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9


部分时候,他都是被吓得反而越来越睡不着,晚上躲进被子里,听着窗外树枝的拍打声,鸟儿的咕咕叫,野猫的凄厉惨叫,都怀疑是不是鬼怪要来抓他了。

长大后,胆子大了,不再惧怕,反而有些怀念。

【华夏的妖魔鬼怪灵异故事传承几千年,可惜的是并没有受到重视,也没有人整理归类。最后反倒是在日本形成了“妖怪学”这一门特色学科,成为了日本的代表文化。】

【日本的“妖怪学”吸收了华夏几千年的鬼怪文化,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一直到清朝的《聊斋志异》《子不语》等。我们在清朝时期具体讲述。】

张读猛地从怀念中清醒:???

什么?

不仅是他的鬼怪小说传到日本被日本人挪用,连华夏其他人的鬼怪小说也到日本成了日本的“妖怪学”?

那他们华夏的“妖怪学”呢?

不行!

张读不甘心,他们祖孙三代的著作都与鬼怪有关,凭什么给什么日本人。

他要自己整理!

【对日本诗歌影响最大的是白居易和杜甫,但是对小说影响最大的是哪本书呢?】

【大家肯定猜不到!】

裴铏心里又期待,又有些忐忑:“看后世那么喜欢聂隐娘,莫非是《聂隐娘》?”

嗯,《聂隐娘》是他写得,当然希望更多人喜欢。

写《红线》的袁郊已经从天幕讲述的部分故事看出日本人的审美,不会是好侠义的种类,那自己的红线在日本应该不怎么受欢迎:“既然说我们猜不到,必然不是。”

张读想想自己的文都被引用,外祖父的更出名:“难道是外祖父的《玄怪录》?”

写《玄怪录》的牛僧孺正是“牛李之争”的牛党首领,他的政治对手李党首领李德裕冷哼一声:“《玄怪录》的确玄怪,说不定那日本人就好那口。”

【是张鷟的《游仙窟》!】

天幕一句话让大部分人都有些疑惑,或者哑然。

武曌有些耳熟:“这张鷟朕好像听说过,写得《游仙窟》是什么书?”

上官婉儿肯定道:“的确是我朝官员,颇有才名,不过这本书婉儿也没看过。”

太平公主也摇头:“没有往我那递过。”

两人觉得更奇怪了,上官婉儿好才,太平公主如同女财神,出钱出力支持才子,这张鷟既然做官就不可能不去找人投效,那为何没有往她们面前递文帖?

武曌经历的事更多,慢悠悠道:“说明不适合给你们看……”

还有什么不适合的?

两位年轻女子还没反应过来。

民间,文人们彼此也在互相询问。

“你们看过这本书没?”

有人一脸茫然:“没有啊。”

也有人眼神闪烁:“啊这?”

待到再去询问:“兄台看过?”

“呃……”被问话的文人表情尴尬:这种书,他到底该说看过还是没看过呢?

问话的人换了个问法:“是什么书?”

“是那种……”看过的文人闪烁其词,“那种……”

作者张鷟也很尴尬。

他这本书也就是私底下写着玩玩的,怎么竟然传到了海外?

这种名声,有些不想要!

【《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记载:“新罗、日本东夷诸蕃,尤重其(张鷟)文,每遣使入朝,必出金贝以购其文。”】

【张鷟所有的作品中,《游仙窟》在日流传最早,也是第一本传入日本的小说,被日本学者盐谷温在《中国文学概论讲话》中称之为“日本第一淫.书”。】

张鷟:“……”

他痛苦捂脸!

同僚开始狂笑,说些什么“没看出来啊,兄台也算是文学大家了”“怎么也算拿了个第一”“日本人多喜欢你”“你书卖的这么好一定发大财了云云”。

太平公主:“……”

她和上官婉儿对视一眼,齐齐无语:“难怪不往我们面前递。”

【这本在华夏早已失传的作品在日本却多有抄本和刻本,且对早期日本文学作品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也是从日本重新刊刻后回传的。】

文人们言辞闪烁:“这种书失传,说明我们自己不爱看。”

“呵,我不信。”大唐的女人性情泼辣,直接怼回去,“可能是偷偷摸摸地看,看了之后藏起来,藏着藏着自己都忘记藏哪里了。”

文人们:“……”

嗯,很有道理,有些心虚,不敢否认。

【《游仙窟》为唐代作家张鷟所作,这本书还是骈文写作风格,有魏晋遗风,根据时间推测应该成书于公元700年以前,也就是武周或者武周以前。】

【虽然名为游仙窟,实则描写了风流艳~遇~式的庸俗生活,其中夹杂不少非常大胆的色~情~描写。小说内容轻薄,为文人狎妓之反映,嗯,大家懂得都懂~可以类比明朝的《金瓶梅》。】

朱元璋听得脸色漆黑,想起天幕说过明清多艳.情小说,感觉被连累了,现在只觉得想骂人。

【《游仙窟》也是华夏文学作品中直接描写男女性行为的最早段落,是最早以骈体文作传奇,标志着自六朝志怪向唐传奇的转变,内容亦自志怪转为叙人世之悲欢离合,在华夏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有人称之为“新体小说”。具体内容咕咕就不放了哈,容易涉.黄。】

古人非常能理解为什么不放,天幕下其他女孩子和小孩看到了影响也不好。

【《金瓶梅》虽然是艳.情小说,但也记录了明朝的社会风貌。《游仙窟》里诗歌、散文、骈俪体并用,辞藻浮艳。同时采用了许多民间俗语谚语,笔致活泼。对于当时的日本读者来说,不仅迎合了当时贵族的享乐心理,也大大丰富了日本词汇。】

【对了,据看过的人表示,论色.情描写其实不如明清时期的艳.情小说,这一轮明清赢了。】

张鷟:“……”

到底是丰富了哪种词汇?!

他很想逃,但逃不掉。

但是在官场上,大人们注重形象说得还算委婉,在民间更加直白。

“的确很受欢迎啊。”

“原来日本人好这口,懂了。”

“嘿嘿,食色性也~”

酒楼里,形形色色的酒客汇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有出身平凡的客人好奇:“贵族都喜欢看这种书吗?”

某位混在酒楼觉得更有氛围的世家公子吓了一跳,连忙自证清白:“我们不是!我们也是有品位的!”

明清的小说家这一次只想与《金瓶梅》划清界限。“我们一点也不想嬴!”

“我们不是只会写艳.情小说的!!!”

“那个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坏我名声!”

某位也在街头看热闹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