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


间。”

章云只得连忙去吩咐下人准备明日出行需要的东西,默默感叹,阿郎年纪大了也改不了雷厉风行的性格。

......

从高平郡到合昌郡,快马加鞭不到一日就能到,当天晚上,云煦泽便收到了朱隆传来的消息。

云煦泽单手握拳锤了下手心:“稳了!”

只要能让章丰钊来高平,他就有信心留下章丰钊,毕竟他这里可有不少新鲜玩意儿,那道数学题不过是小意思。

他记得曾在图书馆的某本书上看到古人有四大智力游戏,分别是九连环,华容道,七巧板和鲁班锁。

这几样东西都不容易制作,尤其是鲁班锁,云煦泽的脑子是制作不出来那种东西的。

不过云煦泽玩过九连环,他懂九连环的原理,有段时间九连环特别流行,他跟风学过九连环的解法,到现在家里还留着几个九连环。

为了迎接这位未来的先生,云煦泽决定先把九连环制作出来。

九连环看起来结构简单,但制作起来并不算容易,最起码对于云煦泽这个手残党来说挺困难的。

云煦泽不打算为难自己,他选择去军器司找专业工匠制作。

九连环在解开状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挂在木制横板上,环环相连的九个圆环,另一部分则是用来套环的剑形环柄。

每个初学九连环的人,都会被环柄折磨得痛不欲生,恨不得直接把环柄砍成一节节,好把九连环解救出来。

貌似玩智力玩具很容易搞人心态,耐心不好的人很容易变得暴躁。

九连环是这样,魔方也是这样。

云煦泽一开始玩魔方时,故意没记公式,想凭借自己聪明的大脑还原,事实证明他的大脑没那么聪明,不过他确实没用公式就把魔方还原了,因为他选择了暴力拆卸然后重新组装还原。

云煦泽想到这个,内心默默祈祷章丰钊的脾气可以好些,别到时候解不开九连环拿自己撒气。

军器司的工匠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制作一个智力小玩具手到擒来,没一会儿,完全按照云煦泽描述制作出来的九连环就好了。

云煦泽拿起九连环,当初天天研究九连环的记忆瞬间涌入脑海,他熟练地拿起环柄,有条不紊地把九连环套在环柄。

一旁工匠和小福子都看傻了。

云煦泽把九连环递给小福子,道:“你尝试一下,把环柄从九连环上取下来。”

小福子脸色僵硬地接过九连环,刚才云煦泽套环的时候他就看得头皮发麻,根本不觉得自己能解出来,他只摆弄了两下就放弃了。

“殿下,奴才蠢笨解不开。”

云煦泽也不为难他,看向面前的十几个工匠,示意他们试试。

所有工匠试了一圈,没一个人能解开,最终九连环又回到云煦泽手中,

云煦泽干咳一声,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开始解九连环,他的手很稳,不被面前看起来很乱的圆环干扰,如同做数学题一般,一步步解决,最终成功把环柄从圆环中解救出来。

“殿下好生厉害!”

云煦泽刚解开,小福子就出声夸赞,仿佛早就准备好就等着这一刻。

其他工匠听到小福子的话,纷纷出声恭维云煦泽。

云煦泽一开始还有些自得,过了这么多年他还没忘了九连环的解法,但听到众人的恭维,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他不过是借了前人研究出来的办法解开九连环,在后世人面前显摆还能有些成就感,在这些人面前显摆总觉得不自在。

“本王不过是乘前人遗泽罢了,厉害的是前人,并非本王。”

云煦泽挥挥手让工匠继续忙,然后让小福子召军器司的主官来见他。

军器司的军器监赵松是蒋晟阳推荐的人,是那个和陵越人做生意的赵家人,赵松年过四旬,为人谨慎本分,上官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从不会擅作主张。

这样的人做不成大事,但也不会出差错。

在云煦泽看来,军器司最重要的是工匠,军器监的作用只是安排好工匠们的衣食住行,让他们安心当差。

得云煦泽召见,赵松小跑着来见云煦泽:“下官拜见王爷。”

云煦泽让他免礼:“军器司的工匠已经招募完成,等过几日生铁到了,就让他们开始研究本王说过的灌钢法,不要怕浪费,谁先能研究成功,本王重重有赏。”

“你记得安排好工匠的生活,莫要让他们为琐事分心。”

赵松连忙应声:“诺。”

接任军器监的位置后,他就发现谨王对工匠的重视,自己这个军器司主官更像是给工匠打杂的。

但赵松没有丝毫不满,他本来只是秩俸不到一百石的小官,如今能成为秩俸两百石的军器司主官,已经很满足了。

王爷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第23章

叶南村

这里隶属于高平郡莫阳县,只是个小村落,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依靠家里的几亩田地而活。

村子西头,张李氏讨好地看着张王氏,哀求道:“大嫂,郎君的病不能再拖了,你能不能借我点钱,等甘蔗收成卖了钱,我一定还你?”

张王氏生了张长脸,眼睛细长,给人一种尖酸刻薄之相,实际上她的话比她的长相还要刻薄:“借钱?没有,我家还穷得叮当响,有两个讨债的儿子要养,哪有闲钱借给你。”

张王氏上下打量张李氏,撇嘴道:“谁知道你借了钱是不是真给二郎治病,村里可都传你和吴家大郎.....”

张李氏听得羞愤难当:“村里人乱嚼舌根,我们两家住得这么近,大嫂难道不知道我是清白的?”

张王氏嘟囔:“我又不可能时刻在家里,谁知道你们私下有没有......”

张李氏被人这么污蔑,很想一走了之,可郎君卧床不起,急需要银钱治病,她只能忍着屈辱继续求道:“大嫂,求你借些钱给我,以后.....可以加倍偿还,如果你不信,我们可以立下字据。”

张王氏是个爱占便宜的性子,听到张李氏加倍偿还,她心思略微动了动,她不怕张李氏不还,张李氏要是敢不还钱,她就能闹着对方在村里活不下去。

干咳一声,张王氏端着架子,施舍般道:“二郎毕竟是郎君的亲弟弟,看在你苦苦哀求的份上,我就借点钱给你,不过说好的字据不能少,而且甘蔗收成后要三倍偿还。”

“三倍?大嫂这?”

“你不愿意?那我不借了,”张王氏骂骂咧咧:“借钱给你还这么多事,我可不会傻到花钱找罪受。”

见张王氏就要转身回屋,张李氏连忙拉住她:“大嫂别生气,三倍就三倍。”

当务之急是给郎君治病。

张王氏得意一笑,正要去找村里识字的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