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他们的第三次见面。

也许在此之前,还有他不知道的许多回。

心里平添一股烦闷,指尖悬在屏幕上方多时。

半晌,他回过去一个问号,等待顾清禾真正想说的内容。

过几秒,收到顾清禾发来的最新回复。

感情危机、男小三这几个字眼还在眼前闪回,又听见主任说:“小顾啊,虽说手术的安排是在春节后了,但病例最近就可以着手找起来,和病人的前期沟通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难点问题,一定特别注意。”

语毕,主任放下杯子抬起头,看着顾景时眉头紧锁,双眼黑沉似深潭,满脸的凝重神色。

他在心里想,顾景时不善言辞这事他清楚,但和病人沟通尝试机器人手术应该不至于让人为难到生闷气的程度吧。

他笑一笑,试图缓和气氛:“其实机器人手术也有优点,能准确定位靶点位置,提高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感染风险,国外不是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嘛,你有留美经验,和病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沟通上的困难还是很好解决的。”

顾景时不动声色地摁灭手机,应道:“明白。”

神外大主任其实还想就病例再和他聊两句,但毕竟顾景时才是主刀,瞧出他状态有点不太对,他咽回去到嘴边的话,笑着说:“那没事了,回去忙吧。”

顾景时颔首致意,而后转身出去主任办公室。

反手关上门,直至一路回去办公室重新坐回在屏幕前,还是觉得心头堵了口气,叫他呼吸不顺畅。

对面桌的杨医生在带教实习生写病历,看着学生交上来的东西,杨医生恨铁不成钢的斥道:“哪个学校的,实习都要过半了连份大病历都写不好,在学校怎么学的。”

韩叙在心里委屈,学校教的和实际工作要求的内容有出入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再说了,带教老师只是给了他份模板,让他对照着写,压根也没教过他什么。

心里吐槽归吐槽,面上他一脸怂地回答道:“榆大医学院的。”

杨医生正打算说现在的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的时候,听见对面的顾景时抬眸问道:“哪个班的?”

前后毫无关联的一个问题叫办公室里的几人皆是一愣,还是当事人最先反应过来,韩叙回答说:“临床一班。”

顾景时接着平静问道:“导员叫什么?”

韩叙啊一声,抬手挠了挠后脑勺,接连两个问题都令他摸不着头脑,但作为医院最底层的实习生,面对一附院人尽皆知的外科新星,他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导员姓林,林枝意。”

顾景时嗯一声,应道:“拿着病历过来。”

韩叙不知所措的又啊了声。

这回,是杨医生最先反应过来,把面前写得没眼看的病历塞到韩叙手里,急声道:“神外第一刀手把手教你写病历,还不赶紧过去。”

韩叙哦一声,慌忙拿着病历走到顾景时身边。

顾景时接过韩叙递过来的病历单,快速扫了一圈,扣在桌面上,之后从桌角的打印机上取下来两张空白的A4纸,递给他:“拉个椅子过来。”

韩叙心领神会,动作麻利的从一旁的空位上拉了把椅子,又从口袋里取出一支笔,摆出一副凝神听顾景时的教学的姿态。

见他一切准备妥当。

顾景时说:“这位患者有可疑颅内压增高,查体阶段应询问头痛的性质、发作时间、部位及和休息有无关系,发作时有无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和昏睡等,病史应着重询问有无高血压、屈光不正、慢性鼻窦炎、耳流脓及外伤史。”

韩叙笔头慢,顾景时话音落下他才记了三四句,感受到顾医生的目光落在纸上,他心里咯噔一下,笔尖顿在那里,连下一句要写什么都没想起来。

顾景时一改往日冷医生形象,耐心重复道:“有无高血压、屈光不正、慢性鼻窦炎、耳流脓及外伤史。”

韩叙哦一声,抓紧进度继续记笔记。

见他写完,顾景时又说:“像此类血管性、感染性患者,应常规进行头颅X线平片检查,必要时加照特殊位置。”

“系统回顾是指系统性地、完整地回顾患者的资料,因此是要写既往病史,避免问诊过程可能会遗漏忽略的内容,现有病症写在主诉里即可。”

他翻出韩叙的那份病历报告,指给他看:“这里,和这里,都不用写在系统回顾里。”

......

......

顾景时在办公桌前心无旁骛的教学,把办公室的另几位同事看呆了。

任医生走到杨医生旁边,探头看了眼专注的俩人,小声问道:“顾医生认识这个学生?”

杨医生回答的很没底气:“不认识吧,小韩马上该出科了,前头也没见顾医生特别关照过啊。”

“那这啥情况?”

任医生下巴往对面桌子扬一扬。

杨医生内心思索几秒,试探性说:“主任刚是不是叫顾医生去聊navi手术机器人的事儿,是不是压力太大。”

精神不正常了?

这句话他当然没好意思说出口,毕竟在他们对面坐着的顾景时,可是麻省理工正宗的临床MD,又经历了世界名院梅奥长达几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全身上下流淌着人类现代医学最高成就的血液,他等凡人,自然是不敢妄加评判的。

任医生听言若有所悟地点点头:“不愧是顾医生,释放压力的方式还真是别具一格。”

杨医生跟着点头,要知道他们这些稍微入职几年的住院医平日写病例,都没顾景时口中教授的那么严谨,能用CtrlC和CtrlV解决的东西,怎么省事怎么来。

毕竟压在他们身上的除了病历,还有首程、住院、首主治、首主任、术前小结、术前讨论、术前病程、各种同意书。收一个病人,就有十多份东西要写。

大约是想到了同一点上,俩人心有戚戚然地对视一眼。

片刻,任医生小声诶了下,反应过来好像还有哪里不对劲儿,又说:“不过刚刚顾医生的那两个问题是什么意思?为啥要问学生的导员是谁啊。”

经同事的提醒,杨医生想起同样叫他疑惑的两个问题。

下一秒,任医生自问自答:“顾医生是不是想问老师是谁,说错了?”

“八成是,”杨医生点点头,觉得同事的分析很有道理,“你看嘛,一定是navi手术机器人那事叫他压力太大了,你说,顾医生这台手术要成功了,是不是有望后年就升副主任,这在一附院,绝无前有了吧。”

任医生叹息一声:“好了,这个话题到此结束,再说自杀。”

她入职第二年了,还是住院医呢。

他们闲聊八卦的时间里,对面俩人也完成了教学。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