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6


了,不要不就行了吗?”

在农人们看来,买大豆不就像集市上买东西,问问价,太贵了不买不就行了吗?

小农经济社会,吃亏还有个重要原因,对商业合同的法律性质根本没重视,甚至一直到现代社会,依然有许多人签约时不好好看合同被坑。

很快,残酷的资本社会就会让他们吸收一个惨痛的教训。

.

当油商站在美国粮商面前,宣布不买了时,对方的粮商早有准备,悠哉悠哉拍出合同:

“不好意思,你违约了。”

“按照我们合同上的条约来算,你违约不要一艘巴拿马级货轮的装载量,就要赔偿1亿人民币。现在总共购买了800多万吨,可以装载100艘巴拿马级货轮,也就是说违约金要赔偿100亿人民币。”

油商提起合同,翻阅着十几页的合同书,密密麻麻的字看得他当初根本没耐心看完,更没注意到其中隐藏的坑人条款。

但是此时他意识到,正是这种他根本没注意的隐藏条款,会把他推向更无法自拔的深渊。

“你坑老子!”

西方商人一脸无辜,手一摊:“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怎么能算坑?合同也是给你看过的,一式三份,你也是亲自签约同意了。”

“老子没仔细看!”

“不好意思,那是你的责任。”西方商人笑了,有条不紊地帮油商把合同翻到隐藏条款,给他点了点,“现在,你要么选择继续购买这批大豆,要么选择赔偿违约金。二选一,我不勉强你。”

“老子不会就这么放弃的!”油商气得重重地一拳砸在桌面,然后怒气冲冲摔门离去。

西方商人看着对方凶神恶煞不可善罢甘休的模样,根本不受威胁,反而还颇为高兴。

“真是一群野蛮人啊,连合同法都不懂。”西装革履的西方商人点起雪茄,欣赏着华夏油商怒气冲冲的模样,悠闲地吐出一口烟圈:

“不过没关系,他们马上就会知道合同法有多重要的。”

.

看到后世商人被合同坑,被天幕提醒过与俄罗斯大使签合约时被翻译坑的玄烨立刻基因动了:

记住了!

合同果然很重要,不仔细看就容易被坑!

其他朝代的君王们也受到了启发。

嬴政看向李斯:“李卿需要多培养一些律法人才,日后与外邦交流,法律合约之事也需谨慎。”

这西方人过于阴险狡诈,与之打交道果然方方面面都得慎重。

刘彻在自己满朝文武中挨个看过来看过去,眉头打成死结,最后看向张汤:“这种外国的合同,你懂吗?”

张汤:“……”

他虽然与赵禹编次律令,制定过《越宫律》《朝律》,在刑狱方面用法严峻苛刻,但其实他治狱是以君王主意旨为准绳,还真不是特别的法家。

不过再一想到西方人合同里玩的文字游戏,张汤自信了:“陛下,臣可以一试。”

《尚书》、《春秋》这样的圣贤书都能被他用作刑狱断案,不过是文辞暗藏锋机这种事,他擅长。

民间百姓和商人则是联想到自己,开始紧张起来。

“咋办,咱都不识字,是不是更容易被坑?”这是虽然不识字、但是需要跟官府或者地主租借农具耕牛的农人担忧的。

“这么长的合同,明显是故意让人看不下去的,以后还得多留个心眼。”这是经常需要与人签订合同的商人,“家里有账房先生还是不够,还得请个讼师。”

讼师相当于古代的律师,帮人写状纸打官司,在明清时期留下有关讼师的民间资料和记载比较多,但是在宋朝时期因为商业发达,讼师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时期。

宋朝时期因为经商者众多,已经是百姓接触合同最多的时刻。

但是从现存的宋朝契约书可以看到,当时的合同普遍非常简单,一张纸就可以写完。以致于进入现代化社会后,与西方社会接轨时,不适应现代的合同,没少被坑。

【国内的油商不是没有反抗过,但是完全无用。

到后来,不得不请求国家出手,最终才挽回局面。】

油商自以为人多势众就没事,联合起来抗议。

但是没用,合同在那里,哪怕官司打到国际法庭也是吃亏。

甚至美国人还倒打一耙,要告华夏的油商:“你们影响了美国大豆的名声,还要赔偿我们的损失费,在这100亿人民币的基础上,追加赔偿损失400多亿人民币。”

油商们气到立刻掀桌,被请来的国家官员强行按住。

“冷静,冷静。”劝完国内的油商,还得劝西方商人,“我们考虑一下。”

西方商人洋洋得意地理了理自己的袖口:“我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能有什么好消息呢?

离开西方人的地盘后,一群油商们绝望地开始给自己找后路。

“我没办法,我赔不起。”小工厂的老板最终只能选择放弃,“只能宣布破产了。”

而就在他宣布破产的时候,美国人又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听说你的公司要转让?我们愿意购买。”

四大粮商拿着被他们搞破产的公司的名单,一家一家的收购。

“你需要钱度过这次难关,我们可以出资帮你,条件是要求入股。”

“不想卖?哦,那你有钱赔款吗?”

“要么卖公司,要么赔钱,你别无选择。”

【在2004年之前,华夏只是需要从美国进口大豆原料。

但通过这次“大豆战争”之后,从大豆的原料供应,到大豆的加工,再到下游的压榨生产,榨油的全产业链几乎都被四大粮商所控制。】

【四大粮商低价收购了大批破产企业,一时间国内97家大豆企业就有64家被控股,剩下的33家几乎都是国企,靠着国家投资勉强撑住,大豆企业几乎是全军覆没。】

【在民间,普通的大豆种植户同样不好过。】

“什么!大豆怎么突然这么便宜?”农民在2003年美国农业部放出假消息时,就因为大豆高价大量种植大豆,结果到了2004年7月左右,正值大豆收获季节,大豆价格突然断崖式下跌,农民们损失惨重。

“我种了几十亩地的大豆啊!”

“种不下去了!种不下去了!”农民们一片哀嚎,担心卖大豆的钱还不够买粮食养活一家人。

“种地不能保证安全性,但是我们可以保证。”这个时候,四大粮商再次趁虚而入,拿出合同,开始挨家挨户兼并东北的大豆种植业。

他们说:“只要你签了我们这份合同,日后按照我们公司的要求种植,我们就可以保证你们的生活。”

他们说:“我们还有技术指导,有种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