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4


松年是被王云鹤请来看名单的。两人也不避祝缨,见到她,刘松年故意问道:“你来做什么?”

祝缨空着手过来,说话却是在托办事,她说:“相公,听说我也要调任。”

“嗯?”

“陪家母去慈恩寺上香偶遇了东宫,他问的。”

刘松年翻个白眼,冷笑一声。

王云鹤道:“不错。”

祝缨道:“那我请调得偏僻一点,越远越好。”

刘、王二人交换了一个眼色,王云鹤问道:“为什么?”

祝缨道:“家母如今只与几个相熟的人家相处,知根知底。其实之前她为了我也尽力与人交际,可却得了个‘尖刻’的考语。”

王云鹤皱眉:“这并不是京城不好。”

祝缨摆摆手:“不是说京城。是事出有因。她们那一在说,一个会持家的小娘子。因为家贫,家里只得一尾大鱼,要办一桌宴。于是做了一鱼三吃,鱼头炖汤,鱼尾红烧,鱼片做成糖醋。家母说,这也算穷人会持家?她们就说她尖刻。”

刘松年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祝缨道:“第一真正的穷人没有那么大的鱼也没有那么许多的柴草,池塘是别人家的、山林是别人家的,不能随便樵采、捕鱼,被发现了是要还回东西再挨打的。第二穷人连盐都很少吃,更不要提油、糖、醋之类了。能有这些东西的,不过是一时不凑手,绝不是穷,吃不起。我家,真正的穷过。”

刘松年和王云鹤都正色看她。

祝缨道:“大人,我想去看看这天下。阅历不同,眼界也会不同,为人也会不同。说家母的人未必心性刻薄,只是‘何不食肉糜’。许多人想去富庶的地方,谓之守住腹心。只要这些地方不坏,朝廷就能苟延残喘下去。我却想去这些细枝末节之处,只有这些地方像个样子了,人间才能称得上是盛世。国家的底线不应该是富庶之地,而应该是那些偏远之乡。我纵使能力低微,倒还有点想试试。”

刘松年站直了身体,正了衣冠,王云鹤低头想了一下,道:“倒有一个地方,很远。”

“我去。”

…………——

王云鹤本来给祝缨选了个地方,别的优势也没有,就是跟郑家的仇人离得远,道路也还算安全。

现在如果要一个远且顶头上司不姓段的地方,就是往南,所谓烟瘴之地。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因为环境恶劣,她未来的顶头上司已经病死了,现在是个经常生病的副职在支撑。等于没有正经管她的上司。

祝缨本来就是南边人进京,现在只是比她家乡再往南一些,比起去北方更适合她。

此地起点极低,就像是一个考零分的小孩儿,只要能做对一道题,就是个零的突破。

但是郑奕却跳了起来!

“你知不知道那里有多远?!!你知道两千七百里是什么意思吗?”

祝缨道:“唔,就是,罪轻一点流放都送不到我手里。”

郑熹冷哼:“你还知道!”

祝缨笑道:“那你们就想想办法,把该送给我的人,送到我手里。”

温岳一个内敛温和的人也说:“便宜了段家人!”段婴尚未谋得一官半职,看着就像是等着拣漏,到时候出挑的年轻人离开了,就显出段婴来了,平步青云就在眼前。

难怪温岳生气了。

祝缨道:“政事堂的便宜哪是那么好拣的。”

她这话很快就得到了应验。

出手的不是政事堂,而是刘松年。祝缨曾说过,他一定是因为嘴毒才当不上丞相的,此言不中亦不远矣。

此君没两天就在一次公开的诗会上问段婴:“年轻人都去磨砺自身了,你呢?留在京城当盆景儿啊?”

有打圆场的说:“这……只怕已然晚了吧?附近无处可去,再有就过于偏远了。并不适合段兄这般人才。”

段婴道:“我去。”

政事堂也为他加了一个地方,远是够远的,离段家势力也远,地方还是施鲲亲自选的。

施鲲道:“能做的我们都做了,以后就看他们自己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他们最终也未必都能成栋梁,我们已经尽力了。”

第123章 风铃

赴任不是说走就走的,得先拿到任命。

祝缨提前知道了消息,任命还没下来她就先在家里准备上了,这样就能节省时间。从接到任命到赴任抵达是有路程时间的要求的,逾期不至要受罚。

张仙姑和祝大说了要一起走,真要收拾行李了,又满眼的舍不得。多少年来头一个舒服的家,才住了几天就要搬走,说不留恋是假的。

他们又有一种过惯了穷日子的习性,看着这个也好、那个也好,什么都想带走。衣服首饰得带吧?铺盖得带吧?钱得带吧?还有家里没吃完的米……

张仙姑道:“咱们只有一辆车呀!这可怎么弄?”

祝大犹豫地说:“再买一辆?”

将近三千里地,你愿意雇也得有人愿意跟你走。不然就得买。这一买就更麻烦了,有车还得有牲口,还得有车夫,这又怎么弄?

两人收拾一回,又停一回手,很是躇踌。

花姐也不舍这里,却比他们有规划得多。她列了几条,一是家中的账上要怎么核算,二是田租怎么征收——这个她打算跟祝缨商量,托付给温岳家,三才是自己要携带的东西。她又寻杜大姐聊了聊,问杜大姐:“我们要是走了,这房子也是要人看的。你是跟我们走,还是留下来看房子呢?”

杜大姐想到三千里路,脸也白了,留在京城又担心自家叔叔一看没了主人庇佑再作夭,咬咬牙说:“我跟娘子走,也好有个照应。”

他们在家里收拾,祝缨则到外面忙去。她先去了金良家道别,顺便想问金良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给她带去赴任。这也与找仆人一样,有个保人、有个来历的更可靠。否则以祝缨在京城地面上的人缘,呼呼啦啦召几十号人一道出去也没问题。但是未必合适。

她对金良说:“差不多三千里地,没个长性的人半路就得跑了,还是得知根知底又愿意的人才行。”

金良道:“早叫你预备仆人,你偏不听,现在才着急吗?你要带曹昌走,那家里大哥大嫂就没有仆人了,我先给你找个门房,正好有个老军,无儿无女,虽瞎了一只眼,看家护院还是可以的。你呢,除了曹昌,还得再有两个仆人……”

祝缨道:“爹娘他们跟我一同去。”

“你疯了?!!!他们多大年纪了?你……”

祝缨道:“那个老军,要是愿意同我南下我倒想见上一见。如果合适,我就留下他。”

金良道:“你没糊涂吧?”

祝缨道:“曹昌到我家里来,是为了他的父母,现在带他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