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8


差别挺大的呀。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白为此也很纳闷呢。

但是他心中隐隐也觉得幕中女子所说的他的浪漫和王维的浪漫可能不是同一个意思。

因为女子也说了,有些人觉得平静的日子是浪漫,有些人觉得轰轰烈烈的是浪漫,或许他也是一种不一样的浪漫。

【直到最后,我们可能也不知道王维想说个什么,但是好像又全部都知道了,这诗中没有什么大道理,也没有什么太跌宕起伏的事迹,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这种闲逸萧散生活的享受,如果他不再想着回到官场,那他的日子无疑是舒坦的。】

可是他还是要回去的,这就是女子的未尽之言,所有人都听出来了。

事实也如女子所说。

王维记得自己并没有在那一处待多久,不日便回了长安。

他也在想,若是自己当初一直都住在那儿,不曾回来,日子会是怎么样的?

或许还是会有所遗憾的吧。

毕竟想做的事没去做,怎么也会惦记着。

所以人生没有完美的,不管他怎么做,总会有一些缺憾。

【可偏偏王维根本放不下,我们来看他的《不遇咏》,这首诗是用第一人称描写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他并不能安安心心地待在这美好的乡村。】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北阙,指的是古代时候宫殿北边的门楼,臣子们会在这个地方等待皇帝的召见,然而诗人上书却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后来隐居南山种田,收成却也不怎么样,这里隐居南山应该是一个代指,不是真的隐居南山,而指的就是隐居这个事。】

东晋。

说到这里,陶渊明忍不住地笑了。

是草盛豆苗稀了吗?他想。

自己不是什么高门大户,种地也有那么长一段时间了。

但是王维却不同,听女子的意思,他可是大家族的,哪里会做这些?

他就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将地种好的。

任重而道远啊。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百人会指的是很多大臣参加的盛会,出自《世说新语》说的是晋武帝举办的一场宴会,但是像那样的宴会,诗人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五侯,原指汉成帝时的五侯,这里代指豪门权贵,在豪门权贵门前心不能的意思就是不愿意去对着权贵们阿谀奉承。】

他这样的情况才是许多文人们同有的。

若不是别无他法,他们又怎么会愿意去阿谀奉承呢?

像王维这般地位的状元都无法获得皇帝的赏识,何况是他们这些普通人?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来到河朔这个地方和你一起饮酒,想问问你,我家中人在茂陵还平安吗?茂陵,在陕西,当时王维的家人应该住在长安附近,所以有此一问。】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我们干脆暂且游山玩水去吧,先不管那些春风动杨柳的事了,“春风动杨柳”是一个典故,出自郭震的《子夜四时歌·春歌》“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指的是思念之类的,就不去说什么思念思人了,先把那些都忘了游山玩水去吧。】

听到这个有些姑娘们都皱起了眉头。

所以这个王维和那些男子也是一样的吗,他们都不在乎自己家中的妻子。

若是以往,她们根本不会觉得有什么,甚至只是羡慕王维能够如此潇洒。

可是如今她们却明白了,她们自己根本就不是附属物。

为何男子可以出去,而她们就要守在家中,守在这方寸之间?

而有些男子们也都觉得王维年纪太小,贪玩。

说不定就算他一开始就是在长安,他也难有建树。

不过更多的人还是没有发表看法,依据经验,说不定这事情一会儿就又变了。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自古以来人们大多自私自利,你也应该知道我对此不喜。“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我就想济世致用之后,功臣身退,找个地方隐居去,如果唯唯诺诺,那不是枉为一个男子汉了?】

原来他跟自己是同样的想法。

其实李白也猜到了,与自己也有着类似想法的人实在太多了。

谁不想立下功劳衣锦还乡呢?

但是立下功劳的机会只有那么多,真正衣锦还乡的又有几个?

他们要有能力,还得有运气。

那能力还不能只是像他这般的文才,文才好便只能做文才事。

他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但巨幕的出现算是他的运气。

【看这一首和前一首完全不同,如果不知道,还会觉得这个是王维前期的作品,而《淇上即事田园》是功成身退后的作品,但是这两首却是王维同一时期的作品,大家就能想象他心中有多纠结了。】

【后来他回了长安,在长安结识了科举落第的孟浩然,两人成了忘年交。当时孟浩然落第之后还是在长安想着可以求谒做官,一时间名动长安,但是有传言有一次孟浩然和王维在一起,然后玄宗来了,孟浩然害怕就钻到了床底下,王维不敢隐瞒,玄宗便召见了孟浩然。】

钻到床底下,这未免太荒谬了吧?

如今孟浩然已去,但是却处处都是他的传说。

孟浩然是真的很有名有才的。

只是可惜了一生仕途多舛,为此许多跟孟浩然熟悉的人都忍不住伤感起来。

【本来这儿看着似乎可以有一场“明君贤臣”的佳话,而且唐玄宗其实是个很爱才的人,尤其是文才很好的人,但是没想到的是,唐玄宗让孟浩然作诗,孟浩然却写了一首《岁暮归南山》。】

东晋。

在帝王面前表达想隐居,怕是不太好吧?

谢灵运想,哪个帝王不会想要奋勇向前的臣子呢?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再在宫殿北面等着上书陈事了,回到我那破烂的炉子去。】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没有才能所以明主才会嫌弃,又因为多病所以和故人们都疏远了,“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白发催着人年老,新春也紧逼着岁暮,“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满怀愁绪使人难以入睡,月光下,松影印在窗上显得一片寂静。】

这……

许多人听到这里都不知该如何反应了。

反正若他们是帝王,恐怕不会要这样一个人吧。

字字句句都在说无人赏识自己。

这种话不是不能说说的,人也很多,但是怎么能在帝王面前说呢?那不是说对方识人不清吗?

【孟浩然的文才是不用怀疑的,像王维、李白等诗人都无比赞赏,但是这首诗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