城。

他们俩早晚在家吃饭,中午都是在各自单位食堂吃。隔三差五两家父母就会送粮食、送蔬菜、送柴火。

安兰自己在家的时候,还会从空间偷渡出来一些面粉、大米掺到自家粮桶里。杨正军对于这种生活小事儿向来不怎么留意。

相比其他双职工经常抱怨粮食供应不够吃的情况,他们家吃得饱、穿得暖,粮本上的供应粮月月都有剩余。

安兰日子过得悠闲自在,张康宁和李子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拜杨长江他妈所赐,背上了“忘恩负义”名声的李子晴在杨家堡简直是臭大街一般的存在。

就连以前曾经爱慕过她的那些后生,都因为舆论的压力,对她退避三舍,只除了不离不弃的男主张康宁。

安兰本以为接下来的剧情会是他们俩相依为命、共同扶持,然后等到高考恢复后,他们共同努力考上同一所大学,共同谱写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结果李子晴转头跟造反派的小头目韩大川好上了。安兰震惊了,韩大川是谁?在她们这十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