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9


征,已经想到战后会被定罪,但是为了胜利他认为是值得的。

只是寇准没想到,他豁出去自己的前程和性命,也的确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胜利,却没能扛过朝中大臣的诋毁,被人诬陷拥兵自重。

更没想到,大宋都已经打赢了,官家竟然还要和谈!

还要赔款!

寇准一脸冷漠,想到了以前看病时大夫说得话:

吃好喝好,准备上路吧,没救了!

【从北宋变南宋后,民间结社组织大量增加!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虽然大宋朝廷弱的不敢打,但是宋人骨头还是很硬的,朝廷不行,我们自己上!】

【靖康之耻后,民间多了更激烈的角抵社、锦标社、川弩社、射水弩社、英略社等,这些社的成员均不下百人,要求也变高了,不再只是要求人数,也开始要求质量。】

【比如“射弓□□社”成员大都是精锐的武士,要求既会弓箭也得会弩箭,武艺纯熟,弓箭弩箭精准,还要考核,考核成功了才能入社。】

【我现在大概知道为什么看似文弱的宋人能抗蒙元40年,大宋朝廷怂,宋人可不怂,习武备战多年,各个都是好汉!】

“没错!”临安城中,正在擦剑的女子娇声喝道,“朝廷怕打仗,我们可不怕!”

“那些官员怕死,我们才不怕!”

她们手上、身上不少淤青和刀剑伤,但是能看得书身手利落,也没有缠足,气势与文弱的千金不同,与每日干活干到麻木的农家女也不同。

“横竖这条贱命,战败是死,亡国还是死,我还不如去杀个辽人金人,死在战场上!”

“若是再来个什么靖康之耻,我们女人还不如死在剑下,也好比死在男人身下好!”

还有一些女子,胸前缠着厚厚的布条,但是袒露着胳膊和腰身,身下同样只穿着简单的短裤。

她们的肌肉更为发达,身形壮硕,脸上、身上不少明显的淤青,有人熟练地给自己上药,也有人在给别人擦不到的背部上药。

宋朝的无数套路变多后,也有个一个显著的好处,对于普通百姓习武更容易了。

南宋时期,临安便多了很多武术套路表演的艺人,其中不乏女性,被统称为“女飐”。女飐不但表演剑术,还有相扑摔跤表演,看客众多,十分激烈。

她们就是一群在临安卖艺的“女飐”。

虽然能靠技艺求生存,达官贵人看客也不少,但是地位并不高。

尤其是女相扑手,因为摔跤时要脱去很多衣服,只绑着上下两块布,在儒学与理学盛行的南宋,相当于没穿。

所以女相扑手哪怕年纪大了退役了,很多都嫁不出去,但是可以因为过去的厉害去给一些大家千金当女保镖,或者直接出家去寺庙、道观里了却余生。

但是在看了天幕之后,这些同样心怀侠义的女子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既然天幕都支持民间习武,支持女子习武报国,她们何不也习武然后找机会报效国家?

【可能有人会好奇,宋朝习武之人如此多,为何还是屡屡打败仗?】

【那么首先,得从宋朝的政策说起。】

首先,宋朝朝廷完全不支持民间习武。

赵匡胤对开国功臣都能“杯酒释兵权”,怎么会允许民间习武强大。

宋朝的政策,是“守内虚外”,与清朝的“攘外必先安内”某些角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把自己的百姓当做敌人。

从律法上来说,《宋会要辑稿·刑法》中记载:“江南盗贼间作,盖起于乡间愚民无知,习学枪、梃、弓、刀。艺之精者,从而教之,一旦纠率,惟所指呼,习以成风。”

也就是说,统治者认为,百姓习武会成为“盗贼”,所以要严加禁止。从政策上来说,北宋初年已经有了百姓不得私藏兵器的律令,到后面宋真宗、宋仁宗、宋徽宗等皇帝都有三令五申禁兵禁武,而且还会再民间搜寻兵器。宋仁宗时期,还设立了奖赏互相告密的制度,让民间互相举报私藏兵器私自习武。

宋朝的军事训练也是战后立刻收回兵器,日常用木制兵器训练,除了边军。

到了宋徽宗年间,不但开始全国禁兵禁武,把边军的武器也收缴,这才是为什么金人可以长驱直入——大宋就算有再多的冷兵器、再好的火器,都被藏在仓库里,根本没到边军的手上。

【其次,可以看一眼宋朝帝王对武术的态度。】

赵光义亲自去看京城的八十万禁军,这也是整个大宋最厉害的军队。

赵光义看着大宋军士的训练。

军士们先是排成行列,以击锣为号令,两两出阵格斗较量。

每一组的动作都相差无几,学得正是教头亲自教授的套路。

赵光义对着来观看的契丹使者炫耀道:“我大宋养兵126万之众,光京城就有80万禁军,还有专门的教头训练武术,厉害吧!”

契丹使者先是想着数量,感觉不太对劲。

126万士兵,80万的大头在京城,那边境谁去守?

宋朝外敌如此众多,还战败了数次,这都不重视边防,把大军放在京中,是怕敌人打到京城吗?

“如此整齐,果然厉害!”

契丹使者表面上表示赞叹佩服,再看禁军两两对摔后,开始用木杆互刺,再次奇怪:宋人不是武器很厉害吗,还有火器,怎么训练没看到。日常都不训练如何使用,战场上就不怕不会用吗?

到了晚上,赵光义宴请契丹使者,又请出他的大杀器!

一位能表演抛剑于空中、然后一边跳着一边用剑鞘接住剑的高手!

契丹使者:“……”

赵光义洋洋得意:“使者以为如何?”

瞧,这蛮夷被震慑的无法言语了吧?他这一番炫耀武力到底还是把人吓住了,早知道还是得含蓄点。

契丹使者:“……”

他的眼里闪过一丝轻蔑,快速举起酒杯说出一系列恭维的话语来掩饰。

这宋朝,终究是不如大唐,中原没落了……

.

赵光义对武术颇有兴趣。

比如,经常让高手在殿前表演,鞭枪,相扑等。

宋朝的兵种中有一种叫做“厢兵”,厢兵种有类似后世工兵的兵种,负责修桥铺路、修建城池、制造兵器等内容。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百戏艺人,他们名列军籍,每月领取粮饷,专门学习技艺表演,管理者叫做“左右军”。

每当宫中宴会时,这些军中艺人就要入殿表演,比试相扑等技艺,按照胜负会增加俸禄或者军中升职。

到了一年一度的大节日,还有全军的兵械表演。

赵光义坐在宝津楼上,高高在上的俯视楼下的禁军的百戏表演,仿佛这样就能超越兄长的武德。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