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
要让他们认同大康,最起码要在明面上维持公平,六千郡兵的军官必须通过比赛确定,只有让他们心悦诚服,才能管好这帮人。”
李浩应质疑道:“那些人都是不识字的野蛮人,他们不曾读过书,也不懂兵法,他们如果当军官,懂得怎么?管理?下属吗?”
在军中拳头大会被人敬畏,但并不代表不需要脑子。
最起码军官应该是有脑子的人担任。
高济才道:“我所说的比赛并非只有单打独斗,还?有排兵布阵,甚至还?可以设计其他类型的比赛,只要能堂堂正正得打败他们就行?。”
他的意思很简单,要在明面上让南夷岛的人挑不出错。
但王府是主办方,拥有最终解释权。
金旭尧道:“不如这样,我们可以给每个土著和陵越人军官配一个副手,平时的日常公务都由副手处理?。”
云煦泽道:“旭尧的办法不错。”
高济才的办法其实?也不错,可他忘了除了云煦泽最初带来的一百亲兵,其他亲兵根本不懂兵法,更不懂排兵布阵,郡兵自然也做不到这一点。
堂堂正正地比武,肯定是土著和陵越人有优势。
但云煦泽不可能把六千郡兵都交给他们管理?,但又不能强行?打压他们,安排副手就成了最优的选择。
既能在明面上保持公正,又能掌控郡兵的情况,不至于让他们失控。
云煦泽道:“从王府亲兵中选出五百人管理?南夷岛三郡的郡兵,再在高平招募两千五百人,剩下的三千人全在南夷岛招募。”
高济才道:“那王府亲兵缺额的五百人可需要补充?”
“不需要,那五百人依旧是王府亲兵,等郡兵成长起来他们便回?归。”
南夷岛毕竟都是土著和陵越人,云煦泽打算根据他们的表现,一点点增加郡兵中土著和陵越人的比例,想?要让他们真心地融入大康,就要给他们适当的信任。
当然,云煦泽不会傻乎乎地完全放权,不管什么?时候,郡兵中的管理?层都得是他的心腹。
见云煦泽已有决定,众人便没有再劝。
高济才道:“王爷,何时安排外郡的陵越人迁到南夷岛?”
云煦泽道:“此事不急,先等晟阳他们安排好南夷岛目前的三十万人。到时候把所有愿意去南夷岛的陵越人全都迁过去,你?让那些已经归顺的陵越人多去打探其他部落的口风,告诉他们最近只有一次移民机会,错过这次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云煦泽有意给外郡的陵越人施压,免得他们以为南夷岛缺人,就觉得只要他们愿意归顺王府就会收。
他此言并非故意恐吓那帮人,短期内他只会再集中移民一次,南夷岛现在已经管理?不过来了,在南夷岛稳定下来前,他不会再考虑移民。
高济才道:“下官遵命。”
“多峰山可还?发现其他矿产?”
高济才摇头:“多峰山并无?其他矿产,倒是有不少?果树,味道都不错。”
云煦泽笑了:“这也不错,等陵越人都迁去南夷岛,便让百姓在多峰山种果树,那么?大的多峰山应该能种不少?果树,百姓也能多一项收入。”
“王爷时刻念着?百姓,实?乃百姓之?福。”
云煦泽又看向祝云平:“表兄,路何时能修好?”
祝云平道:“根据目前的进度,还?需要三个月。”
如此一来,等路完全修好得到下半年?了,这还?是有水泥在,若是没水泥速度会更慢。
“按照殿下的要求,通往安州方向的路已经修好,往安州运送水泥更方便了些。”
马车在土路和石路上的速度完全不能比。
云煦泽道:“只是高平一郡的官路罢了,影响不了什么?。”
高平就这么?点路程,对于总路程来说确实?算不得什么?。
祝云平却道:“这毕竟是王爷的心意,北军护送水泥的校尉托下官向殿下道谢。”
哪怕只是省半天的时间那也是好的。
李浩成道:“百姓们通过官路到县城更加方便,下官走在街上都能听到百姓们赞扬王爷。”
一部分路已经修好,率先享受到修路好处的百姓,个个都对云煦泽感?恩戴德。
李浩应则道:“高平修路的消息已经传到外郡,上个月来高平的商队明显多了一些,等高平的路完全修好,相信会有更多的商队愿意来高平。”
他掌管商税司,对高平城的商队变化更为敏感?。
尤其是这个月的商税刚收上来,他发现有些商队的收入明显高于上个月,稍微一问便知和外来商队的增加有关?。
李浩应对此很敏感?,当即便把此事禀报给云煦泽。
云煦泽却担心这里面藏着?探子,让郡兵加强对高平城的巡逻,同时加强了对陌生人的警惕。
至于寿安坊,完全被云煦泽打造成铁板一块,五步一哨十步一岗,不可能有陌生人探查得到寿安坊的情况。
除去探子的可能性,高平正在变好却是真的,对此有重?大贡献的云煦泽很是满足。
“明日便是高平书院考核复试的日子,你?们若是无?事便随本王一起去看看。”
“诺”
几人一同应声。
除了他们,云煦泽还?邀请了章丰钊。
虽然只是小吏培养课程,但这毕竟是打破世家垄断的第一步,很有纪念意义。
......
高平书院
书院已经完全建好,很快便要开学,但因为云煦泽突然宣布增加一门小吏培养课程,因此在开学前得先对报名这门课程的百姓进行?考核。
考核分初试和复试,初试为默写?,默写?内容为四书五经,由考官出题,只要能默写?出来八成就行?。
只看这要求就知道不可能只识字就可以,最起码要通读四书五经。
这是高平各家族制定的初试规则,他们实?在受不了只认识几个字的人成为小吏,最起码应该通读四书五经。
云煦泽对此没有异议。
但这个要求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就过于严苛了,一下子刷掉九成九的普通百姓。
进入复试的只有一千多人,这其中九成九都是陵州各郡的寒门子弟。
云煦泽从来就没指望这个速成班有普通百姓通过,他的目标一直都是寒门子弟。
世家垄断知识千百年?,在蒙学和科举制度出现之?前,普通百姓根本没资格和世家相比。
今日便是复试的日子,高平书院足够大,每个学堂足够容纳数十人,仅为墨学课程准备的教学楼便足够这一千多人用?。
复试依旧是笔试,每个人一张试卷,上面写?有三个问题,皆是时策题,这一步只为考察考生们有没有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