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9
是担心你身体,每年秋冬,你最少都要病上一场。朕可以不喝梨汤,但你必须得给朕好好的。”
珍贵妃露出柔美的笑容,“陛下放心,有您这般在意臣妾,臣妾自也会爱惜自己。”
她起身给皇帝盛梨汤,“还热着呢,陛下快尝尝,秋梨败火。”
余安不在,她也没另喊人进来试毒,便自己先舀了一勺,放进嘴里吃了一口,然后十分主动地喂皇帝。
皇帝顺从地喝着梨汤,一时间,御书房内,一改早先的沉重,十分温馨。
皇帝喝完一碗梨汤,起了些旖思,拍拍珍贵妃的手,“今晚朕去长乐宫。”
珍贵妃脸一红,“臣妾不辞辛苦来给您送梨汤,又不是来邀宠的。”
皇帝哈哈大笑,“朕知道,朕的贵妃无需邀宠,朕便已爱极。你送梨汤,是心疼朕。近来朝中多事,朕委实有些上火,你这梨汤送的正好。”
珍贵妃担忧地问:“臣妾听闻刺杀清平公主的人主犯自尽,从犯服毒。陛下您就算再气怒,也得爱惜身体。”
皇帝点头,“朕晓得。”
珍贵妃亲自收拾了汤罐空碗,放进食盒里,“那臣妾告退了。”
皇帝笑着摆摆手,又重审了一遍,“晚上等着朕。”
珍贵妃羞恼地跺跺脚,提着食盒出了御书房。
身后传来皇帝愉悦的大笑声。
走出御书房后,珍贵妃脸上娇羞的笑便散掉,她将食盒递给宫女,自己拢了拢身上的披风,轻声吩咐,“走吧,回去了。”
宫女应是,拎着食盒,跟上她。
一行人浩浩汤汤而来,又浩浩汤汤而去,似乎真的只为送一碗梨汤。
皇帝在珍贵妃离开后,也渐渐止了笑,一时间无心批阅奏折,便那么干坐着。直到余安送了老护国公回来,给他上了一盏茶,放在跟前,皇帝才忽然问:“余安,珍贵妃的闺名,叫什么来着?”
余安一惊,连忙压低声音回话,“回陛下,贵妃娘娘姓沈,单名一个怡字。”
“沈怡。朕竟忘了。”皇帝顿了顿,“她入宫多少年了?”
“有十四年了吧!”余安也记不清楚具体了。
“十四年。”皇帝又一阵恍惚,“苏容今年十五岁。”
余安又是一惊,不明白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他快速地看了一眼皇帝,见他神色恍惚,他不敢多探究,连忙垂下头。
皇帝又过了好一会儿,才恢复如常,“派人将瑞安王请来。”
余安应是。
瑞安王今儿也参加了大朝会,刚回到府中没多久,便听闻陛下宣召,他连忙又沐浴更衣,赶紧进了宫。
皇帝见了瑞安王,对他道:“关于清平被刺杀一案,朕想交给你来主查,三司配合你,务必查个水落石出,如何?”
瑞安王愣住,今儿早朝上,陛下还特意提了此案,申饬了大理寺卿,命刑部也一起,三司联手来查,如今怎么又把他叫来跟着查此案了?他不解地看着皇帝。
皇帝见他这个表情,便知道,对于清平被刺杀一案,他应该没掺和,而且应该也还不知道苏容的真正身世,否则,不会不知道那刺杀压根就不是冲着清平,而是冲着苏容。
若是没问明白老护国公苏容的身世,他认为三司联手查此案,自然没问题。但如今知道了苏容的身世,这里面就有大问题了。但皇帝金口玉言,自然不能朝令夕改。所以,他要寻个妥当之人,跳出三司之外,也跳出朝堂深水,且还要位高权重,一直保持中立的姿态,这人就得是瑞安王了。
他也想知道,这朝中,有什么人,会被南楚的南宫家或者是南楚宗室的势力渗透,亦或者被收买,帮着人杀苏容。
于是,他看着瑞安王道:“刑部、大理寺、监察院,三司里各有疏漏之处,朕总觉得不放心,此案甚重,想着你妥帖,交给你,朕应该放心。”
瑞安王闻言连忙拱手,“陛下既然这样说,臣一定尽心,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皇帝颔首,“谢临那孩子,朕觉得十分不错,待科考放榜后,只要名次不低,朕准备重用。”
瑞安王一喜,但同时心中也明白,他的中立陛下一直看在眼里,故而这是给他一个许诺,只要瑞安王府忠于陛下,谢临的前途,自无需忧心。
他连忙谢恩,“多谢陛下,临儿虽然有些孩子气,但也是因为未经磨炼,一旦对他多加磨炼,他还是得用的。”
皇帝点头,似十分欣慰,“朕也这么觉得。”
于是,瑞安王再出宫,肩上便落下了一个重担。他想着还是得先去一趟大理寺,了解从事情发生到如今查到哪步了,然后得再去一趟公主府,亲自再听听清平公主关于当日事情发生时的经过。
他敏锐地觉得,老护国公前脚刚与陛下叙话了一个多时辰,后脚陛下便将他召进宫让他接手此案,这里面,一定不同寻常。
尤其是,大理寺监牢,何等森严,大理寺卿也不是个没本事的,人还不老糊涂,也是知道刺杀公主的案子是个大案子,清平公主一直派人盯着,怎么可能让人钻了空子送了毒进去?但偏偏,就有了这么一件事儿,可见有人能将手伸进大理寺,手眼通天。
瑞安王一路寻思着,这件案子,皇帝既然交给他,便是信任他,让他彻查到底的意思,他务必得办好,不管牵扯出什么人,他也只能咬牙一办到底。
毕竟,这案子查好与否,可是事关他儿子的前途。
第214章 如实(二更)
皇帝在当朝命三司联手查案后,又额外任命了瑞安王为主审官,随着瑞安王出宫,他接手清平公主刺杀一案的消息也传遍了皇宫内外。
谢临都震惊了,他爹都多久没受陛下如此重用了?瑞安王府一直不敢行差就错,他爹也是能混日子就混日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久而久之,他几乎都觉得他爹这么混下去也不错,他将来也干脆一样混日子就行,总之,把瑞安王府的门庭支撑住了就行。反正这样也简单。
从龙之功啊什么的,他爹从来没想,他也不想。所以,他这么多年,不往太子跟前凑,也不往其他皇子们跟前凑,能混过去就混过去。
如今这是怎么回事儿?陛下怎么突然就交给他爹这么一件大事儿了?
在他看来,清平公主刺杀案可不是大事儿吗?大朝会上陛下特意因大理寺出了纰漏申饬了大理寺卿,又命三司联手,如今又把他爹抬出来,这是堪比御刺案了。
他想着清平公主真是受陛下宠啊,但一想又不对,清平公主即便再受宠,三司联手来查,也够了,何必用上他爹?
他想不明白,去找他娘,“母妃,您听说了吗?陛下命父王主审清平公主被刺杀案。”
瑞安王妃正在浇花,点头,“刚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