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
不让我们动,我们没法走出去顺着线索向外查,以至于至今什么也不知道。你说你花了大笔的银子,耗费偌大的心力,让我们学了一箩筐东西,难道就白养了我们?”
“倒也不是。”苏容笑了一下,“我这不是等着及笄,看看护国公府这门婚事儿,到底成不成吗?不成有不成的打算,成有成的打算。也好不走冤枉路。”
“那如今,成还是不成啊?”
“我自然是想成的。”苏容放下空酒坛,说出今日来找兰娘的目的,“我不想放掉周顾,从这个月起,你们便准备将各个铺子开去京城吧!另外,借由铺子,快速将消息网铺开。”
兰娘眼睛霎时一亮,“终于不用一直窝在江宁了!”,她摩拳擦掌,“你要知道,大家伙都等了好几年了。”
苏容点头,“知道!”
兰娘有些兴奋,“我今日连夜就召集他们,一起商议,明日章程就能订下来。明日你还来看看章程不?”
苏容摇头,“我没空,你们自己看着办,我要陪我未婚夫呢。”
兰娘:“……”
她稍稍冷静了些,“那周顾不是才来江宁,你刚与他相处两日吗?怎么?短短两日,就真喜欢上他了?”
“有点儿吧!”苏容说话间已喝空了一坛酒,放下空酒坛,小声说:“讨人喜欢的人,总让人舍不得放掉!想嫁他。”
兰娘闻言顿时将周顾列入了重点人物,“那他呢?对你如何?想娶吗?”
苏容有点儿郁闷,“瞧着像是不大乐意,但似乎也没那么抗拒。”
兰娘认真地给苏容建议,“那你得认真些,用些手段,高门府邸的小公子,尤其是出入宫廷如家常便饭的人,自小什么美人没见过?你得先让他喜欢上你,非你不娶。否则,这等煊赫门第出来的人,骨子里都被养的骄傲的很,若不是个性子软和的,长辈也不定能做得了他的主。”
见苏容不说话,她又说:“这种事儿还真不少,临阵逃婚的,跳腾着死活不娶的,打骂家法跪祠堂都不管用的,除非让他心甘情愿,否则,有的闹腾。”
苏容受教,“用什么手段?”
兰娘为难,“这我也不知道啊,就是女人勾引男人的手段呗?你要先了解他的喜好,看他喜欢什么,对症下药,步步为营。”
苏容若有所思,“行,我走了,给我拿两坛带走。”
“你连喝带拿?一坛百两银子呢。”兰娘瞪眼,“敲碎了两坛,又喝了一坛,还要带走两坛?一晚上,就让你败了五百两吗?小祖宗,这酒酿的可不容易,三十六道工序呢,你不是不知道这酒有多难酿?出了江宁,一坛要花两百两还不见得能买得到呢!咱们出了江宁后,处处都要用钱,还是省着点儿吧啊,留着赚银子。”
苏容看着她,“知道,你刚刚不是说让我对症下药吗?周顾似乎挺爱喝这醉花饮,我给他带回去。”
兰娘顿时没了反对的理由,肉疼地又拿出两坛,捆在一起,递给她,“路上小心些,用不用我送你?”
“不用,再给我拿一套金针就行。”苏容接过了酒,想起金针没了,若是今日金针在手,那人得死在她手下,埋去这笑迎客后院的桂树下,给桂树做花肥,算他命大。
兰娘立马找出一套金针,递给苏容。
苏容收起金针,不再逗留,拎着两坛酒,出了酒坊。
第43章 逮住
苏容回到客栈,一路上十分顺利,没再遇到想杀她的人。
下榻的客栈里十分安静,她蹑手蹑脚往自己的房间走。路过周顾门前,房门忽然开了,周顾一身中衣,抱着胳膊看着她,“跑去哪里了?”
苏容吓了一跳,抬眼去看他,心想果然出去容易回来难,若是让她悄无声息溜出去,再悄无声息溜回来,周顾全然无所知的话,那周顾可真是不警醒,枉费自小习武了。
她摸摸鼻子,乖乖停下脚步,将拎着的酒递到他身前,“去买酒了。”
“醉花饮?”周顾挑眉,“这么烈的酒,你也能喝?”
苏容眨眨眼睛。
周顾凑近她,“满身的酒味,喝了多少?”
苏容实话实说,“一坛。”
其实是一坛半,最初喝的那半坛,遇到刺客时,敬给土地公公了。
“可以啊,一个人喝了一坛,还能面不改色的回来,小瞧你了。”周顾挑眉,“那你这两坛酒是带回来继续喝?”
苏容摇头,“给你买的。”
“算你有良心。”周顾接过两坛酒,同时教训她,“一个女儿家家的,黑天半夜别四处乱跑,仗着自己有几分本事,就不知天高地厚了吗?还是说江宁郡的治安好,可以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也还没到那个地步。”苏容听着周顾一本正经教训她,心里很慰烫,摇头,“下次不会了,我就是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着,出去溜达了一下。”
周顾“嗯”了一声,想起一件事儿,“我一直想问,为何江宁郡没有乞丐?就连一个衣衫褴褛之人都没有?”
“哦,这个啊,是我父亲治理的好,每一个进入江宁地界身无分文的人,都可以去官府的救助所做十日帮工,十日后,领得一份工钱,用这工钱,可以做些小买卖安家。还有官府给与的各种政策,作为后续的帮助,一套实施下来,便没有乞儿了。”
“官府哪来的钱?这救助所,得需要不少银子吧?”周顾纳闷,“而且,还有各种政策,也需要银子支撑才能运行下去吧?”
苏容心想周顾果然不是腹中空无一物,她点头,“官府的税收,当地富户的捐赠,还有被帮助起来安家的乞儿,每年也会交一部分作为外来人口在江宁落户的安住费,总之等等吧,你若是感兴趣,等回去,可以找我爹,我爹肯定乐意跟你详细说说。”
周顾懂了个大概,“原来这就是江宁虽富裕,但只能供自给自足,每年税收并没有多缴纳给朝廷的原因。”
他疑惑,“我听闻陛下当年派人来查苏伯父,后来没查出他贪污纳垢,一两银子都没,给气笑了,想必也是知道江宁这些利民之策的,但是为何,没整个大梁实施起来?不说天下各处,只说从京城到江宁这一路,我便看到不少乞儿,而很多人,似乎也不知道江宁竟然是这般好的境况。”
“江宁郡不可复制。”苏容笑,“因为江宁有一个人,正德三年的头名状元,他有大才,但是不喜朝堂,遍游天下多年,后来到了江宁,与我父亲合得来,便在江宁落脚了。他制定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我父亲十分推崇,两个人一起,施行了下来。政策初始,也是十分不顺,如今十多年下来,才是你看到的江宁郡。那个人叫谢远。”
周顾恍然,“谢远我知道,原来他一直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