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6
理学甚于武学,因此在主流社会中流行文弱柔靡之风。】
比如,文人雅士不再流行佩剑,流行佩戴折扇;
再比如,官员不流行骑马和坐马车,开始流行乘坐轿子。
轿子起源很早,比如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陪葬坑中,出土了三乘木质肩舆,有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制式,就被认为是轿子的原型,更早的被推测可能夏朝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轿子盛行是在宋朝。
毕竟,前面的秦汉隋唐都尚武,哪怕是儒生也要学习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里面的“御”和“射”就是很重要的骑射,不会骑马在上层贵族里是会被耻笑的。
但是宋朝一来崇尚文人风流,一来偏安一隅,重要的养马之地在敌人手中,朝廷普遍缺马,民间缺牛,于是只能使用人力,那就是轿子。
.
赵匡胤更加羞耻了。
文弱竟然还有偏安一地失去了养马场的原因,好丢人!
但是你既然缺马,也可以用茶叶换马,就不能练习强大自身吗?!
【当然,宋朝并不是没有武术高手。】
【首先,我们说一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与传说中的“太祖长拳”。】
【在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何良臣的《阵纪》中都有记载“赵太祖长拳”或者“赵家拳”。
《纪效新书》还将之列为“古今拳家”第一拳,后来这个说法也流传了下去。
在清军入关之后,还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太祖拳,甚至是“太祖门”。】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武编》的记载,“太祖长拳”随名为拳术,但是“赵太祖长拳多用腿”,在《纪效新书》中同样有清晰地记载。】
【不知道这是不是赵太祖身为帝王阴谋的体现?】
虽然名为“太祖长拳”,但其实赵太祖更擅长腿功呢,没想到吧!
当敌人与赵匡胤的传人对敌,听到传人自报家门:“哦,久仰大名,太祖长拳!”
双方互相拱手施礼后,开始对仗。
敌人以为传人一身功夫全在上半身,各种警惕对方的拳头,却冷不丁,对方先是“装腿横拳”,接着“挑腿”,然后“悬腿”,“一换腿”,踢的敌人一脸懵。
不是说好了太祖长拳,你擅长的竟然是腿功,你诈骗!
.
宋朝时期,大臣们齐齐默默地看向赵匡胤。
没错,跟武将一起打天下时还说什么“共分天下”,打完之后杯酒释兵权;
招揽文人谋士的时候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登基之后抽了宰相和大臣们的椅子,从此大臣们被迫站着上朝。
就连武术都如此阴险!不愧是你!
赵匡胤被眼神谴责着,心虚中夹杂着疑惑:等等,后世那么多太祖长拳,哪个才是他的传承?还有那什么太祖门,跟他什么关系?
【赵匡胤除了有太祖长拳的传说,还有“赵太祖腾蛇棍”的传说。】
【据说,赵匡胤擅长使棍棒,这一种说法比“太祖长拳”的论证更多,因为太祖长拳只有明清后人的文章记录,但是“赵太祖腾蛇棍”在宋人的笔记话本中也有记载。】
【史料上以当代人史料为准,因此“赵太祖腾蛇棍”的说法比“赵太祖长拳”的说法更为真实。】
宋人蔡绦的《铁围山丛谈》里记录过,赵匡胤微末之时擅长使用棍法。
《水浒传》也提到过赵匡胤靠棍棒打天下。
最重要的是,因为朝廷对民间铁器兵器的管控,许多农民起义军在起义之初都是以棍棒为武器,而且棍棒比起刀剑上手也更快,“赵匡胤腾蛇棍”的真实性也显得更大。
.
赵光义默默从地上爬起来:“皇兄,你到底擅长什么?”
赵匡胤脸不红气不喘,一口全部揽下:“都擅长。”
赵光义:呸!虚伪!
但是他不敢说。
【但是,宋朝也有可考据的高手!】
【那就是梨花枪,也叫做杨家枪!】
【虽然名叫“杨家枪”,许多人以为是杨家将的枪法,但是呢,“杨家枪”与杨家将的原型杨业其实没什么关系,虽然都姓杨但完全不是一家人。】
【这是一位巾帼英雄的枪法,杨妙真!】!
第86章 第 86 章 武术与军事3
【《宋史·李全传》记载:反金起义军女首领杨妙真的杨家梨花枪法精妙非常,杨妙真曾自诩:“二十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枪法之传,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成尚之,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后世鲜有得其奥者。”】
【何良臣《阵纪》:“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各有其妙……而天下无敌者,惟杨家梨花枪法也。”】
【无论是戚继光口中的“杨氏梨花枪”,还是“杨家梨花枪”,都是指杨妙真的梨花枪。很多地方误传说是“杨家枪”是杨业或者其他杨氏男子发明,其实从称呼就能看出。
在史料中只有对女子才会称呼“某某氏”。当然女子也可能称呼全名,比如宋史记录的杨妙真,还是被记在她丈夫李全的传记里,并不是单独立传,男子也不会被记为“某某氏”。】
“金人无道,夺我汉人江山,我们誓要夺回汉土,重回大宋!”
山东莱州,身穿红色棉袄的“红袄军”正在攻打莱州,气势雄浑,为首一名身骑高头大马、手拿银色长枪的女子骁勇善战,冲在了最前面。
杨妙真一□□出,快狠准地刺入敌人铠甲的缝隙,直接穿透了对方的胸口,再次拔出梨花枪时,敌人来不及任何反抗,从马背上摔了下去。
她的梨花枪未停,再次挥舞,策马朝着城门冲了过去:
“夺回汉土,重回大宋!”
红袄军看到打先锋的杨妙真杀死对方的头将,受到巨大鼓舞,士气高涨,呼喊着“夺回汉土,重回大宋!”,跟着朝金人的队伍冲了过去。
金人开始慌乱起来,想要回城关城门,却已经来不及了。
“杀——”
杨妙真快马奔来,追上来就是一枪一个。
她一身红色棉袄,在马背上腾挪旋转,丝毫不受骏马剧烈奔腾的影响,银色梨花枪挥舞的荧光闪烁,如同索命的刀锋,收割了敌人一片又一片的生命。
血色染红了银色长枪,也染红了这片土地。
莱州攻打下来后,杨妙真依然没有停歇,没多久金人就派兵来镇.压起义军。
杨妙真依然冲杀在最前面,每一次都是一马当先:“杀——”
她疾如闪电,策马向前,杀到梨花枪的红缨彻底被血液湿透,血液顺着梨花枪的枪杆蔓延到她的手上,把她的衣服全染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