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有足够的能力,还要有个聪明的大脑,要不然人家哄骗你都?看不出来,可能被人整死了都?不知谁下的手。
但因为云煦泽对封地有绝对掌控权,为云煦泽办事的官吏都?受云煦泽保护,没人敢欺上瞒下,阳奉阴违。而且南夷岛百姓都?是新归顺之人,正是想好好表现的时候,不存在刁民故意找茬的情况。
如此种种,才是蒋晟阳敢建议祝云平不任命官员的关键。
祝云平三人对视一眼,心知在缺人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办法。
蒋晟阳道:“南夷岛上有数百从?书院毕业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在衙门当差,其他人都?在各部?落教蒙学。那些蒙学先生你们最好不要调动,最起码在最近一两年不要动。书院有重新招收的小吏培养课程的学生,一个月后就会?毕业,届时你们需要多少小吏,尽管上报给王爷,王爷会?给你们安排。”
云煦泽重视蒙学,南夷岛各部?落好不容易熟悉了现在的蒙学先生,若是换人,还得重新磨合,难免会?影响识字的进度。
蒋晟阳正是了解云煦泽,才不让他们调动那些蒙学先生。
祝云平三人同样了解云煦泽,道:“蒋长?史放心,我们都?明白。”
......
高平,谨王府
周北驰刚刚上任高平书院院长?,刚刚上任几日便被云煦泽召到王府。
“五郎,本王记得小吏培养课程的学生还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
小吏培养课程是速成班,其他课程的学生第一批还没有毕业,这个课程已经招收了第二批学生,而且也快毕业了。
周北驰道:“正是。王爷可有何安排?”
云煦泽道:“本王已经在南夷岛设立蒙学,前些日子去南夷岛特?意去各部?落看过,很多人已经学会?写自己名字,可高平百姓却还不识字。”
“南夷岛和高平都?是本王的封地,本王不想让人觉得本王偏心南夷岛。本王做事一向一视同仁,趁着这批学生还没毕业,本王欲下令在高平设立蒙学,五郎觉得如何?”
觉得如何?
云煦泽都?决定?了,他还能怎么觉得。
周北驰出身世家,明白蒙学对世家的影响,但说?到底云煦泽只在自己封地搞蒙学,周北驰不是本地世家,没资格提什么意见?,得看高平各家族有没有意见?。
不过他估计,他们有意见?也没用,高平的军政大权都?在云煦泽手里,他们奈何不了云煦泽。
周北驰道:“王爷英明。”
云煦泽道:“那五郎便去郡衙和窦郡丞说?此事,让他在一个月内把高平的蒙学安排好。南夷岛百姓上蒙学不需要花一分钱,本王一视同仁,高平的蒙学也全部?免费,要求十四岁以?下的孩童必须到蒙学上学。”
百姓见?识短浅,有些事必须强制执行,要不然他们会?因为眼前的小利做出错误决定?。
周北驰很不想去,但还是应声?:“诺。”
希望窦林鑫听?到这话消息后,不会?一怒之下做出不理智的事。
到了郡衙后,周北驰径直去大堂见?窦林鑫。
不等窦林鑫寒暄,周北驰道:“窦郡丞,王爷有意在高平设立蒙学,特?意将此事交给窦郡丞去办。”
终于来了!
窦林鑫有种终于等到另一只鞋落地的感觉,面色如常道:“请周大人转告王爷,本官会?办好此事。”
周北驰:“......”
是他听?错了?
还是窦林鑫吃错药了?
就这么同意了?
可转念一想,窦林鑫就算不同意又能如何?
第60章
石李村
这是个大村, 村里有?几千户人家,其中以石姓和李姓人最多,他们也是纯正?的本村人, 其他姓氏的人都是后来加入。
也因此, 石李村的村长一直在石家人和李家人之间轮换。
郡衙除了在城门口张贴告示外, 还派小吏去通知各村的村长,让他们务必让所有百姓都知道蒙学的事。
石李村的村长石永得了消息后, 立刻召集村民道:“王爷有意在高平设立蒙学, 每个村里六岁以上, 十四岁以下的孩童必须入蒙学, 老夫要将?石李村符合要求的孩童名单报给?县衙,谁家中有?符合要求的孩子记得来找老夫。”
听到这话, 村民都惊讶了。
“蒙学?王爷建了书院还不够, 还要建蒙学?”
“村长,蒙学是什么?”
石永道:“蒙学是建你们读书识字的地?方,上蒙学就可以识字。”
“识字有?什么用?还不是要种地??我家小郎已经?能帮家里干活,他去蒙学,家里的活谁干?”
“我家也是,我家三郎都跟着他阿爷去城里做工了,家里好?不容易能有?些存钱,难不成要把三郎叫回来?识字哪有?赚钱有?用?”
“村长, 我家的就不用了吧,我家就只有?个女郎符合要求, 女郎养几年就要嫁人了,会做女红, 懂得照顾郎君就好?,读书识字只是浪费时间。”
听着村民们的话, 石永扬声?道:“符合要求的孩童必须入蒙学,不管有?没有?其他事做,都必须回村入蒙学。还有?,不论是小郎还是女郎,只要在六岁以上十四岁以下,就要入蒙学,嫁了人也一样。”
“这是王府发出的命令,没有?人可以例外,你们不要想着蒙混过关,一旦被?官府查出来,你们一家人都要被?严惩,莫要以为官府是吃素的。”
官府来传信的小吏说?得很?明白,若是本村有?符合要求的人逃避蒙学,一旦查出来,第一个被?治罪的就是他这个村长。
哪怕是为了自己着想,他也不会允许村里有?人拖后腿。
看到石永强硬的态度,村民们不禁哀呼。
“我家的两个小郎都要入蒙学,家里那么多活谁干?”
“好?不容易等女儿长大,可以帮着做些家务,结果一去蒙学,家里活还是我一个人做。”
“.....”
众人七嘴八舌,总之就是对蒙学的抵触。
这也是第一次云煦泽颁布的命令不被?百姓接受。
但这也提醒了百姓,谨王再?仁慈也是高平的主人,他掌握着高平的一切,他们身在高平,就要听从王府的一切安排。
他们就是再?抵触,再?不情愿,蒙学还是得上。
石永让他们发泄了一会儿怨气,道:“因为我们这儿是周围几个村中最大的村,官府决定将?蒙学设在我们村,其他几个村的人都会来我们这儿读书。”
“蒙学学堂必须在一个月内弄好?,重新建一处学堂已经?来不及,老夫决定将?祖屋空出来,暂且充当学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