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2
?】
天幕放出皇甫谧的画像与他的《针灸甲乙经》,而且不只是中文版,还有日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的版本,不仅仅是古代,在现代也很畅销。
皇甫谧都给看笑了:“嗯我懂,我想找皇帝要新书时也是先嫌弃一下,说哪本书不好不配放在皇室的藏书阁,还不如给我算了。”
这种招数,连小孩都会用,先贬低,再占有,原来全天下都一样嘛。
【除此之外,还有一本《刘涓子鬼遗方》,是军阵外科著作,可以说是古代军阵外科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名为“刘涓子”,据说是晋末的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专著,又称《神仙遗论》,由龚庆宣整理。】
【但是根据考据,所谓的“刘涓子鬼遗方”实际上应该是刘宋武帝时期,随军外科医师龚庆宣自己的治疗战伤和各种外伤的理论总结,借助刘裕称帝的鬼故事来提高名声。当然,可能也有前人的基础和资料,但是军阵外科的性质十分清楚。】
龚庆宣:“……”
马甲掉了,脸有点痛。
不知道陛下会不会责骂他?
刘裕:他字德舆,小名寄奴,什么时候有“涓子”这什么鬼名字了?
“朕倒是写过《兵法要略》一书,却也没听到天幕提过,想不到被一大夫以这种方式扬名后世。”刘裕哭笑不得的同时,看到了自己的谥号。
“宋武帝,还不错。”
“陛下,要找人吗?”心腹内侍问道。
刘裕点头:“找,不过记得客气一点,后世都认可的名医,还是军医,对刘宋很重要。”
他正想着要北上征伐北魏,最近还觉得身子有些不适,正好天幕介绍了他刘宋的名医,真是瞌睡来了就送枕头,来得太是时候了。
【魏晋南北朝后,门阀世家被灭,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的新王朝——隋朝。】
【隋唐时期,是华夏封建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医学上,医学成果同样令人瞩目。】
【比如隋朝出现了《诸病源候论》,唐朝出现了《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都是集华夏医学之大成而自成体系的医学成果,此外,隋唐统治者注重培养医学人才,开始有了系统的医学教育,让医学走向专业化。】
李世民坐直身子,看到天幕一开始就对隋唐一顿夸,心情好了许多。
“我大唐不愧是盛世大唐,各方面都很厉害。”
满朝文武同样喜气洋洋。
大唐医学好很好啊,这岂不是说明他们也是受益者。
嘿嘿,不愧是盛唐,最强!
【说到隋朝,突然想提一下皇后的健康与寿命。】
【众所周知,独孤皇后在世时,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隋文帝几乎没有妃嫔。之所以说几乎,就是其实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给名分,比如说宫女尉迟氏。】
【到独孤皇后去世后,杨坚开始放纵自我,酒色过度,立刻册封了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弘政夫人陈氏等嫔妃。他开始变得多疑和猜忌,疏远大臣,与儿子关系紧张。后来突然暴毙虽然被认为可能是杨广下毒手,但是以杨坚当时放纵的生活方式突然暴毙也并非不可能。】
【独孤皇后仅仅去世两年,杨坚就因为纵欲过度病倒了,当时杨坚后悔地说道:“使皇后在,吾不及此。”可见杨坚并非不知道皇后的管束其实也是为了他的健康。】
独孤皇后斜眼看着杨坚,冷笑。
呵呵,她一去世就开始纵情声色,很好,很能忍嘛。
杨坚起初还没反应过来,还震撼于杨广对自己下毒手的说法,直到感受到周围气息的冷凝,一回头,对上皇后的冷眼,瞬间冷汗就下来了。
“皇后,我错了……”
【为什么突然要提到皇后呢?】
【如果说开国君王是一柄锋利的剑,那么开国皇后就是他唯一的剑鞘。剑鞘不仅可以约束剑的锋芒,避免杀戮太盛,也可以延长剑的使用寿命。】
【这个理论不仅仅适用于杨坚,还适用于李世民,朱元璋,甚至是忽必烈。】
【这几位帝王有一个共同点,原配皇后在世时,生活自律,与儿子的关系有妻子协调还能维持和谐。当妻子去世后,儿子叛逆,父子关系紧张,自己生活放纵,隐有暴君之象。】
天幕开始详细列出这几位典型代表:
先说唐朝。
长孙皇后早早病逝后,李承乾失去了母亲的关怀,越发觉得父亲偏心,于是走向极端,起兵反叛。
虽然叛变失败,李承乾被贬为庶人,李泰被赶去封地,但是对李世民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在太子谋逆案中对世家大臣的清洗与杀戮也是前所未有的,许多开国功臣后人都卷入谋逆案。
比如侯君集参与李承乾夺嫡,柴绍二子柴令武参与李泰夺嫡,杜如晦弟弟杜楚客与二儿子杜荷一人支持李泰一人支持李承乾,最后一个都没落到好处。
其次是明朝。
朱元璋在朱标和马皇后的接连病逝后,立朱标儿子、皇太孙朱允炆为太子。
为了让朱允炆上位顺利,朱元璋上演了著名的“洪武大逃杀”,连续多次杀戮之后,明初的开国功臣几乎都被杀光,仅剩4人,以致于朱允炆上位后到靖难之役竟然没有武将可用;
最后是很少被提到的元朝。
忽必烈在妻子察必去世后,与寄予厚望的嫡子真金分歧加大。
真金年幼时很受宠爱,在母亲去世后因为与忽必烈政见不和,忧虑成疾死亡。在一系列的打击下,忽必烈开始生活放纵,沉迷酗酒与暴饮暴食,由于肥胖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忽必烈的家庭问题集合了李世民与朱元璋等多位帝王。
真金幼年学习儒家,崇尚儒治,年幼时读《孝经》忽必烈还大宴群臣赞扬儿子与儒家老师;
但是当真金长大成为太子,依然推崇儒治后,与崇尚实用主义的忽必烈产生了重大分歧。忽必烈处处警惕,并没有给真金汉人太子的权利与地位,也为真金在母亲病逝后的忧虑成疾埋下隐患。
在太子真金去世后,忽必烈开始重视真金之子、嫡孙铁穆耳,最终也是立铁穆耳为太子。
但是,铁穆耳同样在位时间短暂,且没有留下继承人,被二叔的长子怀宁王夺走皇位。
还有个有趣的巧合,是真金的封号也是“燕王”,也是嫡出老二,嫡出老大也是因为身体不好早逝失去继位资格。
明朝的“燕王”叔叔夺走皇太孙的皇位,元朝的“燕王”皇太孙被诸侯“怀宁王”夺走皇位。
.
天幕下,一群帝王们齐齐遭受重创。
李世民紧紧握住长孙皇后的手:“皇后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