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8


后是共工、颛顼、祝融等人作战,怒触不周山,女娲来炼五色石补天。

——女娲从最早诞生的创世神,一步步后退,成了专门给男人善后的辅助者。

唐朝时期,司马贞补写《史记·三皇本纪》中,也继承了东汉的说法,只不过变成了与祝融争霸:“诸侯有共工氏……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

而再往后,到了宋明清时期,儒生直接认为“女娲补天”是荒谬传说,已经不认可了。

南宋时期的《路史·后纪二》记载:“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南宋人认为,女娲的功劳,是创造了婚姻制度;

比如清人李可珍《重修娲皇庙碑记》记述中皇山娲皇宫重修之事,认为女娲并非炼石补天极,而是别男女、通婚姻佐天立人伦之极,将补天极与立人伦沟通起来;

清朝嘉庆年间,杨毓崧《重修娲皇庙碑记》记述河南店娲皇庙重修之事,则直接认为补天、断鳌足等事“荒诞不经”。

清朝人不但认为女娲补天是荒谬的假说,还继承了宋朝的观点,认为女娲的功劳是“别男女、通婚姻”,所谓的补天并非真正的补天,补的是人伦。到此时,女娲从“补天”的创世文明神,降落为“造人”的“始祖母”。后世的娲皇庙中也变成了主要祈求婚姻、子嗣等等。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其实是晚于女娲神话的,女娲补天其实有着“创世纪”的意义。】

【根据李道和先生的理解:女娲补天神话紧密相关的应该是一种被称之为“天网”或者“天维”的神话观,女娲补天神话的隐喻意义是——正天地之秩序。】

李道和在文中说道: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其实炼五色石是炼针。炼针式干什么?是用来补天。

而华夏古代的天体观,有盖天说、宣夜说浑天说等几种。

其中,盖天说最早,说法就是以绳网为盖的天网神话观,而后才有了以车篷、伞、斗笠为盖的理论。

比如老子曾说:“天网恢恢”,说天道像网一样。

而女娲修补的天,补的是以网、衣或维为形式的天宇,使得天正地序,黄帝等后面的统治者才有机会“垂衣裳而治”。

【除了“天网”相关的补天说,还有从地球发展史来说,那就是地球地壳活跃期的连续天灾。】

“先贤的确有天网一说,这也就是说,女娲是真实存在过的首领,补天就是维持秩序吗?”

秦朝,阴嫚公主听着还有些不解气。

凭什么女娲神被后人不断的贬低?补天那么伟大被当做是假的,抟泥造人明明可能是假的反而被当做真的?

她空前了解到了,权力在谁手中,话语权就在谁手中。

哪怕是神,也得让道。

【但是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讲,“补天”也可能是补一次剧烈的天灾。】

【史料记载的各种文字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天灾。“四极废,九州裂”记载的是地震,“火炎而不灭”可能记载的是火山爆发,“水浩洋而不息”记载的是洪水爆发。】

【而需要补天的会是什么?有科学家猜测,可能是外来的陨石。】

天幕配合地放出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天灾。

大地突然剧烈地震动、开裂,带来地面上所有建筑的瞬间倾塌,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瞬间化为废墟,无数毫无防备的人类顷刻遭遇灾难,困在险境之中;

火山上一秒还是安安静静,甚至火山口有皑皑白雪,山腰上有翠绿森林,山脚下有冒着炊烟的村庄和人声鼎沸的城镇。

下一秒突然爆炸,火焰喷薄,乌云如同死神的披风,朝着火山周围一片的森林、村庄、城镇覆盖而下,将一切生机勃勃全部化为死寂;

炎炎夏日,昨天还在说热得恨不得下一场暴雨,第二天暴雨倾盆,下到河水决堤,冲向了农田、村庄,冲倒了家宅,也冲走了农人们本就稀少的财物和生命。

如果说这一切还有不少古人有机会见到,但是陨石,尤其是陨石雨,就让人吓到失去语言。

“扫把星!这么多扫把星!”

在古人惊恐的叫声中,陨石雨远看那样小,近看带着无法匹敌的杀伤力,砸破了大气层,也砸破了地表,砸破了房屋,甚至是宫殿。

“天破了!天破了!”明清原本不相信的文人终于认清楚补天的真相,但是这样的恐惧,他们宁愿还是不知道。

“这么多陨石,谁能够抵挡!”帝王同样感到心惊。

再强大的武器,也没法对这天降陨石雨做出抵挡或者反抗,哪怕是西洋火器也不行!

【我们知道,恐龙正是因为外来陨石导致灭绝的,当然,那个更古老。但是地球历史上不止是一次陨石灾难。而地壳活跃期,正是火山爆发、地震、洪涝、旱灾等都频繁发生的时期,这些被古人看似不可能的天灾,同样都是曾经发生过的史实。】

天幕放出了恐龙电影,那巨大的恐龙,看起来像比传说中的建木还要高。

但是当陨石雨降临,恐龙依然避无可避,只能躲闪不及活活被砸死。

而到了地壳活跃期,紧随着陨石雨而来的还有火山爆发等诸多天灾,最后的结果,就是曾经那称霸世界的恐龙彻底灭绝。

“那样的庞然大物都能灭绝,我们的人类先祖还能存活下来,真是不容易。”嬴政看着巨大的恐龙,既有一种强烈的征服欲:想要!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一种隐隐的后怕。

陨石雨连恐龙都能灭绝,那人类呢?

“大秦三皇庙,当以女娲为首。”嬴政越想越觉得女娲重要的值得祭拜,行动力很强的立刻做出反应。

刘彻也在后怕,他长叹一口气,不由想起传说中有不死药的西王母:“还是西王母好。”

虽然女娲很厉害,但他还是更喜欢长生不死。

但是女娲能补天大汉也很需要!

出于实用性,刘彻转的更快:“大汉的三皇庙,立女娲、西王母和神农。”

补天、长生不死、农耕兴国,大汉全要!

【汉朝的文学家不断地篡改历史,在后世也让其他文学家继承下来。不断篡改的结果,就是让华夏的神话史被篡改的面目全非,呈现破碎的面貌。】

【女娲只是一个开始,却不是结束。】

【大家能够看到,女娲是如何从一位最古老的文明创世神,不断因为文人的笔退到辅助地位。】

“文人的笔,原来如此厉害,连神的地位都能篡改。”太平公主听得有趣之余,还有些心有余悸。

自己的陵墓被李隆基都毁成那样了,那后世文人写自己,岂不是比写神还要更过分?

武曌对男人的笔有多么可恶已经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