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2
想拒绝司马昭的联姻,只能把自己灌醉六十天,拖到司马氏放弃;嵇康态度坚决拒绝被拉拢,落入陷阱,最终被杀害。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对朝廷不满却无法辞官死在任上。】
阮籍本来是来给嵇康送别,听到了后世的剧透未来,苦笑。
自己青史留名又能如何,终究是只能靠着逃避来苟活。
后人羡慕他们名士风流,他却经常战战兢兢,担心连累家人儿女,又哪有后世人想象的那么潇洒!
【但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我们来看看这段时间对海外的影响力。】
【华夏有春秋战国时期,日本也有“战国时代”;华夏有南北朝,日本同样有“南北朝”;】
【华夏有“三国时期”,朝鲜半岛也有“三国时期”,是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从公元前57年持续到了公元668年,也就是从华夏的南北朝朝持续到了隋唐;】
朱元璋听到这里,有种自己大明朝的《三国演义》被偷走一样:“日韩没有自己的文化吗?怎么什么都学?”
朱棣附和:“学就算了,藩属国本就应该听从宗主国的,但是学了之后还说是自己祖传的就有些无耻了。”
【韩国从华夏的三国时期开始接受汉字文化,新罗人派遣唐使留学大唐和高丽初期实行科举制度,长期学习华夏文化和文字。在高丽中期以后,韩国古人要么模仿华夏文人的行为,要么在文学作品中加以引用。】
【或许是曾经有过的相似历史,所以在韩国最受欢迎的华夏书籍,就是《三国演义》,曾经一度成为他们的必考书籍,家长为了孩子的考试,从幼年就要买回去精读。到了现在虽然没有再当必考书籍,但是说家家一本也不夸张,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做三国游戏三国动漫。】
罗贯中:啊!我的《三国演义》这么火的吗?!
曹操想起自己的大胸美人画像,一个激灵:“该不会是他们画得吧?”
【因为《三国演义》是明朝小说,具体的后面说,现在说说魏晋南北朝的“魏晋风流”对海外和后世的影响。】
【韩国,在当时受到“竹林七贤”的影响,开始模仿,出现了众多的“竹高七贤”“蚕岭七贤”“江边七友”等七贤式文学社团,并且发展出了“竹林学”,还有人模仿名士的作风来对抗朝廷。】
阮籍:“……”
这……
追逐模仿他们的人也不少,但是学到出现这么多“竹林学”“七贤”,让他感觉哪里怪怪的。
学习他们醉酒高歌见过,学习他们服寒食散也见过,这一种,总感觉自己的小团队都被学走了……
【韩国学者中,“竹林七贤”里阮籍和嵇康的喜爱度最高,韩国学者写了大量的论文研究二人。】
天幕放出密密麻麻的学术论文,单独看看标题,阮籍就嘴角抽搐。
够了够了,知道你们多喜欢我了,看得眼睛都要晕了。
嵇康都给刺激的更加兴奋,琴声越来越激昂,一方天地仿佛被《广陵散》独霸一方。
【那么韩国是怎么学到“竹林七贤”的呢?】
【这得到唐宋时期,由唐太宗和宋哲宗完成。】
李世民:??
赵煦:???
【公元648年,新罗饱受高丽和百济的军事威胁,请求唐朝派兵援助。唐太宗许可派兵的同时,赐予新罗一本《晋书》,因为《晋书》的原因,新罗人开始认识“竹林七贤”,并渐渐传到整个朝鲜半岛。】
长孙皇后语气戏谑:“多谢陛下,臣妾今日有眼福了!”
李世民:“……”
他并不想!!!
【了解“竹林七贤”还有个重要途径,就是《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内容大多记载东汉至东晋间的高士名流的言行风貌和轶文趣事,由南朝刘宋宗室刘义庆召集门客共同编撰。】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刘义庆在自己王府里,听到这话高高兴兴召集门客:“快快快!大家一起听,在说我们!”
门客们看着自己负责的部分,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袁淑:“我们这书没写错,后世传下去了!”
陆展:“还传到海外了!”
“为了庆祝,今日举行宴会,咱们好好庆祝一番!”刘义庆喜气洋洋中,大方地宣布,让王府里的气氛更加热闹了。
不一会,宋武帝刘裕派人从宫中送来封赏,给自己这位自幼好文、还不参与政治斗争的好侄子,让王府再次沸腾了一番,比过年还热闹。
【1091年宋哲宗时期,高丽模仿谈唐宋开展早期的科举制度,向宋哲宗申请,宋哲宗列出书目后,高丽从宋朝引入大量书籍,其中就有《世说新语》,《高士传》,韩国古人对“竹林七贤”的研究更加深刻。】
【虽然“竹林七贤”少有能做到高官之位的,但是“魏晋风骨”“名士风流”的影响力影响了几l千年,和几l个国家。】
行刑场上,刽子手听着越来越多书籍提到“竹林七贤”,开始拖延时间不愿意动手:“到底还杀不杀?”
“哈哈哈,杀了我!杀了我!”嵇康一阵狂笑,看着汇聚而来齐齐为他喊冤的文人和百姓,越发猖狂肆意,他放下古琴,站起来,张开双臂面朝刽子手,“名士就该死得其所!杀了我!”
刽子手反而被他的气势吓得往后退了一步。
这可是天幕点名过得名人,他杀了,回头自己就得被骂死!
很快刽子手不用为难了,司马昭最终还是扛不住压力,派人传来了赦令。
监斩官看到赦令,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看到嵇康狂妄的模样,又佩服,又惧怕。
最后化为一句虚张声势的喝骂:“让他滚!”
嵇康笑得更狂妄了:“哈哈哈哈!我名扬青史!我天下扬名!”
【《文心雕龙》是南朝梁代时期,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它是华夏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 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
【《文心雕龙》在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多么流行,但是到了15个世纪以后,开始成为一门显学,在海外发展出了单独的一门“龙学”。】
【截止1992年,《文心雕龙》有朝、日、英、意、德五种语言的翻译本,国内外出版研究专著120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