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


用两、钱、分、厘的十进位法,仍为方孔圆形,十枚重一两。

唐朝历代皇帝都曾铸造“开通元宝”,流传至今的唐朝开元钱有不少。

.

一直被忽视的唐高祖李渊顿时觉得扬眉吐气。

他畅快大笑:“哈哈哈哈,朕也是有功绩青史留名的!”

虽然没想到竟然是“开元通宝”,对后世的影响如此大,但是想一想前几个钱币影响很大的分别是秦始皇的秦半两和汉武帝的汉五铢钱,李渊有一种自己能与秦皇汉武比肩的错觉,喜形于色的恨不得策马狂奔去放肆一下。

李靖怜爱地看着旧主:身为开国皇帝,存在感如此弱,有个“开元通宝”虽然被后世在使用,但是听起来被后人误会是唐玄宗的货币了……

罢了,陛下难得如此高兴,还是不说了,等陛下自己想明白再说。

【作为一个农耕民族,我们的货币许多都与农耕文明相关。】

先秦时期,各国有不同的货币,其中“布币”起源最早。

“布币”原作“镈币”,起初是一种名叫“镈”的青铜农具,是铲形,所以最早的青铜钱币也是铲形,又叫做“铲布”。

“钱”同样也是农具的名称,其后发展为货币的同义词,成为了铸币的计数单位。

秦汉时期,秦半两、汉五铢钱,都是以重量命名,还有黄金单位。

自开元通宝行使后,1钱等于十分之一两,钱也代替了铢,成为了次于两的重量单位。

【进入唐宋时期,白银开始正式作为货币单位,开始在市面上流通。】

汉朝时期,短期流通过白银,在汉朝被叫做“白金”——不是现代的铂金的“白金”。

汉武帝时,曾以白金铸币,但是只短期流行了7年便停用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银都丧失了作为货币的地位,直到唐宋才恢复。

唐宋时期,银的流通比金更加广泛,多数以金块、银块的方式流通,货币单位是“锭”。

在唐宋元三朝,一银锭等于50两;到明朝以后,变成了5两。

唐朝的银锭形式为直角形块状,宋朝银锭是“工”字形,类似铁轨横截面的模样。

宋朝的银子使用更为普及,除了因为商贸更为繁华,还有个特别的用途,用于支付给西夏、辽金国的岁币。

宋朝时期,朝廷需要运输大量的赔款抵达边境,与辽金西夏交易。

在赔款合约中,宋朝需要赔款的是白银和绢布,南宋时还有铜钱。

比如北宋给辽国,在这117年,总计输送岁币:白银1963万两,绢3133万匹。

北宋给西夏白银345.6万两,绢帛734.4万匹,茶144万斤。

但也不是不需要赔铜钱。

北宋时期,白银几乎被榨干了,到南宋终于允许赔款加上铜钱。

南宋总计向金国输送了:白银1485万两,绢1485万匹,外加300万贯铜钱。

两宋一起,给辽、夏、金岁币和岁贡,总计:白银3793.6万两,绢5352.4万匹,铜钱300万贯。

昂贵的赔款,也是宋朝虽然经济发达,但是国库陷入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

“陛下,今年的金课、银课数量不多。”户部侍郎苏辙对着宋哲宗发愁。

他刚与户部尚书李常统计了元祐元年的赋税收入,发现金课只有4300多两,银课57000多两。单独看起来似乎数量大,但若是对比前朝,再对比需要的岁币,就会发现远远不足。

宋朝时期,白银产地并不丰裕,主要集中在桂阳,凤州,建州。

宋真宗时期,国库收入的白银产量是88万3900多两;宋仁宗时期只有22万余两。

到宋哲宗时期,收入国库的白银越来越少了。

这并不代表白银产量越来越低,白银从银矿产出,到收入朝廷,是以矿税的方式而来,但是这个矿税需要缴纳多少,全看矿主如何报.税。

苏辙很愁,宋哲宗更愁:“国库经费不够,还有那么多军费要支付,银钱不够可怎么办。”

宋仁宗时期,已经有了禁军80万,全国兵力120万,冗兵越来越严重,耗费了大量的金钱。

尽管后面都试图裁军,但是显然,三冗问题一个都没能解决掉。

再对比一下天价的赔款,就知道赔款为国家财政带来了多么大的压力。

一阵唉声叹息,也没能相想出什么好的对策。

两位大臣离开宫中,走出宫外时,户部尚书李常对苏辙叹道:“今年不知道派谁去送岁币,老夫年纪大了,希望不要再去受气。”

苏辙想起送岁币的苦差事,嘴唇紧抿,表情也不太愉快。

为了恶心宋人,辽金西夏故意要求每年在固定地点接收赔款,还派遣微末小官来接受大宋朝廷的岁币。

前几年去送岁币的宋朝官吏回来就很气愤的表示再也不想去了,那些小官虽然官职微末,但是态度“甚慢”。

傲慢到只是听了个过程,史官忿忿不平,把那微末小官给写入了史书。

苏辙看着天幕,正好看到天幕总结的整个宋朝送出的岁币,那巨额的白银、绢帛和铜钱,砸得他眼前一黑。

这么多!

李常年纪大了,反应慢了点,听到正在说大宋的岁币,慢悠悠抬头,一听,一看,眼睛一翻,往后一倒……

苏辙慌了:“李大人!李大人!来人!快去请太医——”

【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甚至有人说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是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产物,可以说是宋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符号。】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益州?】

【刘备开仓让将士随意取钱的益州,诸葛亮铸直百五铢钱的益州,蜀锦繁华之地的益州,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成都,或者叫“天府之国”。】

益州,或者说成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上,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耕发展。四周有四川天然的崇山峻岭阻难,虽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是也让巴蜀少受中原战乱的影响。

无论是东汉末年的战乱,还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李隆基的逃亡,甚至是民国时期的军阀逃亡,都是往四川逃亡。

早在三国时期,成都就是要塞城市,位置重要,经济繁华。

到隋唐时期,成都是全国四大名城之一,被称为“扬一益二”。

宋朝时期,成都延续了以往的繁华,商品经济极其发展,这也让“交子”首先出现在成都。

【但是,成都最先出现“交子”,一半原因是经济发达,对货币的需求量大;还有一半原因,是缺铜。】

【在没有“交子”之前,四川只能用铁钱,没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