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7


。”

上官婉儿:“是,陛下英明!”

【甘薯,也就是红薯,出了名的一胎十八宝高产量农作物,以其单产量高、耐贫瘠耐旱、种植简单,成为救灾备荒和轮作的首选。】

【说到红薯,不得不感谢一个人,或者说一家人,是他们家族几l代人的世代努力,才让百姓吃上了高产红薯,有了救灾粮食】

【这个人也在种植红薯的时候还发现了灭蝗秘籍,直到现在依然还在使用】

明朝隆庆年间,隆庆皇帝朱载垕解除海禁,允许民间做海上买卖,允许百姓在东南洋地区出海谋生。

来自福建的陈振龙因为在家乡地少贫瘠,养不活一大家子人,不得不选择出海谋生,到菲律宾务工。

明朝嘉靖年间,西班牙殖民者正式开辟了从墨西哥到菲律宾的航线,其中一项重要贸易,就是用墨西哥的银币换取大明的丝绸和瓷器。

到隆庆年间,陈振龙前往菲律宾务工时便吃到了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在菲律宾种植的番薯。

起初,陈振龙吃到一个颜色金黄、口感甜糯的食物,根本不认识,但是本能的喜爱。

“真香甜!还很饱肚子!”

一个巴掌大的番薯,生吃起来甘甜多汁,烤熟或者蒸熟之后粉糯喷香,怎么做都好吃,而且软糯好消化,老人小孩也都能吃。

“要是把这番薯带回去给我爹娘还有我娃娃吃该多好,他们肯定喜欢。”

陈振龙想起了家里的老人孩子,顿时动了心思。

此后,陈振龙开始有意留意番薯的种植方式。

他发现在菲律宾到处都有,这番薯不挑土地,种植方便,产量也很高。

“多适合我老家啊,福建就是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如果能种红薯多好。”

陈振龙越发想把番薯带回家乡,试探着去询问先来务工的老乡能否带番薯回国。

“不行!”老乡冲他摇摇头,吐着苦水,“你以为我不想吗,如果不是家里没田谁愿意来这异国他乡吃苦受累,这玩意在哪都能种,我们老乡好多想带回家。”说着,他冲着在远处看守海关的西班牙人示意一下:

“但是那蛮子不让!他们又搜身又搜行李,连鞋底板都不放过!”

陈振龙没有死心:“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老乡耸耸肩:“随你,你要是被那蛮子搜身发现挨打了我可不管你。”

陈振龙随意应答了几l声,暂时沉静下来,继续寻找机会,就这样一直研究到了万历年间。

他开始研究番薯的种植方式,想根据它的特性寻找藏着带回去的方法。

“番薯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种植方式,块根催芽种植,番薯藤扦插,都可以活。”

“块根面积太大,西班牙人搜身藏不住。”

“番薯藤太脆弱,如果保存不当折断损坏可能种不活。”

陈振龙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告诉别人,自己一个人琢磨着,自言自语着:“没得选,总要试试。”

他无意间看向一艘刚刚停泊在海港的大帆船,等他签约的合同到期了,他也要乘坐大船回家。

他看着西班牙人站在船下挨个搜查下来的人,看着西班牙人上船检查货物,但是没有一个人去搜船本身。

这就是灯下黑吗?

陈振龙的目光渐渐亮了起来,他的目光落在了帆船的绞绳上。

绞绳如此粗糙,是由多股编织而成,假如他把番薯藤编织进绞绳里,还能被检查到吗?

甚至西班牙人有可能根本不检查!

陈振龙想着自己合同到期的时间,开始行动。

等到自己的归期到达之时,陈振龙借着上船搬运货物的机会,顺利把番薯藤编进了帆船绞绳里。

陈振龙上去时,西班牙人检查了他的所有行李和他自己,根本没检查帆船上的绞绳。

最终,陈振龙终于把番薯偷渡回家乡福建长乐。

.

“真是不容易!想要个海外的农作物比要命还难!”朱棣看得差点不敢呼吸,生怕这陈振龙失败。

虽然看天幕特意标出的时间,他知道不是自己在位时期,但惠及后世子孙也好。

“父皇,天幕说这番薯原产地是美洲,美洲好东西真多。”朱棣的胖儿子朱高炽使劲暗示。

朱棣伸手揉了揉胖儿子的胖脑袋:“父皇知道,让郑和去,知道!父皇只怕你抠门得很,等你登基后舍不得让郑和出海。”

朱高炽摸摸鼻子:“以前是不知道美洲这么多宝贝,现在知道了。”朱高煦看着两父子三言两语仿佛已经确定了未来继承人的位置,心里不服,冷笑:“呵,美洲是郑和想去就能去的吗,你们知道美洲在哪里吗?”

朱棣:“……”

朱高炽:“……”

朱棣一巴掌拍在朱高煦脑门上:“再泼冷水就让你替郑和去。”

朱高煦梗着脖子:“去就去,说不定我把美洲打下来,在那边也建立个大明!”

朱棣和朱高炽齐齐目光诡异地看向朱高煦。

别说,这个还真可以。

不管是上位削藩还是不削,朱高煦野心勃勃的朱棣想忽视也难,但是让他亲自对自己同样宝贝同样善战的儿子下手,朱棣也做不到。

但如果做藩王,朱高煦在父亲在位时都不服,父皇不在位之后岂不是立刻反?

前面还有个靖难起家的父皇,朱高煦完全可以有样学样。

但是让朱高煦去美洲做藩王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朱棣改拍为温柔地抚摸,摸得朱高煦头皮发麻:“父皇怎么了?”

朱棣笑得也温柔:“没事,你真是朕的大孝子。”

他一定会好好关注美洲,把这个孝子送去海外!

【番薯带回大明,就能立刻推广开来吗?当然没这么简单,每一个外来的农作物进入本土都需要驯化适应,这个过程同样是陈家人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振龙之子陈经纶,帮助父亲种植番薯,精心伺候生怕养死这来之不易的番薯。

此时的陈振龙已然年迈,除了帮助和指点,自己心里也没底。

还好4个月后,番薯成熟了。

成串的番薯又甜又香,让陈振龙终于实现了给家人吃上番薯的心愿。

满足了家人的食物所需,陈振龙没有忘记其他福建的父老乡亲,主动找到福建巡抚金学曾,向他推荐番薯。

当时,金学曾还有些犹豫,让陈振龙先继续实验种植;

第二年,福建大旱,四处饥荒,金学曾考察番薯的确适合福建种植,而且成熟快、产量高后,迅速开始在全省推广种植番薯,并且任用陈经纶为门下士。

【陈经纶在推广番薯时,遇到了蝗灾。】

陈经纶急忙去想办法灭蝗虫时,无意间看到白鹭在吃蝗虫,顿时起了用家禽来灭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