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


延之又劝。

“嫂夫人和孩子们跟着你着实不易,你的性子出仕或许还会连累了他们,不如带着他们去过一段闲云野鹤的日子。”

颜延之不是不想让陶渊明去做大事,然而他本性如此,现如今将军营中比之晋廷好不了多少,而且他根本放不下晋,所以着实不适合他。

不若让他保持他的一颗本心,坚守在这山林之中。

陶渊明自己其实也很明白。

他早知庐山中有那世外桃源之处,之所以还一直待在这个地方,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放下,他希望有一日能看到国富民强。

可如今天机已现,晋将亡矣。

他也无需留恋了。

当晚,他们就挨个去问了附近邻人们的意思,不出他们所料,没有人不渴望看到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桃花源,都愿意随着 陶渊明往庐山深处而去。

第二日,几个男人便去市集买了些必备物品。

陶渊明送颜延之离开,便与他们一同出了门。

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两波人来拜访陶渊明,一听陶渊明送颜延之去了,那些人着急不已赶忙去追,怕是以为陶渊明跟着颜延之离开了。

“此一别,山高路远,只怕再也见不到了,保重。”陶渊明鲜少会有这样认真与他说话的时候。

两人都是性情豁达之人,否则也没办法成为好友。

颜延之笑道:“不急,等我与你传来好消息。”

陶渊明微微颔首,而后目送颜延之策马离开。

“驾!”

颜延之刚走,身后便传来了马蹄声。

“陶先生!”

马上之人见到陶渊明像是松了一口气,赶忙地下马赔笑,“陶先生。”

来的两人中,陶渊明认识一个,是彭泽县中的一个小吏。

介绍之下,他才知道另一个也是附近县城的小吏,都是县中长官让他们来邀陶渊明赴宴的。

陶渊明心下不喜,但这次他却没有表现得太过,只道:“过两日吧,待我安顿好家中田地,月底前定一一拜访。”

两人可不论他说的是真是假,得了他的答话便算是完成了任务,谢过连口茶也没喝便走了。

望着两人离开的背影,陶渊明立了半晌,方才去集市中买了许多秫种往家中而去。

过了午时,又有人来拜访。

敲门许久,陶渊明才从屋中出来。

他睡眼惺忪冲着对方发了一顿火,直把对方说得点头哈腰,却半点没有生气的意思。

“我们大人说了,请陶先生去坐坐罢了,若陶先生不去,我们交不了差啊。”

陶渊明叹息一声,“罢了,先时已经有两位大人来请了,正所谓先来后到,回去告诉你们大人,等我将家中安顿,届时将会一一拜访。”

好说歹说将人送走,翟氏方从屋内出来。

“可收好了?”陶渊明问她。

“嗯,随时可以离开。”

翌日。

几匹骏马疾驰,来到了陶渊明所在的村庄。

“大人,这村子怎么没点人烟啊?”

别说是人烟,就是畜生的声音都未曾听到。

这村子当真这般穷吗?

那领头之人看向带路人,带路人连忙道:“就前面了,陶家就在前面那槐树旁。”

“走!”

等一行人走近了,却是怎么叫门都没人应。

“大人,近日农事忙,许是下地去了。”

领头之人低低嗯了一声,便与几人坐在槐树下乘凉。

然而村中除了鸟鸣之声却无半点其他声音,着实让人感觉奇怪。

“你们两个,出去找找。”

他唤了两人,两手下立马应下去了。

其余人皆原地等着。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

“大人,不好了,这村子里根本就没有人,田中无人,屋中亦没人!”

“都跑了!”

他们找不到人便去敲门,谁知找了几处都无人应门,翻墙进院才发现院中完好,屋中却都已经被搬空,显然就是走了。

连找好几家都是如此。

领头之人皱眉,忙让人翻了陶渊明家中院墙,谁知那人一攀上去,院墙轰隆,应声而倒,吓了众人一大跳。

然而几人也顾不得这么多,冲进去一看,屋中如强盗过境,哪还有什么人?

另一边,颜延之走了两日,在路上却正巧碰见了自己一个姓关的同僚。

“颜大人,在此处遇见颜大人真是太好了!”

颜延之隐约猜到他是所为何来,又见他平日不喜自己,现在却和颜悦色,心下嫌弃表面不显,问:“关大人,我 这私事已处理好,正要回呢,不知关大人何处去?”

“此事说来话长,听闻颜大人与陶渊明是好友?”

“正是,不瞒关大人,我这正从陶居而来。”

“哦?”那关大人大喜,“那真是太好了!”

果然不出所料,这关大人是受刘裕所托前来寻陶渊明的,知道颜延之与陶渊明交好,便想着让他一同前去劝说。

“哪里还用得着关大人劝说?”颜延之笑着从包袱中取出一封书信,道,“我早前就与元亮说了将军之才,元亮也终于明白了‘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毕竟巨幕之言言犹在耳,他也不得不信。这不,托我带了投诚信给将军呢。”

那关大人显然没想到此事如此简单,愣了片刻,又暗骂颜延之抢了自己的功劳,“原来如此,那颜大人就先回去送信,莫让将军等急了,我再去会会陶先生,也好显示将军之诚意。”

颜延之故作犹豫,问:“不用我同关大人一同前往吗?元亮脾气古怪,怕他到时说话惹了关大人不高兴。”

关大人才不信他的话,既是有投诚之意,那看到他是将军的人如何还会不给面子?

“不必,我自己前往便是,颜大人先走吧,别误了时辰才好,在下也先走了。”

颜延之还想说什么,那关大人愣是没给他机会,兀自匆忙离开了。

看他匆匆消失,颜延之才勾唇笑了笑。

若还能找到,那就奇了。

自此,晋宋再无陶渊明。

而有颜延之带着他的作品,晋宋又处处都是陶渊明。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杜甫微微有些紧张,手心也跟着冒汗。

他打心底里还是比较相信女子说的话的,那就意味着自己要窥探天机了。

自己将会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几十年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从那预告看来,似乎自己晚年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但是却没说原因。

仔细一想女子透露出来的问题,他觉得有许多未尽之处,不过她的每次预告似乎都只是随意挑了些场景。

在自己认识李十二之前,唐看起来繁华,但也并非像巨幕预告那般。

即便身处盛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