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
木大如小儿之拳,遇春月乃接。取诸柑之佳与桔之美者,经年向阳之枝以为砧。去地尺余,留锯截之,剔其皮,两枝对接,勿动摇其根。掬土实其中以防水,藕护其外,麻束之。工之良者,挥斤之间,无不活着”。】
【大多柑橘种子曝晒至干,要丧失发芽力,但是华夏古代园丁却创造了连柑橘皮或剥开皮分瓣植入润土中,让我国的柑橘培育繁殖一直走在世界领先地位。】
这里面的柑橘嫁接技术,已经与现代十分接近:比如用柑橘里面的优秀种的枝条,锯断去皮,两枝对接,还要裹土防水,用麻布绑起来,可以提高存活率。
在近现代许多果农依然在用这样传统而朴实的嫁接术,简单便捷而且存活率很高。
.
“太好了,这个很齐全!”
这一段文字对于两姐妹、以及天幕其他地方有心学习的古人来说,来得正是时候。
对于柑橘技术和嫁接术相对较差的秦汉来说,更是时候。
“大秦又可以多一些水果了。”嬴政很自信。
这么简单的嫁接术,农家要是不会那都不配自称农家。
扶苏欲言又止。
父皇,有没有一种可能,农家子弟已经忙得没时间研究嫁接术了呢?
农家首领表示:没有时间挤也要挤出来!农家人,从不认输!
【关于橘子,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
唐朝时期,四川益州,一位地方官给朝廷上贡时,看到柑橘都被用纸张包裹起来,好奇了:
“这柑橘为什么要用纸张包裹?”
负责办事的小吏连忙回复:“回大人的话,用纸张包裹柑橘既可以保鲜,也可以减少柑橘的水分流失。”
地方官想了想,看着粗糙的纸张显得水果都变得灰扑扑了,十分不满:“平民用纸张包裹倒也无事,给朝廷上贡还用纸张是不是太不够恭敬了?”
小吏也苦恼了,他觉得用纸包柑橘已经很奢侈了,这时许多寒门子弟买纸练字都舍不得,哪里不够恭敬?
地方官看着自己身上的华服,眼前一亮:“要不,改用细布?”
小吏连忙捧场:“大人英明,那便改用绸布吧。”
在地方官的监督下,小吏效率很高,当即把柑橘全部换成细布包裹,一个个包裹的像是珠宝首饰似的,看起来就很华贵。
等到这一批贡品被送往京城,地方官回到官府里,还在想着此事,又觉察出几分不妥来:“改用细布是不是又太过奢靡浪费?陛下会不会责骂我浪费民力物力?”
同僚无语了:“想什么呢,送都送了。”
地方官摸摸头:“也是,也是。”
话虽如此,但是回到家中,又忍不住嘀咕:“纸张朴素但是节省,绸布华贵但是浪费啊。”
夫人问地方官什么事,地方官如此这般说完,立刻询问是不是不妥,谁知夫人也道:“送都送了,这时贡品恐怕都出四川了,你这担心是不是担心的太迟了?”
地方官一时恼怒了:“哎,你个妇人懂什么。”
夫人白了他一眼,回房睡觉去了。
等到了床上,地方官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嘴里念念有词:“细布,纸张……”
睡梦中,嘴里还在喃喃念叨:“纸,布……”
一连好多日,魂牵梦绕。
眼看着贡品差不多时间也要到京城了,没有什么消息,地方官正要松口气,坐在官府里办公务着,突然听到驿站有小吏来通传:“御史柑子布来了!”
地方官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什么!柑子布被打回来了?还有御史来查柑子布的事!”
完了完了!陛下真得生气了!
地方官急的亲自去跟御史解释,一进驿站就给年轻御史行大礼,弄得御史一愣一愣:“嗯?大人这么热情?”
地方官看到陌生面孔,战战兢兢:“大人是御史?大人听我解释。”
说着把柑橘用纸张还是用细布包裹如此这般解释一番,听得御史莫名其妙。
说完之后,御史终于明白哪里不对劲了。
御史一拱手,重新正式介绍:“在下姓甘,名子布,是朝廷派遣的御史。”
地方官听到这个名字,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误会了什么:“啊!”
一同前来的同僚控制不住爆笑,拉着御史解释:“哈哈哈哈,他怕朝廷责骂他用布包裹柑橘的事,听到你名字还以为是柑子布的事发了!”
同僚给御史解释了柑橘包纸和包细布的故事,说得地方官尴尬到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甘子布御史也觉察出了误会,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哈放心,本御史来不是为了柑子布!哈哈哈哈!”
天幕画面一转,放出了现代的四川柑橘。
彩色的纸箱外面,写着“四川粑粑柑”。
打开四四方方的纸箱盖子,里面的柑橘都用纸张包好,用塑料盒分隔成整整齐齐的横竖几排,看起来大小相同
现代的四川柑橘依然用纸张包柑橘,包括很有名的粑粑柑,本地人称呼柑橘也是说“柑子”。
.
“原来后世的柑橘也用纸包裹,纸看来果然对保鲜有特殊作用。”
武周时期,曾经的年轻御史甘子布已经成了五品大员,但可惜,他拼了老命换来的五品官服没法穿,自己正卧病在床,眼看着要不行了。
甘子布把五品官服铺在自己身上,想着死也甘心了,没想到天幕给了自己如此大的惊喜。
“咳咳,我都上天慕了,我不能死!”
甘子布猛地撑起身体,对着仆人道:“药呢?我的药?我还可以喝,还能活!”
又升官又上天幕,就算别人嘲笑他为了陪武皇陛下封禅把自己折腾病了有什么!
他也算是名扬天下了!
.
“甘子布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武曌在宫中,听得嘴角含笑。
说起来,每年各地的贡品那么多,她还真没注意柑橘到底是用纸包还是用细布,下一次可要好好看看。
上官婉儿倒是提前想起,提醒道:“陛下,就是您在嵩山那次,那位驴车……”
一说嵩山、驴车,武曌就想起来了:“哦,他啊。”
公元696年,武曌想要去嵩山封禅,朝中有许多大臣反对,也有大臣支持。
这一位甘子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支持:当时已经生病的甘子布,为了能参与武皇嵩山封禅,硬是把自己绑在驴车上,驾驶着驴车抵达嵩山。
武曌当时就被甘子布的“诚意”感动了。
从嵩山封禅回来后,武曌改年号为“登封”,河南登封县就是打这儿来的。
然后,武曌不负甘子布所望,特旨甘子布恩加两级,为五品朝廷命官。
但是很可惜,历史上,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