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5


啊!”

当年她也曾在街头卖艺,假如那时她有机会投入门派,去习武,去闯荡江湖,而不是被皇帝看上,先是改嫁然后在王府金屋藏娇,做那见不得人的外室,又被接进宫中在那宫墙之内暗潮汹涌之中挣扎求生。

哪怕如今走到现在的地步,看似万人之上,她吃过的苦头,又有谁看得见?

【不过与影视剧里峨眉派全是女子不同,历史上的峨眉派是男女都收,但是功法有很明显的女子痕迹。

比如拳法里面的一面花、斜插一枝梅、裙里腿、倒踩莲等。

剑法里面的文姬挥笔、索女掸尘、西子洗面、越女追魂等。

还有独门的簪法,里面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完全是女子的姿态。

峨眉派著名的兵器峨眉刺,又叫做“玉女簪”,也是由女子发簪演化而来。】

【后来,峨眉派与其他宗门一样,同样参与到了抗倭战斗。】

当大明越来越衰弱,完全无力抵挡倭寇的骚扰后,日本本土仿佛发现了这么一块大肥肉,从三三俩俩零散的落魄武士浪人,变成了开船集体来骚扰。

而武林门派的战斗,已经从单独战斗到了联合战斗。

“少林派到此!”

最先是僧兵抵达战场,与大明将士一起抗倭。

其他地方,各大门派同样没有歇着:

“武当派在此,谁敢放肆!”

“峨眉派前来助阵!”

“崆峒派!”

“青城派!”

“点易派!”

……

“苗人十八寨前来助阵!”除了众多的中原门派,还有少数民族,也带人前来抗倭。

苗人首领看着倭寇手中的倭刀,一阵愤怒:“用着我们的苗刀,杀着我们的同胞,你们的老祖宗知道你们如此忘本吗?”

苗刀的起源是华夏汉朝时期的长刀,由汉朝军中的环首刀演变而来,三国时期就从华夏作为回赠给日本的礼物有五尺长刀,有了现如今日本的武士刀,明朝后期,倭寇多使用这种武士刀,明人称之为“倭刀”。

.

戚继光若有所思:“原来倭刀也是起源于华夏,是我们的苗刀。”

“那是不是,军中配备了苗刀能更高的对抗倭刀?”

细看之下,苗刀与倭刀还是有些不同之处,而且苗刀更为适合华夏人。他杀了武士后缴获了一些日本武士刀,也研究过日本武士的招式,但是总觉得别扭,让士兵学习起来功效也不大。

现在看到苗刀与苗族的武术招式,戚继光有了新的想法。

不如,就改用苗刀!

.

因为同出一源,苗刀也有自己完善的刀法武术,并且同样是双手刀,后来戚继光抗倭选择让明军中装备苗刀,以苗刀来对抗倭刀,后来甚至用苗刀来对抗蒙古骑兵,满清骑兵,战斗力十分强大。

到了清朝后,苗刀遭遇了与开花.弹一样的遭遇,被冷藏,几乎失传。

直到民国时期,民间武术家刘玉春重出江湖,在苗刀刀法中融入通臂一十四式中的步法,用苗刀大败日本武士,得到了民国政府的重视。

日本武士协会同样重视,一次失败依然不可能善罢甘休,屡次派遣日本武士前来挑战,刘玉春的爱徒郭长生使用苗刀,再次获胜。

【虚假的武林大战,是为了争夺武林盟主、为了宝藏和秘籍;

真正的武林大战,是为了抗倭、抗英,仅仅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生存战斗。】

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将壮拳揉进北长拳,使得壮拳越来越强大,然后将之运用到了抗倭前线,屡建奇功。

土家族在明朝嘉靖年间,永顺、保靖等地土家族的土司率兵前去抗倭;

清朝时期,土家族被清限制民间习武,实行刀枪入库政策,土家人改为学习拳棍,以防守为主。

但是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列强入侵后,土家人依然与清兵并肩作战,在广州抗击英军,击毙英军两百多人;

云南的德昂族比较偏远,保山地区的德昂族拳师王四墨参与了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用长刀保卫保山,用冷兵器对抗日本人的热武器……

.

赵祯突然有些尴尬。

“这个壮族,是不是就是那个侬智高?”

仁宗朝,壮族首领侬智高不堪忍受交趾的压迫,向大宋投诚,结果被大宋拒绝了。

被拒绝后侬智高自立为王,自行建立“南天国”,号称仁惠皇帝,后来攻破邕州,建立“大南国”。

结果这个时候赵祯有反应了 派狄青去讨伐 侬智高在昆仑山战败 战败后不得不流亡大理 最终病死他乡。

侬智高其实家族都是大宋广西人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归附大宋并且有官职 整个侬氏家族与大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结果侬智高被交趾欺压向大宋求归附时被拒绝 侬智高的起义之下带着对大宋的强烈怨恨 起义反交趾还一起反宋 兵败之后宁愿流亡也不愿意投降大宋。

再看看天幕上那些帮助大明朝廷对抗倭寇的少数民族 赵祯难得心虚。

大臣提议:“不如 现在派兵相助?”

现在虽然刚拒绝了 但好歹还没打起来 好像还来得及拯救。

赵祯虽然觉得有损帝王威严 但是实在眼馋少数民族的忠心和战斗力 最终选择了答应:“善 就让狄青率兵去救助吧。”

.

朱元璋想起了另一个少数民族彝族的女首领 奢香夫人。

“看来哪怕是异族 用得好还是可以好好使用的。”

奢香夫人是彝族首领 丈夫去世后扶持幼子统领当地彝族 但是与汉人将领马晔有冲突。

马晔不但在当地横征暴敛 还屠杀彝民 抓捕奢香夫人后鞭打受刑 两族差点起冲突发生战争 反而是奢香夫人按下彝族人 自己上京城伸冤。

单纯是伸冤 朱元璋并不会这样在意 他更在意的当然是彝族的领土。

马晔不是傻子

故意发生冲突就是为了找个借口开战罢了 没想到奢香夫人如此能忍 让他失去了一个开战的理由。

“罢了 和平往来也挺好。”看到天幕上的各个少数民族在帮无能的明朝皇帝抗倭 再看看还在修仙的嘉靖皇帝 朱元璋现在看奢香夫人都觉得是大明的忠臣。

奢香夫人抓住机遇:“彝族愿意修路与大明通商往来 支持明军 守护大明江山!”

这可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里去了 立刻高兴地应下:“好!”

果然是大明的忠臣 这彝人 比自家那窝囊废的后代还靠谱!

【华夏真是世世代代抗倭 这倭寇 怎么就杀不完呢?】

荆咕此前看到网络上说 一代人有一代人厌恶日本的理由 老一辈有抗日战争 现在有了核污染事件。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