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6


的一众人等。

孙淳望笑得合不拢嘴直夸二人回来得及时,又说太女心疼太女夫体恤臣属,户部正缺人,他们自今日起,就是入职了,两人都是从四品参议,只比周顾矮一级,以后跟着太女夫就是。

户部的其余人见又来了俩人,虽然刚入朝,就是他们头上的官,比他们官职都高,但谁让人家是太女一派嫡系呢,跟着太女征战大魏的亲随,尤其其中一人还是太女夫的表弟,他们比不了。也很高兴,一个个虽然忙的满头大汗,但也挡不住笑出了牙花子。毕竟,官职再高,也不是来摆谱的,而是来干活的,他们如今就希望再多几个人分担活计,如今一个人干十个人的活,真是吃不消。

半个时辰后,宁泽抹汗,跟子夜说:“这么忙,别是晚上都下不了衙熬夜干活吧?”

子夜摇头,“最晚亥时,一定能下衙了,这是太女给各部最新的规定,毕竟人是铁打的,一日两日还好,长期以往熬不住。”

宁泽想想亥时,也有点儿晚啊。

子夜道:“宁大人您是不知道,我家公子第一天来户部时,过了子时才下衙。”

宁泽顿时不觉得晚了。

子夜又说:“后来,公子也觉得这样不行,太女当朝提议开恩科,后来又特意召了六部尚书,严格下了规定。这才都在亥时前,必须下衙。”

宁泽欷歔。

“您二人今儿刚回来,还是累的吧?”子夜看着二人,“要不跟公子说说,明儿再来?”

“不用。”宁泽摇头,“就今儿吧!”

他若非昨儿歇了一夜,自然是累的,但今儿嘛,被人一声声宁大人的叫着,早已不累了,连子夜都对他改口了。

崔行之也点头,“不必。”

子夜见二人好像也还好,便将二人在半个时辰后,准时地又带回了周顾面前。

周顾在二人回来后,也不客气,直接派了活,让二人去干。

宁泽与崔行之接了活,也跟所有人一样,一头扎了进去。

宁泽经过半年的锻炼,已是开发出了潜力,崔行之是自小便得崔公重点栽培,清河崔氏本就是历代出文官,底蕴深厚,自然不在话下。有了二人相助,虽然开始时不太熟练,不是十分顺手,但周顾却一下子觉得轻松了不少。

更甚至是,戌时,今儿的户部,便提前下衙了。

孙淳望走出户部时对周顾笑呵呵地说:“太女夫,还得是你啊,这户部再加两个有本事的人,就是不一样,老臣都觉得肩上轻松不少。今儿腰都没那么疼。”

周顾笑:“孙大人早些回去歇着,太女已收到了大梁太子的回信,春耕的种子已找大魏要到一万旦,户部得派有经验的人去验收,别被大魏糊弄了坏种子,这样一来,人手还是要调派出去,明儿这个时辰,怕是还在忙。”

孙淳望大喜,“这可多谢燕太子了。”

就算再调派出去两个人,他觉得能解决这一件大事儿,也十分开心。

来到户部门口,孙大人先上了车走了,周顾回身看向身后,只见宁泽摇摇晃晃的出来,一脸的劳顿萎靡,崔行之还好,但眉眼间的疲惫之色也是显而易见。

周顾伸手在二人肩膀处一人拍了一下,“都回去歇着吧!”

宁泽本来想着回王都后,他得跟周顾喝酒,庆祝他胜任太女夫,但如今嘛,累死了,他什么想法都没了,点点头,“好。”

崔行之倒是说了句,“还没跟表兄道喜,恭喜表兄。”

周顾扬眉笑,“行,我收到了你的恭喜,走了。”

他说完,转身上了马车。

宁泽目送着马车远去,似是皇宫方向,他晕晕乎乎,“咦?太女夫不住周府吗?我恍惚记得有人说他在宫外也有府邸的啊。”

“表兄的府邸就在咱们那一片第一处府宅,不过他不住,住王宫,也不稀奇。”崔行之催促,“宁兄,走了。”

“走走走,好困啊。”宁泽连忙上了马。

周顾回到王宫凤殿,发现苏容还没回来,他“咦?”了一声,问:“今儿她怎么还没回来?去了哪里?在做什么?”

赵嬷嬷连忙回答,“回太女夫,太女今儿还在议事殿,好像是被工部修缮堤坝安排人手的事情给拖住了。”

周顾点头,想去找苏容,又怕他去了打扰她,便直接去沐浴了。

他沐浴完,苏容还没回来,他便学着她,如往日一般,在房中一边玩九连环一边等着她。

等了半个时辰,苏容还没回来,周顾反而把自己给哄睡了,头一歪,九连环扔在一边,他眼皮打架到彻底阖上,睡了过去。

苏容回来时,殿内掌着灯,她一下子放轻了脚步,见赵嬷嬷也还没睡,小声问:“周顾先回来了?”

“是,比您提前回来一个时辰。”赵嬷嬷也压低声音,“老奴问了两句,说是今儿宁大人与崔行之大人从新启城回来了,没歇着,直接去了户部丁卯,户部的人比往日早了一个时辰下衙。”

苏容恍然,她休息期间,兰芝好像对她提了一句,说宁泽与崔行之回王都了,她也没想到二人回来的这么快,比她预计,早了两三日,还都挺懂事儿,回来就立马去了户部报道。

第729章 来信(一更)

苏容没进内殿,直接去沐浴。

沐浴后,她轻手轻脚回到房间,见周顾歪着头,躺在床上,睡的沉,手边放着九连环。这一张清隽的少年郎面孔,无论什么时候看,都让苏容觉得心动,看多久,都不觉得腻。

她悄悄来到床前,蹲下身,瞧着周顾,心里旖旎心思有点儿拽不住,想吵醒他,想亲他。

但她还是在凑上前时,及时悬崖勒马,退远了,站起身,熄了灯,悄悄爬上了床。

哎,这日子过的,连个晚安吻,如今都快没了。

南楚朝廷忙成一团,大魏也同样,甚至比南楚不遑多让。

毕竟,大魏发兵南楚时,谁也没想到会败,那可是六门攻城炮,八十万大军,但竟然就败了。

他们敢说是太子元照没能力吗?并不是。前线打仗的情况不是秘密,太子元照的作战方案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南楚王女带着人负嵎顽抗,且顽抗到底,而大梁这个南楚的后盾,也着实见机行事,动作太快,以至于让南楚被曲线救国,还真给救了。

不得不说,大梁护国公府的老护国公不愧是人老姜辣,他到了边境,二话不说便对大魏开战没给大魏打出攻夺南楚的时间差来,这也是大魏朝廷没想到的。

倒头来一步错,步步错大魏被逼的与两国议和,割地赔款,割让城池,就连春耕的种子,也要赔给南楚。

真是气死个人,但又没有法子,大魏实在是憋屈的紧。

而且不止憋屈,大魏还要倾举国之力,筹集金银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