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1


文”。】

【籀文,是古汉字中的一种书体,又称为“大篆”、“籀书”,起源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

【籀文的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被称为“石刻之祖”。】

天幕放出了在故宫博物馆石鼓馆拍摄的图片,那黑色的石鼓因为距离遥远看起来字迹模糊,但是荆咕体贴地放上了局部的文字,十分清晰,只是有些断断续续。

对某些人来说,即使不完整看起来也格外的熟悉。

嬴政看着上面的文字,微微挑眉:“秦王出猎的故事,这是文公还是穆公时期的猎碣?”

竟然是他老祖宗留下的,祖宗留下石鼓,他留下琅琊山石刻,他们果然是一家人!

.

唐初,陕西凤翔,某个因为刚从山里搬了一堆黑石头准备用来做石磨石磙等石器的匠人看了看天幕,揉了揉眼睛,又看了看面前的石鼓。

“娘子!你快看看,这是不是天幕上说的石鼓文!”

他娘子看到天幕的图片开始,已经在观察自家那个大黑石头跟天幕上的石鼓有什么不同。

越看越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自家的石鼓上面的文字更清晰。

匠人围着石鼓打转,有些焦急:“看起来很像,我们要是识字就好了!”

他娘子却摆摆手:“我不识字,但是我把天幕上的那石鼓文当绣花的花样看,我看,跟这上面的花儿字啥的,就是一个样!”

“那咱留下当传家宝?”匠人一听大喜,第一反应就是留下来传给子孙。

娘子却翻了个白眼:“咱那堆黑色石头天天扔院子里,邻居谁没看到过,还有人问过。现在大家肯定都知道了,你瞒得住也守不住。”

他们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大唐律规定,父母在子女不能有私产,也就是说,这石鼓虽然是匠人找到带回家的,但实际上属于匠人的父母,要传给后人,传给的是他们一家五兄弟里哪个兄弟的后人可说不准。

匠人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这时看到院子外已经有人闻讯而来:“石头,听说你从山上拉的石头就是那石鼓文?”

不仅是邻居,很快城里的商人也来了,甚至是地方官吏。

“交给朝廷,不然咱这小地方,谁都保不住!”娘子这时候精明地低声说道,“用一个石鼓,换一个官职,这生意比换钱更好!”

匠人顿时眼前一亮,趁着在帮大哥照顾孩子的父母还没反应过来,立刻应允了官吏,将石鼓献给朝廷。

“好小子,有自知之明。”亲自策马赶来的地方官为匠人的识相十分满意,也为自己啥也不干白捡这一份功劳高兴,拍拍匠人的肩膀,“放心,朝廷不会让你失望的!”

匠人露出憨厚的笑容,仿佛真得只是一心为公。

官吏也不管他是真老实还是假老实,从马换了马车,一路快马加鞭,载着这宝贝的先秦石鼓文朝长安赶过去。

一路上,官吏一边赶路,一边依然在听着天幕的内容。

【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最初,石鼓发现于唐初的陕西凤翔,共计十枚,高约二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

官吏大喜:发现于唐初陕西凤翔,现在是贞观年间,这些石鼓果然是真的!

李世民同样也很高兴:“朕这算是有机会欣赏一下先秦古物了。”

【不过石鼓文的年代至今依然成谜。】

【宋代郑樵《石鼓音序》之后“石鼓秦物论”开始盛行,清末震钧断石鼓为秦文公时物,民国马衡断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断为秦襄公时物,今人刘星、刘牧则考证石鼓为秦始皇时代作品。】

【你可能会询问,我们现代的技术难道还检验不出来石鼓文到底是哪个朝代的文字吗?】

【我们现代有这个技术,可惜石鼓文等不到了。】

【在时间与大自然的折磨下,石鼓刻石文字多残。我们刚刚看到的拓片,是根据古人的记载模拟的。北宋时期,司马池移其入凤翔府学,欧阳修录时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马荐”鼓已一字无存。】

天幕把博物馆里的石鼓放大,露出局部,可以看到,大部分字迹模糊,甚至有的已经彻底一字无存,乍一看就是光秃秃的黑色石头。

【而且,石鼓还遭遇过破坏。宋徽宗年间,因为赵佶喜欢古物,蔡京将石鼓文迁至汴京,后又迁入宫中稽古阁,以黄金填字,以示珍贵。】

“黄金填字???”

在宋朝以后的玄烨眼前一黑。

大清在宋朝后面,他还来不及看到古色古香的先秦古物,就这么被蔡京祸祸了?

不光玄烨觉得不妥,天幕也是痛心疾首。

【同志们,千万不要学啊!这跟现代那些没有审美的业余修复师乱给古文物涂色有什么区别!】

荆咕先是放出现代那些失败的文物修复,修复前,充满了时间与历史的沉淀,虽然残缺有遗憾,但是写满了故事;

修复后,刺激的色彩,充满了现代化学颜料的拙劣和业余修复者的劣质审美,虽然看似完整,但是写满了历史爱好者的愤怒!

.“后世的颜料看来不值钱。”刘彻看得一阵哑然,好半天才说道。

这样鲜艳的颜色,是怎么搭配出如此辣眼睛的效果的?

哪怕他不是宫廷画师,也不擅长丹青作画,也不至于没有审美。

但是他怀疑,给这些文物上色的所谓修复师就没有审美!

司马相如闭上眼睛,喃喃道:“原来后世也不是什么都好的……”

看看,这不是就露出破绽了。

【靖康之耻发生后,金人破汴京,将石鼓与宣和殿的金石书画一同运至金中都城燕京。元初,先是将石鼓放置在国子学,后又放置在孔庙大成殿门内左右石壁下,如此一放六百余年。】

【抗战初期,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石鼓先后迁往上海、南京、四川峨眉等地。后西迁文物东归南京,南京政府曾经想要将石鼓与其他文物一起迁往台湾,但是因为石鼓特别重难以带上飞机,逃过一劫,解放后石鼓重新回到北京,现存于北京故宫。】

玄烨长长叹了一口气。

“还是回到了故宫。”

虽然他现在还没机会看到,但是好消息是,石鼓最终还是回到了他的紫禁城,也就是后世人口中的故宫。

而这样历尽千辛万苦,其中隐藏的政治动荡,时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