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边,我今天去了一个新地方,那块林地这种木头还挺多的咧。”
李贤东闻言,皱眉思索了一会,“我想想,那块地好像以前是张地主一家的吧。据说当年逃亡的时候,张老太太就是爬上这假蚕树躲过了流匪。后来安定下来了,张老太太就把这种树也种到了咱们这里。用假蚕树熏腊肉的风气也是张老太带起来的呢。可惜张地主儿子不争气,把大批家业都卖了。上次分家的时候,听族长提了一嘴,说族里人越来越多,要多添置一些林地。”
李小寒大喜,对着树皮深深吸了一口气,这真是好闻的味道,“爹,哪里还有这种树?咱们移一点到咱家林地里种着呗,我喜欢这种香气,冬天咱们也用这个熏腊肉。”
李贤东却突然静寂了起来,继母陈氏不喜欢这种香气,但是,他恍惚记得,他亲娘,是很喜欢这种树来熏腊肉来着。
他爹的林地,以前还种着一些,后来竟一棵都没有了。
连带着,他们三兄弟的林地,也没有。
出于一种不知道什么的心理,也许是迟来的叛逆和反抗,李贤东拍板说,“行,咱就移栽一点,到时候用这个熏腊肉。不过,等咱们家建完房子先,现在没得空。”
对,自己家现在没有空。
李小寒呆了呆,眉头皱起来。
自家人口太少了,还要建房,做什么事都抢不过人家。
李小寒顿了一顿,拿过另一种杂树给她爹劈,“爹,你劈这个。”
劈哪个柴不是劈,李贤东没有意见。
“娘,我喜欢这个……这个假蚕树,你下次见了,留意着,等爹空闲了,咱们再去砍。”
“行。”王氏一心为了丈夫和女儿,见女儿喜欢,丈夫也同意,只不过是换一种树熏腊肉,丈夫和女儿的意见就是他的意见。
夜渐渐深,李家一家三口收拾完,李小寒跟着王氏走回老宅。
“娘,那新林地远不远啊?”
“不远,远的话我也不去那里捡柴火。”
“那娘,我明天一早跟你去瞧一瞧。”
“你去瞧什么?家里不能没人做饭呢?”
李小寒顿了一顿,说道:“我看你今天那几丛鲜蘑挺好的,干脆一起去采一点,也是一顿菜。”
“行,那你一早跟我出门,不过得赶回来做饭。”
“哎。”
次日一早,早上吃过简单的杂粮饼子,李小寒母女便出门了。别说是普通的杂粮饼子,但是放足油,加上昨天王氏带回来的鲜蘑,也比普通的杂粮饼好吃三分。
一路往山上走,果然很快便到了王氏昨日说的那块林地。
张地主儿子真的不持家,一般人家的林地里,整整齐齐的种着能做家具的松树、樟树,能打果子的柿子树、梨树等,只有张地主家的这片第,野草杂树丛生,蓬勃生长纠缠在一起,路都难走。
不过也有好处,张地主儿子不持家,这林地里野物也多,不多一会,李小寒便捡到了几丛鲜蘑,又摘了野生木耳,竟然还摸到了一窝野鸡蛋,虽然只有3个,但也能当一餐呢。
两人一起上山,但一些野草繁茂的地方,王氏便不让李小寒进去,免得树枝草叶勾伤了脸。
“娘,我在那边看到一丛鲜蘑,我过去摘了。”
“哎,小心,别走远了。”王氏说道。
过了一会,王氏看到李小寒回来,见李小寒背篓里一块假蚕树皮,四四方方规规整整的,以为李小寒只是好奇了,也只是随口一问:“你怎么只割了块树皮,这不好烧。要那种枯枝才好烧,熏肉要枝叶。”
“哎,娘,我知道,我就是好奇。”
两母女随口说一句,这件事便过了。
当日,在李贤东家建房的众人,中午吃的是鲜蘑油渣焖饭,新鲜的蘑菇混着油渣炒香,然后加米加水,焖出来的饭又鲜又香又饱肚。
晚上吃的野鸡蛋荠菜鲜蘑汤,嫩黄的鸡蛋、绿油油的荠菜、漂浮的鲜蘑菇片,跟中午那顿香的浓厚不一样,晚上这道汤,又香又清爽,众人是赞不绝口。
“小寒侄女的灶上功夫,实在是不错了,像弟妹。”李贵前边吃边赞。
其实,李小寒的厨艺比王氏更盛一筹,因为李小寒更舍得放油和糖,王氏终究没有李小寒放的开。
李贤东晒得黝黑的一张脸,笑出了一口白牙,“贵前哥,你别这么说她。她人小,当不得。”
“哪有什么当不得,手艺好就能当得了。”
话题的中心人物,李小寒却对李贤东他们的话题不在意,她看看她们家刚开始建的房子,看看被别人一赞就啥都憋不住的亲爹,再看看放在角落的假蚕树皮。
算了,等房子建好了再说。
第17章
这日,王氏又一大早上山了,李小寒正计划着今天吃什么:今日只有猪油渣炒荠菜了,不过如果量够的话,建房的人应该也会很满足。
但是,好的食物,可以抚慰人生,为什么要在吃这一方面将就和偷懒呢。
恰好昨日下了一场雨,如今天晴了,地里地木耳应该长得不错,那便采点地木耳回来,嫩嫩滑滑的,也是一道好菜。
这样想着,李小寒便提起竹编篮子,向正在宅地里忙活着的李贤东喊道:“爹,我去地里采点野菜。”
“哎。”李贤东头也不抬应道,如今他对自己女儿放心得很。
不料,李小寒刚走出宅地,便看见王氏急急忙忙的奔回来。
李小寒皱眉,怕发生了什么事,忙迎上去:“娘,怎么了?你急急忙忙跑回来做什么?”
“小寒!小寒!”王氏气喘吁吁,随即又左顾右看,压低声音道:“那三七,那三七好像是出苗了。”
“真的,娘快带我去看看。”李小寒垮着篮子,挽起王氏的手大步向前。
不一会,两人来到李贤东的林地。
昨日的一场雨,让树下的枯草还带着湿润之意,可能正是这一场雨,枯草下面,颤颤巍巍的长出一丝小苗,嫩乎乎的,细条条的。让人看着心喜。
李小寒小心翼翼的拨拉开一点枯草,细看看下面长得如何,“娘,不错,这正是三七苗。”
“是吧?是吧!”王氏脸上的笑容一点点的展开,“这边还有,还有那边那棵树下,也有。”
李小寒细细检查了一遍,“嗯,看起来都很不错。娘,好好养着,这段时间,多浇水。三年后长成了,我们就发财了。”
“哎。”王氏大声点头,想到当时卖三七的价格,心里简直是将这些三七苗当宝贝养。
因着三七苗发芽的事,李小寒心情都好了几分,煮地木耳的时候,还滑了两个鸡蛋进去。又香又嫩!
晚上,吃过晚饭后,李贤东看着含笑收拾碗筷的李小寒,纳闷的问王氏:“今天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