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9
的补充道: “屋子里的东西你们可以随意处置,但是我要带上我的扇子。”
第118章
不可名状者
生论派的贤者纳菲斯虽说绝非是喜爱弄权之人,可既然身处人类社会之中,作为组成社会规则的一部分,有些规矩他不得不遵守,有些人情他也不得不接受,养女阿娜尔的入学他并未干涉太多也从未特别打过招呼,但当她入学因论派后,只走了几次例行公事的调查和测验,便得到了因论派一位前辈学者的高度认可,省略了许多手续,直接出面点了头将那孩子收为了自己的关门弟子。
至于这里面有多少水分,又有多少是真正看在那孩子本身的才能的份上,大概教令院上上下下,包括纳菲斯在内心里都有个大致的答案,阿娜尔在校期间的表现只能说是平庸的出色,没有让所有人失望也不会太过耀眼夺目,教令院不缺天才,阿娜尔无论怎么看,她所拥有的资质都只是平凡人的优秀。
但这位名为凯利姆的着名学者仍然对这个关门弟子给予了极高的重视,这样的态度很难不去想是不是与她的父亲有所关系,就连纳菲斯本人也很难不去这么想;有关这件事情,凯利姆自己不会特意解释,他也很难解释清楚。
他要如何解释呢?比起其他学院可以与时俱进,学者们的花样突破创新,因论派是只能在古书和遗迹上生存的学院,学生们自己都曾开玩笑般总结过伐护末那学院的内容—— “不是在背书,就是在辟谣”。
……伐护末那学院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诃般荼了。
伐护末那学院没落太久了,其他人不能理解的东西也太多了,包括他们的那位大贤者在内,仿佛所有人都无法理解她那些看似普通的论文究竟代表了什么,太多人都看轻了伐护末那学院的价值,看清了阿娜尔的价值。
“——所以呢,所以你想和我说什么,凯利姆?”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这位老朋友见一面,大贤者阿扎尔的脸上是隐秘的不耐烦: “你知道我们究竟要做什么,这种紧要关头,你浪费我的时间的精力,难不成就只是为了你的那个普普通通的学生?”
“所以我说了,你根本什么都不懂!”
凯利姆拔高语调,苍老的脸上难得多了几分鲜活的怒意, “我通知你那孩子在哪里,不是为了让你们把她抓起来的!我和你说了,她有才能,有带领伐护末那学院走向巅峰的才能,她刚刚交上来的那篇论文足以让她被称为诃般荼……想想吧阿扎尔,一个不到二十岁的诃般荼,比历史上那位妙论派的天才还要优秀……阿扎尔,你轻视的是我最得意的弟子,是我看中的因论派的未来的贤者,你凭什么在我眼皮下面把她关起来!?”
“得了吧凯利姆。”阿扎尔的脸上终于褪去了那敷衍的平易近人,露出一抹嘲讽又刻薄的笑来: “事到如今,你居然还在执着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阿扎尔。”
“便是字面意思了,朋友,”大贤者很平静地回答着, “带那个小丫头回来,是因为她一个人便可以让纳菲斯和赛诺乖乖听话,那位远在天边的大风纪官姑且不说,纳菲斯现在也不愿意和我们好好合作……倒是不知道看在他可怜的小女儿份上,未来能不能稍稍配合一下了。”
凯利姆声音无意识拔高几分: “可我刚刚说了,她的论文——”
“论文,论文,论文——”
阿扎尔冷着脸啧一声,成功打断了凯利姆的声音。
“……我再说一遍,凯利姆。这儿没人会在乎那个。等到我们的计划完成,无论是因论派还是因论派研究的东西,从此都无需去费尽心思去研究了。”
大概是看到对方稍显苍白的脸色,阿扎尔还是放缓了语气,耐着性子又多劝了一句。
“——我们即将创造历史,无需在意这些过去的老朽旧物。”
***
大贤者的态度显而易见,这和凯利姆最初的计划全然不同。
事实上,只要阿扎尔愿意多听他说几句——哪怕只是几分钟的功夫,凯利姆都有把握让他看上一眼那篇堪称价值连城的论文,他早就知道所有人都看轻了他那位小弟子的能力,那是个天才,毋庸置疑的天才,若是按着他先前的计划,那么就连阿娜尔本来也应该是他们计划之中必须要争取过来的重要一环。
他对这个孩子寄予旁人难以想象的厚望,期待她会成为因论派的未来,成为最年轻的诃般荼,她会重写学院的历史,她会改写因论派留给世人的印象,她会成为学者,成为智者,成为贤者,成为教令院未来历史上那颗千古留名熠熠生辉的伟大明珠……
但凯利姆自己也很清楚,也许他的那些同僚在听到这样的感慨后,会嘲笑他的胆怯和愚蠢,身处“造神”这样伟大的计划之中,依然会选择将近在咫尺的荣耀交托给自己的后辈。
可不然又能如何呢?
他已经老了,老到会对未来产生无限的恐惧和遗憾,老到不得不去承认自己的能力即使是年轻的巅峰期也无法与年轻的天才抗衡。
所谓的天才啊……就是穷尽一生心血得出的努力,却依然敌不过对方偶尔闲暇时的灵光一现。
凯利姆的野心早已因为寿命和身体消耗殆尽,他看的很开,与其执着于抹杀学生的存在感,坚持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历史上,不如留下更伟大的天才,人对天才总归是容易偏爱的,他愿意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一线生机,期待的不过也就是她的名字前后,永远会留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现在不行了。
凯利姆几乎是痛苦无比的想着,他的面前摊放着那份论文,女孩在另附的来信上很谦虚地写下了先前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省略了让导师审阅大纲直接写完了论文初稿,可只要是在历史和考古学方面的研究稍稍深入一些的学者,都很难不去为了这份论文而着迷。
越深入,越理解,也就愈发不可自拔。
……如今的因论派内甚至是整个学术界,没有人比凯利姆更能理解这份论文的价值和那份不可言说的奇妙魅力,仿佛连文字本身都在书写过程中被赋予了符文一般神秘而奇异的奇妙美感,凯利姆颤抖着伸出手抚摸着冰冷顺滑的纸张,他看着那些字符,那些句子,仿佛凡世的一切存在声音都被他的精神所过滤掉了,白发苍苍的学者佝偻着身子,近乎饥渴的阅读上面的文字,试图从里面挤压出更多的秘密,填补更多的未知与不安……
——可偏偏他是个庸才。
在这字符面前,老人无比绝望地察觉到,他永远都只是那个庸才。
哪怕通往智慧与无上真理的钥匙就摆在他的面前,他也找不到真正的锁孔,亲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