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3


的起源是先秦时代的印章。】

“印章啊,所谓雕版原来如此。”听到印刷术的起源,大秦时期的官员很快就明白了。

秦朝,文武百官都有自己的印章。

秦朝以前,无论官印私印都称为“玺”。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帝王的印独独称为“玺”,臣民称为“印”。

不过到汉代之后诸侯王、王太后的印也可以称为“玺”,汉代将军印称为“章”。

淳于越有心印刷儒家书籍来传播儒家思想,思考道:“印章一般字数比较少,这雕版印刷若是印书想必做石刻太难太费时,莫不是换了其他材质?”

这时有人随口道:“莫非是木板?听闻有人官印遗失之后用木头刻印章代替。”

嬴政:???

还有这事?

他静静地看向说话的人,哦,是谁呢,是李信。

“谁的官印遗失了?”

李信顿时阿巴阿巴,不敢看嬴政的眼睛。

嬴政:“嗯?”

李信一咬牙,硬着头皮道:“是臣自己。”

嬴政也不管李信是替人隐瞒,还是真得是自己弄丢了自己的官印,只淡淡道:“去将作监补。”

李信大喜:“谢陛下!”

嬴政:“记得把补官印的费用一起交上来。”

李信:嘤!

【先秦时期的印章和石刻启示了印刷术,用纸张在石碑上用墨拓印的方法,逐渐形成了后面的雕版印刷。】

天幕放出各种印章,有阴文,阳文之分。

阴文是指凹下去的文字或者图案,沾上红色印泥引出来同样是红色的背景和留白的字体;

阳文是指突出来的文字或者图案,印刷出来的效果通常是实体的字。

印章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在重要时刻也是带着保密的作用。

在纸张没有出现之前,文字写在竹简上,写好之后用麻绳扎好,在打结处用黏性的泥封好,然后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

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是类似后世蜡封的一种保密手段,通常用来传递公文和密信。

在纸上出现以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就是在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

也或许正是因为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使用黏性胶泥,所以启发了毕昇的泥活字。

.

“石刻啊,秦始皇出巡时没少刻。”刘彻想起了史书上看到的秦始皇。

去泰山封禅,刻石;出巡,见到大海了,作琅琊台,刻石;

遇到盗贼了,刻石;寻仙求长生,刻石……

相传始皇帝留下来的刻石有六处之多,刘彻没见过,但是最有名的《琅琊石刻》被人拓印下来,刘彻是见过的。

《琅琊石刻》拥有最长的石刻文,记录了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的功绩,并且成为了历代文人喜欢瞻仰的地方。

刘彻也有封禅泰山的雄心壮志,一想到天幕将他跟始皇帝并称为“千古一帝”,刘彻甚至野心勃勃想超越始皇帝。

不如,他也去刻个石?要比琅琊石刻更大,更壮观的!

刚想到这里,有大臣受到天幕的启发。

“陛下,手抄书容易出错误,不如在太学门口树立书籍的石碑。”蔡邕看到天幕提起石刻启发了印刷术,顿时来了灵感。

假如在太学门口立下石刻,太学学子岂不是都可以近距离学习和拓印圣贤书籍?

蔡邕越想越觉得能行,看到刘彻颔首,一副很有兴趣示意自己继续往下说的态度,顿时更有信心地接着往下介绍:“比如《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论语》《公羊传》等圣贤经典,可以让天下学子去抄写真正的圣贤书。”

“好!”刘彻很爽快就答应了。

始皇帝没有刻圣贤书吧?

他的太学就有!

“不拘于儒家书籍,其他各个学派都可以。”刘彻多提了一句,“比如天幕提过的农学和其他知识,都可以。”

个人记录难免记错,立个石刻在那里,人人都可以去学习。

就算有印刷术有书籍也不影响什么,大汉才刚刚造出纸张,无论是造纸还是印刷都需要一个过程,在初期注定价格会很昂贵,不是每个学子都能买得起纸张和书本的。

【华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大唐时期印刷的《金刚经》,全称为《金刚波若菠萝蜜经》。

这本木板印刷的经文原本存放在敦煌莫高窟石室,因为气候干燥历经几千年依然保存了下来。但是在1907年,被英籍葡萄牙人斯坦因盗走,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

天幕放出《金刚经》的长卷照片,隔着玻璃展示柜的照片,拍得并不清晰。

看似薄薄的一层玻璃,隔开的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距离,还有拥有权易主的遗憾,千年辉煌落魄后的惋惜。

每次在海外博物馆看到华夏文物,没有人能笑着走出来。

《金刚经》不仅仅是经文,是6个纸张粘接起来的16米长的经卷,卷首诗图画,描绘释迦牟尼佛在竹林精舍向长老须菩提说法的故事。

根据卷末的印章,落款是咸通年间监制,而咸通,是唐懿宗李漼的年号,木刻《金刚经》于咸通9年诞生。

.

“竟然是大唐的佛经。”李世民受到皇后的影响,对佛经也有所研究,《金刚经》这样的经典自然是熟悉的。

看到大唐的《金刚经》被外邦人偷走,又变成了国外博物馆里的藏品,李世民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住:“1907年,朕记得大清是1912年亡国。”

祸害自己也就罢了,连着前朝一起祸害,这清朝隔着几千年祸害大唐,真是害人不浅!

尉迟敬德怂恿道:“陛下,天幕说那清朝是北方民族,说不准是什么突厥后代,我们先把突厥打趴下。”

这个主意,李世民也很心动。

但是突厥的颉利可汗刚刚送了那么多牛马给大唐,立刻翻脸就打也不太好。

主要是,大唐的内忧外患也没平息,不是最好的时机。

李世民只能按捺住自己也蠢蠢欲动的心,看着天幕:“天幕的四大发明里还有指南针和火药,一听就是跟司南和后世的火器相关,先学着,学会了再去打突厥事半功倍。”

【雕版印刷出现的更早,根据雕版印刷与先秦石刻的关系,2000年前应该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

【因此,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的美称。】

华夏最古老的雕版印刷,是凸版印花。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凸版,用来印刷陶器上的花纹。

到春秋战国时期,凸版印花被使用在织物伤。

西汉时期有了较高水准,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纱就是用3块凸版套印再加彩绘制成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