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6


或是《国语》、《战国策》,这些经典书籍都有些瑕疵错误,但仔细一看又都能逻辑自洽。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这些是他们的祖传之物。

传闻他们的祖先是南北朝时期入山林避难的一群人,因为无书可读于是默书写书,记不清便自己编,传下来便成了如今这副样子。

他这么一说,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我读着读着仿佛从中读出了陶渊明的味道。

我拿给妻子看,她也与我有同样的感觉。

我想她是跟我在一起久了,所以连感觉都相似了。

将书还给农人我们又继续上路了。

这事情倒算是趣事一桩,于是我将他记了下来。

第229章

全文完结

《李煜篇》

孩子们都说我是他们最喜欢的老师,我好开心。

我问他们问什么,他们说因为我长得好看,还会给他们写好听的词,所以他们都喜欢我。

看到可爱的孩子们,我心中什么烦恼都没了。

午夜梦回,我也总能梦见我小的时候。

那时我在高墙之内,我也曾经幻想过走出高墙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只是我没想到的是我的离开竟是如此惨烈。

但是白日里我从不想那些,在孩子们面前我总是那个温和的师长。

我沉浸其中,就像沉浸在一个美梦里。

愿这个美梦永远也不会醒。

《欧阳修篇》

王安石那小子真的是有点东西。

现在他才是我最得意的门生了,但其实我觉得我几乎未曾教过他什么。

但他的悟性极高,只要他想去做,不管是看书,请教他人,亦或是听了巨幕,他很快便能有自己的主意。

起初我是很不放心他的,因为他这个性子,若是干看着确实是个爽快人,可不管是与他共事还是成为他的对手,都会十分难受。

他上上下下不知得罪了多少的人,可他恍若未觉,但是他不是傻子,他知道怎么全身而退,几乎未曾吃过亏。

几次之后,我也就放心了,于是不再管他,开始潜心修史和研究学问。

每次当我停下来,抬头看他总能看到他已经朝着前方进了一大步。

这世上怎么会有他这样的人呢?

《赵祯篇》

日子慢慢地好起来了。

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没错,从前的我做梦都在想着这一天,可不管是我还是朝臣们都不知该如何破局。

这时候巨幕出现了,还带来了本就应该为朝廷效力的王安石。

其实我第一次看到他时,我是不信他的,他太年轻了,眼睛里的锋芒遮都遮不住。

可是我一点一点看着他的进步,直至今日,连那些曾经强烈反对他的人都已经开始支持他。

我都不知该如何奖赏他,我怕他恃宠而骄,可他似乎从未变过,他只管埋头苦干,遇到危险时往后缩一缩,危险 消除之后他又开始埋头苦干。

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

《王安石篇》

很多人都说我有点木讷,说我不知变通。

我觉得这样说的人都不够了解我,有时候不需要变通为何要变通,一味地变只会产生更多的意外。

我好像把幕中女子所说的大宋的困境给解决大半了。

现在大家都说我好,说我是拯救大宋的英雄,其实我哪里是英雄,我不过是想保住我自己的家罢了。

既然都做了,那为什么不做好一点呢?

很多人都不知道生而为人到底是为了什么。

其实我觉得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的时候不如不去想为什么,就把手边的事情做好,每做好一件事情,总能被给予回报,在不知道的将来。

反正于我是如此。

当然了,有时候还是需要一些运气的。

比如巨幕的出现就是我的运气,若是没有巨幕,或许我的一生就是像幕中女子说的那样。

但我想那个我也不会后悔,因为我尽我所能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虽然没能成功,但我顶多也就有点遗憾。

我还活了一生,经历了那么多。

值了。

《苏轼篇》

这大概是我这一生过得最轻松的一段日子了,虽然我也从未觉得自己苦难过。

但是当我循着屈原的记忆,看那上天入地从古至今的一切,我恍然察觉,人是多么的渺小,人的一生是多么的短暂。

故而,我更加珍视我仅剩的这一点点的日子。

子由总是抛下他的事情来看我,我也喜闻乐见,因为他的年纪也大了,我们二人都已经到了不问世事,赏花分茶的年纪。

倒是苏过那小子总来陪我,被我骂过几次,年轻人还是要多去忙自己的事情,来守着我们老头子做什么?

近来一切都还挺不错的, 我听闻官家还没有什么举动,朝中已经没有先时那些争吵了。

当然,吵肯定还是要吵的,这文人多了,争吵难免。

只是不知这党派之争还会不会死灰复燃。

其实我猜这事情多半是无法避免的,至少如今来说是如此。

思及此,我就不由得好奇,很想去幕中女子的世界看看她的那个世界到底是何种模样。

我相信大概没有人不想看,我也只是这白日做梦的一个。

我也开始相信前世今生了,我想来世我会投身到另一个世界,或许那个世界便是与如今不同的世界,或许我会在那个世界与曹植、李白相逢,或许我会寂寂无名不被世人知晓,我不懂诗书不问风月,但我还是热爱我的生活。

那样的我便依旧可以说不枉此生。

《苏过篇》

父亲的状况越来越不好了,就连朝中也少有人再来打扰他。

我知道,这是正常的。

不管是谁,总要走到这一天,哪怕是我从小仰望、如高山一般的父亲,不知何时,他满头白发、步履蹒跚。

但庆幸的是,父亲生第一根白发的时候大概是我陪在他的身边,他掉最后一根黑发的时候依旧是我陪在他的身边。

父亲最近经常教导我,要我知道轻重缓急,不要总是盯着他。

可是对于如今的我来说,我最重要的就是父亲,不是其他。

大宋还在,有那么多的人为之繁荣而拼劲全力,但父亲只剩最后的这段时光,而他只有我们这些家人而已。

我很敬佩父亲,我一直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是跟在父亲身边长大的人。

父亲不是完美的,但他比许多人都好。

他的文才是我拼尽全力也无法望其项背的,即便是他教导我。

这么看来,教育孩子算不算是父亲的一个短板呢?

哈哈,哪有我这样的儿子,到处找父亲的短处。

其实父亲教得很好,我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