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4
愧是大宋的“诸葛亮”!王安石看起来严肃古板,对帝王的称赞毫不在意,只是提醒赵祯:“陛下,又是宋徽宗。”
“靖康之耻。”赵祯一听到宋徽宗,条件反射就想起了大宋国耻。
“不行,指望这废物解决钱荒不可能了,我们还是要自己想办法。”赵祯想着废物子孙,压力非常大。
不仅仅想解决钱荒,还想解决北边的三位强大的敌人,不然,靖康之耻迟早得发生。
.
宋徽宗时期,赵佶慌慌张张找来蔡京:“爱卿!天幕说不能加印交子!”
蔡京从善如流:“无妨,我改成钱引或者钱券就可以了。”
“哦,那就好。”赵佶松了一口气,挥挥手招来蔡京,“爱卿快看,朕的新作如何?”
书桌上,铺着一幅他的新画。
蔡京走上前来,好一番吹捧,让赵佶只顾着沉迷艺术,根本不去管天幕说了什么。
等蔡京走出宫,看着天幕,一声冷笑。
没有交子,还有钱引。
交子没有信用,百姓不愿意用,换个名称,又可以继续敛财。
就如同他,骂他奸臣又如何,官家需要,没有他蔡京还有赵京、钱京。
官家就算看到了听到了天幕,除了想要提前跑,没有任何反抗的野心,还不是被他随意蒙骗。
【因为朝廷乱发大额交子,百姓都不愿意用交子,这时,蔡京又搞出新的纸币:钱引。】
【钱引和交子本质上就是一个东西,但是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更为精美。钱引甚至比交子更为破坏市场,投放市场更为任性: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
【除滥发交子、钱引之外,政和年间蔡京还大量发行另一种钱券,是钱引的变种,类似空头支票,除了坑骗百姓,没有任何经济作用。
但是宋徽宗还颇为高兴,因为被空头支票坑骗的是百姓,赚钱的却是自己。】
蔡京:“……”
竟然被点名骂了。
那他的钱引和钱券,还印吗?
正在思考时,不知道谁朝蔡京扔了一块石头,还夹杂着灰尘,灰尘迷了蔡京的眼睛,让他下意识闭上眼,错过了去抓凶手的机会。
“大胆!我是朝廷命官,谁敢偷袭!”蔡京闭着眼睛怒喝。
谁知起了反效果,更多的石头和灰尘迎面扑来,蔡京和赶来营救的蔡府家仆车夫,一个个全被剧烈地灰尘扑的灰头土脸。蔡京大怒,闭着眼睛乱喊乱抓:“侍卫呢?侍卫在哪!抓住这一群刁民下狱!”
这是宫门口,宫门一般都有侍卫看守,为何别人偷袭他竟然没有侍卫阻拦?
话音刚落,没有得到侍卫的回复,但是一个大麻袋当头落下,把蔡京一行人全部套了个严严实实,然后驶来一辆马车,把这一群麻袋全给拖走了。
至于侍卫们,闭着眼睛听着这一切,当声音结束,他们睁开眼睛,看着地上的石头和灰尘,彼此对视一眼。
“官家喜欢书画,就让他永远与书画为伴去。”侍卫甲看向官家日常最喜欢待着的画院,眼里闪过一丝冷色。
这个官家当的,对不起大宋的父老乡亲,也对不起他坐下的龙椅,那就别怪他们谋逆。
“大宋不缺人才,我们自己作主。”另一位侍卫乙取出自己家族族长给出的手信,“先解决国内的内忧,再解决外部的外患。”
“趁还没到靖康年,我们抓紧最后的时间!”侍卫甲抬起头看了看天幕,微微颔首示意。
感谢天幕提醒!
但愿这一次,什么国耻都不要发生!
【但是宋朝的货币危机不仅仅是缺铜、缺铁、乱印,还有最重要的问题:帝王。】
【这里特指宋朝所有的皇帝,所有!】
【虽然你们不懂经济,但是你们懂得怎样扰乱经济,很棒棒哦~】
赵匡胤:“……”
虽然他没有参与过,可是也感觉被骂了!
【宋朝实行的是年号钱,但是问题来了,每一位皇帝好几个年号,你频繁换年号,频繁做新钱,旧的钱币还用不用?】
两宋时期,钱币主要是“年号钱”,以皇帝的年号为铸币的名称。
自公元976年以后,几乎每更换一个年号就改铸一种年号钱。两宋的漫长历史演变内共有15个皇帝,更改了大致50多次年号。
每一个皇帝铸好几个年号的铜币,后来有了铁币、纸币,这也导致,不同年号钱的种类在此期间达到48种,在两宋时期更替频繁,名称冗杂。
由于民间实行多种货币的通行,使得各个地区币值不等,样式不同,给市场带来很大的混乱。
.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才使用不同的货币。”嬴政冷笑一声,非常看不上宋朝的同行,他不承认那些也是皇帝,污辱他了。
“朕好不容易统一货币,一个宋朝,皇帝全部乱来,又回到了春秋战国。”嬴政不相信,一个新年号钱发形下来,就能立刻替换市场上的所有货币。
这样不断地更新换代,民间到底以那种为准?
以他对后世朝廷中央集权的了解,没准是朝廷强制民间使用新货币。
这样一来,每个地区被强制使用不同的货币,就导致了贸易的不便,增加了货币换算的麻烦。
货币换算麻烦,表面看起来影响经商贸易,但是以嬴政的帝王视角看,还对于强化整个国家统一的观念也有所不利,很容易让地方豪强囤聚货币,诞生出新的割据势力。
.
刘彻很不理解:“朕的五铢钱能用几百年,宋朝为什么非要改换新钱?这么嫌弃自己老祖宗的钱?”
若是他的父亲、大父、高祖当年统一了货币,他也不至于辛辛苦苦研究五铢钱改制。
要知道,这条路他走了很久。
他先后改革了6次,从三铢钱、半两钱、白金币、皮币、小五铢钱,最后才有了被后世认可使用几百年的五铢钱。
怎么到了宋朝,铸币就跟玩儿似的?
刘彻看向桑弘羊,突然觉得醒悟了:“大宋文人那么迂腐清高,这铸币一事定然是文人乱.搞。”
像他就不一样,虽然要改革货币,也没说自己一言堂敲定,还是请了懂商业的桑弘羊来负责。
桑弘羊:“陛下圣明!”
刘彻这一猜测,还真猜对了部分。
宋朝的文人文臣,在货币上玩出了花儿来,非常有“大宋风雅”特色。
【还有宋人的风雅,搞出了对钱。】
【这种对钱,除了好看,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几乎是一无是处。】
闻言,司马光和苏轼这两位老对头对视一眼,难得达成共鸣,齐齐心虚。
他们也玩过对钱。
对钱的意思是,以篆书一枚为主,配以其他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