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2
无力。
他又不是没有警告过皇室宗亲不许抽大.烟,但是后世子孙总是需要使用的时候就提祖宗规矩,自己想要乐得享受时就把祖宗规矩抛到脑后,他能有什么办法?
玄烨这一时刻唯一能想到的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先干掉那两个发起战争的英法两国!
【清朝除了武学成熟,也是民间社团最多的朝代。】
【这并不是因为清朝政策开放。相反,清朝被称为“奴清”,他对下实行的是奴化政策,完全不是开明政策。】
【靖康之耻后,宋朝的民间社团迅速增长。清朝同样有这样的拐角点,一个是清初的大屠杀,一个是鸦片战争的战败。】
【民间结社,是人民的反抗,是底层人民抱团取暖、无奈之下的自保之策。】
明朝末年,民间习武风气暴涨,出现了许多社团,这个时候主要是抗倭;
明末清初,农民起义中社团再次暴涨,因为所谓的农民起义军喊口号时喊得很响亮,但是建立政权后同样是烧杀抢掠,“灭六国者六国也”,明末的起义军质量并不高。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等都不是真正爱民的起义军首领,反而是不少门派行侠仗义,保护自己门人;
鸦片战争战败之后,民间的反响更大。
“村村都铺团,镇镇有坛场。山沟练武术,平原是战场,遍地是团民,各个会刀枪。”
意识到朝廷不可靠后,民间到处秘密结社,人人相引习拳,甚至有许多大家主动传授自家武术,不再拘泥于门户之见。
清朝出现了主要是三类秘密结社:
会党组织,以歃血结盟为姓氏,借着“忠义”和生死兄弟关系为纽带,比如天地会,哥老会等;
教门组织,属于秘密宗教或者民间宗教,比如白莲教、八卦教、青莲教;
还有就是普遍的拳会组织,主要以传习武术开始。清初,民间已经“拳场林立,指不胜屈”,有了义和拳——也就是日后的义和团,梅花拳、红拳会、少林会等。乾隆年间时期开始,拳会与教门相互渗透,所以拳会又被称为“拳教”,被朝廷镇压。
.
“一群刁民!都是刁民!”弘历知道民间起义众多,但是被天幕点出之后,才发现原来如此之多。
弘历也顾不得演什么宽和形象,眼神变得狠厉起来:“以习棍棒威名,行阴谋不轨之事!这些社团会党,都该杀!”
打压反清复明,大清的统治者一贯态度都是不留余力。
朝廷如此,民间也知道朝廷如此态度。
“狗皇帝看到这一幕大概会气疯了。”义和拳的创始人在民间,看到天幕郑重地介绍,反而乐了。
“把狗皇帝气死才好。”他身边的村民习以为常的搭话。
大家一边闲聊,一边干活。
洗衣,种地,挖菜,推磨,牧羊。
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普通的村民,做得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农活,但是当他们开口闭口就是“狗皇帝”时,“叛党”“刁民”的身份呼之欲出。
不过他们丝毫不担心告密,毕竟,这里的村官和地方官也是自己人,都是会里兄弟。
【清廷总认为汉人桀骜不驯,却不知道,反清复明都是被他们逼出来的。】
天地会,是清朝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俗称“洪帮”。
最初,天地会是一群失去土地、或者遭受压迫的农民,由破产农民转化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以及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组成,是抱团取暖互相支援,主要以下层贫苦人民为主。
在清朝不但不严惩贪官,只不断追杀破产的农民后,天地会从自保变成了反清复明,口号变成了“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
一群被压迫的底层人物汇聚在一起,歃血为盟:“凤花亭,高溪庵,马溪庙,明主传宗,今夜歃血拜盟,结为同胞兄弟,永无二心!”
.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兵法艺都学会,要平鬼子不费事。”
这里的“鬼子”指“洋鬼子”。
义和拳最开始成立的目标很单一,就是抵抗八国列强,打出来的口号是扶清抗洋。
后来,义和拳改名叫做“义和团”,修习的正是义和拳,并且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相信自己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义和团首领因为要联清抗夷,主动找上大清将领。
当时的端王爱新觉罗·载漪本事不高,但是很会溜须拍马,深受慈禧太后恩宠。
他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并且深知慈禧太后其实对洋人也不满,想要借助义和团的力量驱逐洋鬼子,来获得更大的权利。
当义和团找上门来时,载漪瞬间觉得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你们真得愿意与大清一起抵抗八国联军?”
义和团首领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好!”
载漪趁此机会,向慈禧太后提出扶拳灭洋,这里的扶拳就是扶持义和拳,也就是义和团。
义和团的几位高手亲自去慈禧太后面前演绎了一番武术,慈禧太后看得非常满意,便答应了下来,共同商议灭洋之事,让义和团与董福祥所率的甘军,以及载漪在1899年募集的1万满族特种兵虎神营,一起去剿灭洋人。
这个时期,慈禧太后还大力支持民间武术团体,鼓励大家一起去对抗洋人。
.
义和团与朝廷军队一起训练之初,其实已经有了重要问题。
载漪率领的满族特种兵虎神营,拥有朝廷最厉害的武器,但是问题是,他们也不熟练。
于是载漪找上了义和团:“我们有一批火器,因为许多未用,不知道射程与火力如何,需要有人去尝试一下……”
“我来!”义和团在传授武术时,都带有传教的方式,洗脑义和团士兵说他们是刀枪不入,成员相信了,并且在这个时候勇敢地站了出来。
“我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好!”
载漪真得让对方站到了大炮前,然后一炮轰出:
“轰!”
炸的人血肉横飞,当场死亡。
载漪轰炸完后立刻跑开,结束之后才回来看炮筒:“还好,没坏。”
火器没坏,但是义和拳的人死的尸骨不全。
义和团首领见到这一幕,继续洗脑其他人:“是他练功没好好练,大家练好内功,可以做到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是!”
到了战争开始,先是对洋人的大使馆攻击。
“冲——”
“冲——”
“杀——”
义和团尽管没有真的能刀枪不入,但是依然拿着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