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1
若昂一世去世。】
【1524年,达·伽马同样死在海外,在印度科钦病逝,这个地点与郑和的埋葬地点古里十分近,东西方两位伟大的航海家以这样神奇的方式会晤。】
【此后,葡萄牙开启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而大明彻底丧失海上主动权。】
郑和病逝于古里后,船队归国,明宣宗赐葬郑和于南京牛首山南麓,不过这里是衣冠冢。
海外的古里有郑和墓的景点,经常有华夏人去瞻仰。
在葡萄牙取得海上霸权后,西方人更多的是记住达·伽马的名字,而大明的郑和,在明朝后来的阉党与东林党之争中,不少资料被毁,以致于现代甚至还有学者怀疑郑和下西洋是造假。
但是现代不但用在郑和下西洋沿途国家留下的“永乐通宝”与大明瓷器等证据,甚至还在非洲留下了当地人与大明水手的混血后裔。
【明朝因为缺铜钱,其实是下达过“禁铜令”,禁止铜钱外流。这一点宋朝也下达过,但是与宋朝的禁铜令一样,作用不大。】
【现代考古学家在日本发现过48处明朝铜钱遗址,是永乐通宝,足足55万枚。除了日本的55万枚的永乐通宝,还有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阿曼、伊朗、肯尼亚、坦桑尼亚等等地方,这些铜钱是如何在“禁铜令”下如何流出海外的,这一点大概沿海的官员才知道。】
明朝严禁铜钱出口后,反而衍生了类似现代“走.私炒.汇”的手段。
比如日本,产白银,也可以使用大明铜钱,于是有了操作空间。
当时大明缺钱,1两白银可以兑换700-800文铜钱,日本1两白银只能换约250文铜钱,日本铜钱的购买力比明朝强。
一部分商人走私铜钱和铜料,到日本把铜钱留下,采购一批货物到明朝卖掉,换成铜钱再出海。
或者再简单一些,拿着铜钱到日本,兑换成白银,然后拿着白银回国兑换大明铜钱,再带着铜钱出国……
.
“华夏周围的这些国家,比如日本,东南亚诸国,一直可以使用华夏的钱币,也在走私华夏铜钱,是不是也可以使用货币战争?”
一直比较重视商业的赵匡胤有了活学活用的想法。
这些周围的国家虽然一直吸收着华夏的文化、华夏的经济,然而从后世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对宗主国心怀感激,吸血后就翻脸不认人。
既然他们这么喜欢宋钱,他刚从天幕上学了诸葛丞相的“货币战争”,是不是可以用这些国家试试手?
赵匡胤眼里闪过一丝阴狠:他可不是什么善人,走私大宋的铜钱,给大宋带来灾难,那就让大宋给他们一个更深刻的教训!
【此外,大明后期不再下海,还有个重要的环保因素,缺木材。】
华夏的建筑、陵墓、商船,全是用木材打造的。
清朝时期皇帝的帝王陵缺金丝檀木,其实更早的明朝,同样缺木材。
郑和船队全是用木材打造,当时还是在华夏本土造船,后来当华夏本土木材不够后,造船商转向东南亚,在东南亚建立造船厂,用当地的木材,并且带去了大明的造船技术。
直到清朝时期西方进行工业革命有了钢铁造船技术之前,大明的造船技术都是世界顶尖的。
【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国家给大明朝贡的物品中有犀牛角、象牙、珠宝甚至美女,唯独没有木材。】
【但是东南亚国家不把木材进贡给大明,是不知道大明缺木料吗?完全不是,事实上他们对外的重要贸易就有红木等其他木材。】
【东南亚国家并不傻,是上贡了木材,让大明打造更多的商船方便把船开到家门口,还是让大明把造船厂建在自己家中,很好选择。】
桑弘羊与东郭咸阳、孔仅几人讨论了起来。
桑弘羊惋惜:“这后世的朝廷好像完全没有懂商业的,这种亏本买卖都做。”
“缺木材进口木材可比进口船只要划算,原材料比成品便宜多了。”本就是大盐商的东郭咸阳十分熟悉这种手段,就如同他从产盐的地方收购大量的盐,到不产盐的地方高价售卖。
当然,这是盐还不归朝廷官营的时候,现在因为天幕,盐铁官营提前了,价格统一由朝廷调度,官府提供煮盐场地和生产工具,召募百姓自备生产费用制盐,然后由官府收购、运输、销售。本是大冶铁商的孔仅道:“这些东南亚人看起来不起眼,商人脑子倒是灵活。”
“不,是大明的海商灵活,海外建厂的还是大明商人。就地取材的成本比进口木材便宜,在当地雇佣工人应该也更便宜。但是若是在大明买海船,就更贵了。”
桑弘羊有些可惜,大明官府不重视商人,但是商人的脑子还是很灵活,可惜了,不被重视,最终便宜了东南亚人。
“木材不够,大汉自己种树。铁矿不够,继续找矿开采。”刘彻霸气的给出来自帝王的命令,“海外也不能放过。”
他野心勃勃看着未知的地域:果然,疆域还是越大越好。
大,才有机会找到更多的宝藏!
【在郑和下西洋时,知道去大明朝贡可以换来更多好处,东南亚国家非常积极,搭乘郑和宝船去大明朝贡很积极。当郑和不再下西洋,东南亚国家完全不愿意自己花钱去朝贡,以致于到了万历皇帝年间,还有人以为大明的皇帝是洪武皇帝或者永乐大帝。】
“难怪天幕说大明的朝贡制度是当冤大头,这么看来,就是养了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李世民深深感慨,他就算当天可汗,说天下人都是他的子民,也没说子民不肖时不打子民。
“夷人畏威而服德,想要靠怀柔靠利益拉拢,只有等着被吸干血然后彻底蚕食。”
尉迟敬德亮起了拳头:“还不如打服再说。”
秦琼也微微笑着:“孩子不听话时,打一顿就好了,大明就是打孩子打少了。”
“打仗不需要钱吗?”房玄龄看着武将们大放厥词,一句话把所有武将干沉默了,“军费你们给?”
武将们:“……”
嗯,刚刚他们说什么了,什么都没说。
李世民也不说话了。
天幕说什么来着?
大明一直缺钱?
那没事了。
或许相比军费,还是那点赏赐更省钱吧。
这一点,身为帝王李世民很懂。
【永乐盛世都缺钱,后面怎么能避免?】
【所以我们能看到,嘉靖皇帝想要炼丹修道,就得派小太监去民间敛财,小太监去盗了他老祖宗的墓,最终也只是轻拿轻放。】
【或许,小太监也知道,民间不断被搜刮之后,根本凑不出嘉靖想要的钱财,只有去他祖宗的墓里“吃大户”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